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785054
1705785055
现在我们回归正题。以下为慈禧太后发给俄国沙皇、维多利亚女皇和日本天皇的电文,日期为七月初三,相同内容的电文同时发给了法国和美国总统。奇怪的是,日期说明的却是六月十九日(大沽炮台沦陷于六月十六日)。我在克迪亚先生细心而又不辞劳苦出版的《与中国关系》一书第三卷中,找到了这份电报确切的发布时间。
1705785056
1705785057
电文发自七月初三,驻俄公使杨儒呈递俄国皇帝,电文内容如下:
1705785058
1705785059
大清国大皇帝问大俄国大皇帝好。中国与贵国邻邦接壤,二百数十年来,敦睦最先,交谊最笃。
1705785060
1705785061
近因民教相仇,乱民乘机肆扰,各国致疑朝廷袒民嫉教。贵国使臣格尔思曾向总理衙门请速剿乱民,以解各国之疑。而其时京城内外,乱民蔓延已遍,风声煽播,自兵民以及王公府第,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若操之太蹙,既恐各使馆保护不及,激成大祸,又恐各海口同时举事,益复不可收拾,所以不能不踌躇审顾者以此。乃各国水师不能相谅,致有攻占大沽炮台之事。于是兵连祸结,时局益形纷扰。因思中外论交,贵国之与中国,绝非寻常邻谊可比。前年曾授李鸿章为全权专使,立有密约,载在盟府。
1705785062
1705785063
今中国为时势所迫,几致干犯众怒,排乱解纷,不得不唯贵国是赖。为此开诚布臆,肫切致书。惟望大皇帝设法筹维,执牛耳以挽回时局,并希惠示德音。不胜激切翘企之至。
1705785064
1705785065
同一天,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致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电文由在伦敦的中国使臣罗丰禄递交。电文内容如下:
1705785066
1705785067
大清国大皇帝问大英国大君主兼五印度大后帝好。中国与各国通商以来,惟贵国始终以商务为重,并无觊觎疆土之意。近因民教相仇,乱民乘机肆横,各国致疑朝廷袒民嫉教,遂有攻占大沽炮台之事。从此兵连祸结,大局益形纷扰。因思中国商务,贵国实居十之七八,关税既轻于各国,例禁亦宽于他邦。是以数十年来,通商各口之于贵国商民,最相浃恰,几如中外一家。
1705785068
1705785069
今以互相猜疑之故,时势一变至此。万一中国竟不能支,恐各国中必有思其地大物博,争雄逞志于其间者,于贵国以商立国之本意,其得失当可想而知。现在中国筹兵筹饷,应接不暇,排难解纷,不得不惟贵国是赖,为此开诚布臆,肫切致书。惟望大君主设法筹维,执牛耳以挽回时局,并希惠示德音。不胜激切翘盼之至。
1705785070
1705785071
太后同样以光绪皇帝的名义致电日本天皇,电文由中国驻日本国大使李盛铎呈递。电文内容如下:
1705785072
1705785073
大清国大皇帝问大日本国大皇帝好!中国与贵国相依齿唇,敦睦无嫌。月前忽有使馆书记被残戕之事,正深惋惜,一面拿凶惩办。间而各国因民、教仇杀,致疑朝廷袒民嫉教,竟尔攻占大沽炮台。于是兵衅遂开,大局益形纷扰。因思中外大势,东西并峙,而东方只我两国,支持其间。彼争雄西土,虎视耽耽者,其注意岂独在中国哉?万一中国不存,恐贵国亦难独立。彼此休戚相关,亟应暂置微嫌,共维全局。现在中国筹兵御匪,应接不暇;排难解纷,不得不惟贵国是赖。为此开诚布臆,肫切致书,惟望大皇帝设法筹维,执牛耳以挽回时局。并希惠示德音,不胜翘企之至。
1705785074
1705785075
这些不寻常的电报皆记载于王朝的编年史中,而那些有关支持义和团运动的谕旨却在太后命令下从编年史中抹去。
1705785076
1705785077
