1705784594
义和团并非训练有素的军队,但是他们随时准备应战,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看到百姓勇气可嘉,同仇敌忾对抗外国军队,实在是令人备感欣慰和惊喜。
1705784595
1705784596
但是,如果仅仅看到这些勇敢之人,就认为若举国上下全部效仿,中国就能够彻底摆脱洋人侵扰,那就大错特错了,结果也注定是悲剧。我并非劝足下违背圣谕,也不确定这些建议是否就是万全之策,毫无风险,只是想要劝足下定要三思而后行,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圣谕成为拳民聚集闹事的借口。迫于忧思,吾信中内容定有许多仓促及混乱之处,请务必谅解,吾热盼赐复。
1705784597
1705784598
荣禄
1705784599
1705784600
1705784601
1705784602
1705784604
太后治下的中国 第十七章 景善日记
1705784605
1705784606
景善,满洲正黄旗人,生于1823年。于1863年,即同治二年,担任翰林院学士,尤以理学著称于世。同治三年,转任内务府官员。1869年,即同治八年,升任内务府副大臣。1879年,即光绪五年,升任内务府正大臣。他的父亲桂顺在道光统治期间担任都统,甚得皇帝信任。景善的家族与叶赫那拉氏族有戚谊,与满洲各贵族皆有联系,因此朝廷巨细,他详悉无遗。凡都中势要各官,无论满、汉,意向与行事,他全部了然于胸。
1705784607
1705784608
在内务府任职数年后,1894年,即光绪二十年,他退职居家。除此之外,他还曾经担任端王、澜公及惇亲王(道光皇帝第五子)儿子的师傅,因此同主持拳匪的首领交往密切。
1705784609
1705784610
景善本身的境遇,极为悲苦。当时国家正经历翻天覆地的变数:中外开战、拳匪暴乱、甘肃拳勇烧杀抢掠、洋军入侵。景善家事也颇令人心酸:家庭境遇苦楚,妇女诟谇,儿子不孝,这些全部都详载于他的日记之中,阅之让人备感辛酸,觉其境遇甚是悲惨。
1705784611
1705784612
8月15日,联军入京,太后出走,景善的夫人、妾及子媳皆自尽,后来他也被长子恩珠推落井中。之后,恩珠收留藏匿携带兵器的拳匪,被英军抓捕枪毙。
1705784613
1705784614
此日记是本书作者于8月18日在景善家中发现的,当时日记差点被一伙印度兵烧掉,幸而作者将其及时救出,才得以保存。
1705784615
1705784616
日记中多记载1900年正月至8月之事,其中也记载了很多无关紧要的家庭琐事。以下摘录这些片段,因其反映了当年仲夏那场惨剧中慈禧太后的意向,展现了她强硬的执政手腕和治术,也无情地抨击了努尔哈赤宗室王公的愚昧无知。需要指明的是,1894年离职的日记作者景善绝非1904年去世的景信。
1705784617
1705784618
景信也是满人,为慈禧太后青睐,京城中的外国人都听过他的大名。他担任过各种高职,甚至被提升至军机大臣,太后西巡时,他依然留守京城,管理皇宫事务。正是此人在1900年9月陪同外国使团参观凄清的紫禁城大殿,熟识其人者皆对他极为敬重。
1705784619
1705784620
景善虽然也身居高位,在外国人中却不是很有名。中国秘书人员定期编纂的“京城及各地方高级官员名单”中,对其仕途生涯仅有简短的记载。
1705784621
1705784622
《景善日记》于1902年在上海出版,作者署名为凯利和华尔士。日记选译如下:
1705784623
1705784624
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澜公即载澜拜访我这个昔日的师傅,他和我谈了许多“爱国”团练的事情,说义和团起于山东,受到巡抚毓贤大力支持。接着,他又谈到昨日觐见太后之事,说昨日太后除了接见了诸位军机大臣、各部尚书以及内务府大臣外,还接见了恭亲王、贝勒载瀛、载濂和端王。老佛爷宣布了她选立新帝的意向,说道:“今之上立,国人颇有责言,谓不合于继嗣之正。况我立之为帝,自幼抚养,以至于今,不知感恩,反而对我种种不孝,甚至与南方奸人同谋害我。故我起意废之,选立新帝,于明年正月元旦举行新帝登基大典。现在,你们应该开始考虑光绪退位后,应该给予他何封号。此事于明朝已有前例,景泰帝时,其兄在蒙古被囚八年归国后复位,景泰帝降封为王。”太后语毕,大殿内一片默然,鸦雀无声。许久,军机大臣徐桐上奏,建议封光绪为“昏德公”,意为“道德困惑的亲王”,称元朝皇帝曾将这个封号赐予宋朝的退位皇帝。老佛爷同意了他的建议,又称已经决定了新帝人选,即端王的长子。
1705784625
1705784626