从这些发自皇族的电文,足见中国外交政策的简单,而外国人往往认为东方人居心叵测,将其误解为深不可测。根据当前已知事实,即中国当时的政治形势,再来研究这些文件,将其中特意为之的浮华剥去,我们将瞠目结舌,难以相信中国会向世界发布如此幼稚的电文并且还记载于史册。
1705785078
1705785079
然而,成熟的欧洲外交遇上中国这种幼稚、孩童般的外交对手,却不知所措,茫然于如何应对中国外务部这种看似透明却又令人心生疑惑的诡计。最后,洋人往往借口中国人高深莫测聊以安慰。
1705785080
1705785081
1705785082
1705785083
1705785085
太后治下的中国 第二十章 两宫离京西逃
1705785086
1705785087
《景善日记》描述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八月十五日黎明仓皇西逃的细节。军机大臣王文韶随驾西行,其后写给浙江友人的信件在上海本地报纸发表,描述了西逃路上的情形,内容印证了《景善日记》所述,极为有趣。
1705785088
1705785089
八月十八日,王文韶在怀来赶上了两宫车队,此前三日,两宫饱尝艰辛。十八日傍晚,他们停在贯市(离京城七十里),并在当地清真寺借宿。那里有名曰“同光裕”的地方,乃是商务聚集之所,专为北方来的商队提供牲口。他们为太后和皇帝提供了最好的食物,但也无非是些粗粮饽饽,蔬菜和粟米粥,还为其接下来的行程提供了几辆骡车。
1705785090
1705785091
护送军队按照命令,在两宫后边远远跟着,保持一段距离,以防联军追上,暴露两宫的行踪。两宫一路上饱受折腾,疲惫不堪,心力交瘁,一下车便被一大群难民、乡民围住,急切地向他们打听京城的消息。一个目击者称,当时皇帝看起来很焦虑地说道:“都是义和团让我们落入今日境地。”尽管时局糟糕,老佛爷依然镇定自若,让皇帝少说话为妙。
1705785092
1705785093
第二日,他们乘坐骡车,行走了九十里(二十八英里),在长城之外的岔道留宿。那里非常荒凉,根本无人接待。在那里,他们吃了不少苦头,只能睡在简陋的砖炕上,没有任何铺盖被褥。幸好延庆州知州之前给太后寻了一乘蓝轿,之后的行程才稍稍舒服了些。中午,他们停在居庸关歇息,太监总管李莲英到周围的村民家中取来了几杯茶水,奉给太后。
1705785094
1705785095
十六日,一行人从岔道出发到了怀来,共行了五十里,一路艰辛。此时,一些官员和宫中大臣也赶上了队伍,整个车队骡车增至十七辆。
1705785096
1705785097
这一行车队前行之时,消息四散,称太后和皇帝已离京出逃。也有人称他们是假冒的天子和老佛爷,迷惑大众。当然,人们这么认为,只因当时太后依然梳着汉人发型,身上依然穿着当时从紫禁城逃出时穿的那套便衣。
1705785098
1705785099
尽管此类谣言四散,怀来知州吴永却未得到两宫即将驾临的消息,突闻太后、皇帝一行人已经进了他的衙门,来不及穿官服,他便着便服赶忙出来跪迎。礼过后,他想要把四周围观哄嚷的人赶走,但老佛爷制止了他,说道:“不要这样,就让他们围在这儿吧,想待多久便待多久,看到这些朴实的乡民,哀家也开心。”之前几天饱尝了艰辛苦难,到了这里,终于算是熬出头了。知县为太后端上燕窝汤和鱼翅等美味佳肴,她甚是享受,知县还为她、皇帝和大阿哥准备了可以换洗的衣物,对此太后多次言谢。
1705785100
1705785101
两宫车队在怀来休息了一天,王文韶也赶了上来。老佛爷见到他来,很是开心,关切地询问他路途中是否艰辛,是否受了许多苦,并坚持赏赐他燕窝粥,称经过这些天的颠沛流离,王文韶定会像自己一样享受如此美食。她又转而责怪皇帝,称如此年迈之臣忠心耿耿地赶了过来,怎能不热情慰劳。
1705785102
1705785103
在怀来,太后又吩咐庆亲王赶回京城与联军议和。庆亲王深知此任务艰难,极不情愿地出发了。走之前,他受到太后召见,太后说,她相信他有实力完成使命,还说1860年恭亲王议和成功,令他仿其政策行之。
[
上一页 ]
[ :1.7057850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