端王为人秉性忠诚,众所皆知。太后命令端王以后多来宫中,敦促新帝读书学习。这时,军机大臣孙家鼎获准力争,恳请太后不可废掉光绪皇帝,称若执意行之,南方恐怕有变,又称,选立新帝之权在太后,然太后需在万岁宾天之际才可行之。太后听后勃然大怒,转向孙家鼎,说道:“此乃皇家会议,兼召汉臣,仅为体面而已。”又说道:“我已经将此意图告知了皇帝,其并无异议。”接着,太后命诸大臣全数前往勤政殿恭候其与皇帝驾到,一齐见证选立新帝的谕旨,正式宣布新帝登基之日推迟至正月初一。
1705784627
1705784628
于是,众大臣皆遵旨前往勤政殿,数分钟后,太后乘轿而至,诸人皆行三叩之礼,太后身边有数太监随驾,遵命等候在外。她命李莲英前去请圣上,接着皇帝也乘轿而至,到门外下轿,向太后行叩礼。太后此时已端坐于殿内宝座之上,召皇帝入殿,皇帝复行叩礼,其余群臣仍跪于殿外。太后说道:“起来,不用跪下。”她令皇帝坐下,接着召令诸王公大臣共约三十多人入殿。太后重述其意,皇帝仅曰:“太后所言极是,朕甚赞同。”此时,军机大臣荣禄将军机处草拟的谕旨呈递给太后阅览,看完,太后命立即发下。随后,群臣与太后商议选立新帝一事,并未与万岁谈及其被废一事。议定后,亲王皆退下,独留军机大臣候旨。因此,澜公不知后来发生之事。澜公称整个过程中皇帝神情恍惚,仿佛在梦中一般。
1705784629
1705784630
三十日即除夕,今日刘顺为我剃头,晚上他将回保定老家过年。恩珠,我的长子,向我索要五十两银子,说要买一件貂皮大褂。恩珠性情悖逆,甚为不孝。当天,齐秀成来访,他家已迁至桂芳巷。他告诉我说,其岳父毓贤将要担任山西巡抚。因其担任山东巡抚时,一名法国传教士在山东境内被杀。太后前日召见,赞扬其在山东任上诚实公正,颇有政绩。太后不赞成大刀会提出的“杀尽外国人”的建议,因为她不相信他们能够将洋人赶尽杀绝。毓贤经常到端王府上拜望,开展密谈。端王称,如若自己当上了总理衙门大臣,与洋人交涉,定是易如反掌。端王本人性情暴躁,举止粗鄙,甚乏教养。
1705784631
1705784632
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初一,今年我已经78岁了,诸子取笑我耳聋。他们不思进取,胡作非为,定难光宗耀祖。我还是他们这个年纪,即二三十岁,就以文学出名,承蒙道光皇帝称奖,赏赐给我御书一轴,上写朱子语类。
1705784633
1705784634
今年闰八月,人人皆谓此为不祥之兆,今年定会发生许多奇怪的事。新帝本定于今日继位,年号“恒兴”,意为永恒兴盛,但是我儿恩林说,新年祭祀是由大阿哥(选定的新帝)代光绪皇帝于大高殿举行的。大阿哥年约十四,聪明伶俐,但是性情暴躁。祭祀时,他从煤山步行至大殿。
1705784635
1705784636
五月五日龙舟节,早晨六点钟起床,正在内屋洗脸,看门人霍贵拿着军机大臣刚毅的卡片进来,刚毅另送我猪肉数斤,作为过节之礼,以作问候。刚毅之前同赵舒翘一同前往涿州视察并报告义和团的发展情况,我不知道他已经回来了。来使称其主人今早便会过来拜会。
1705784637
1705784638
我儿恩珠和恩顺今天要到齐秀成的府上看戏。小儿恩铭正在颐和园当差,自今日至之后四日,老佛爷都会在颐和园观戏。恩铭说刚毅竟然不在场,我听后甚是诧异。猜想定是他昨夜才返回京城,尚未到差,准备明日一早再去到差。
1705784639
1705784640
申时刚毅来拜,我留他共进午饭。他是我的内弟,比我小了二十岁,却和其他军机大臣一样聪慧谨慎。他告诉我说,昨夜数百名洋鬼子兵入城,他和赵舒翘昨日下午四点半到达北京后,立刻草拟奏折,准备在明日早朝呈给太后,告诉她天降义和团,以灭洋人。端王请假五日,刚毅昨夜前去拜会。他们在端王府谈论时局形势,庆亲王派其侍卫前去送信。侍卫拜见端王后,称约三百名洋军已经于下午从天津出发,前来保卫使馆。
1705784641
1705784642
庆亲王恳请端王不要派虎神营的兵士阻拦洋人入城,称区区三百洋兵,不会构成什么威胁,又称老佛爷允许洋兵前来护卫使馆。端王详问细节,侍卫称庆亲王已从直隶总督处收到电文,言洋兵未带大炮。闻听此言,端王蔑笑道:“区区几百个洋鬼子,怎可能以少抵多?何必怕他?”相反,刚毅说,他力劝端王令崇礼即京城步兵总领率兵阻止洋军入城。但是,很显然,荣禄已经下令准其入城,刚毅因此事甚怒荣禄,不知他意图何在。似乎在去年年末,端王和荣禄便已商议,若太后废黜光绪皇帝,他们就拥立端王之子为新帝。端王直言,荣禄为慈禧亲信之人,若没有他的相助,慈禧太后不可能选立自己的儿子为新帝。但是荣禄总在劝慈禧太后不要信任和发展义和团,而且只要他反对义和团,端王和刚毅就不可能劝使太后全心全意支持义和团。端王举了一件事,说明太后对义和团的态度,他称最近某日,自己的儿子大阿哥穿着拳服在颐和园内和一些太监一起练拳,老佛爷看到了责怪他并令其回房。后来她还怪罪军机大臣徐桐,怪他没有看管好自己的学生,竟然放任他做出如此难堪之事。
1705784643
[
上一页 ]
[ :1.70578459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