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89781e+09
1705789781 不能抓全局,就抓重点建设。左宗棠想:船政大业是百年大计,决不能就这么半途而废。
1705789782
1705789783 接替自己的新任闽浙总督叫吴棠。吴棠为人怎样、办事如何?会支持船政局,还是会反对?左宗棠没底。自己与吴棠平级,无权管理,万一吴棠兴趣不大,或者反对,一纸文件下令将福州船政局关了,就可惜了,自己人走政息,白搞了。
1705789784
1705789785 左宗棠得马上找个船政大业的接班人。这个人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能完全听命于自己;二、熟悉情况,是福建本地人;三、言必信,行必果,有非凡的执行力。
1705789786
1705789787 环顾中国官场,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找谁呢?左宗棠将人物在脑海里逐一自问,一个名字突然跳了出来:沈葆桢。
1705789788
1705789789 沈葆桢,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人,生于1820年,比左宗棠小8岁。左宗棠想到他,中间还有层特殊关系: 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
1705789790
1705789791 16年前,林则徐约见左宗棠,湘江夜话,以新疆事业托孤。现在,左宗棠就要去完成林则徐未竟的大业,对他的外甥兼女婿,以船政事业托付,这一切不是太好了吗?
1705789792
1705789793 沈葆桢自己的想法怎样呢?左宗棠没底。他决定当面谈,因为沈葆桢就在眼前。
1705789794
1705789795 沈葆桢与李鸿章是“同年”,因在江西抵抗太平军有功, 1861年被曾国藩向朝廷举荐,做上江西巡抚。
1705789796
1705789797 但就在巡抚任上,母亲突然去世,沈葆桢回福州老家丁忧。
1705789798
1705789799 怎样才能让沈葆桢出山?左宗棠根据自己青年时代被张亮基、骆秉章请出的方法:亲顾家门,现场邀请。
1705789800
1705789801 第一次光顾“沈庐”,左宗棠热情高昂,亲自到福州宫巷请沈葆桢出山。不想热嘴吃了冷豆腐,沈葆桢只一个劲地推脱说“重孝在身”,不能赴职。
1705789802
1705789803 左宗棠拿不准沈葆桢是不是要检验一下自己的诚意,那就充分表达诚意试试看。不久又马上第二次光顾“沈庐”。不想又白去一趟。
1705789804
1705789805 回去后,左宗棠看明白了,沈葆桢要的不是自己的诚意与姿态。
1705789806
1705789807 那他要什么呢?
1705789808
1705789809 经过一番换位思考,左宗棠想明白了:沈葆桢有许多难处,最主要担心受吴棠制约,办不好事。
1705789810
1705789811 对症下药,自己先帮他扫除掉这些障碍,再请出山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1705789812
1705789813 左宗棠立即着手办两件事:
1705789814
1705789815 一,向朝廷上奏折,申请将福州船政局升级为朝廷直管部门,不归闽浙总督管辖,“凡船政奏折无需经过巡抚衙门,仍由沈葆桢会臣领衔”。
1705789816
1705789817 二,命令胡雪岩准备好办船政局需要的银子,而且以后船政局凡是需要用钱的地方,全部由胡雪岩负责解决。
1705789818
1705789819 第一件事很快又来回应,朝廷很快批准了左宗棠的申请,当即下发了圣旨。胡雪岩经商事业正如火如荼,当即向左宗棠保证资金到位。
1705789820
1705789821 左宗棠带着圣旨“三顾沈庐”,对沈葆桢宣读:“朝廷已特命总理船政,由部颁发关防,凡事涉船政,由其专奏请旨。其经费一切会商将军、督抚,随时调遣,责成署蕃司周开锡不得稍有延误。”
1705789822
1705789823 沈葆桢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左宗棠送的这个“大礼包”太突然,诱惑力很大:政府优惠政策有了,钱也不要自己发愁了。于是答应下来。 1867年二月初一,朝廷根据左宗棠的汇报,下旨令沈葆桢“先行接办,不准固辞”。就这样,沈葆桢服期还没有满,就正式出任了“福州船政大臣”。
1705789824
1705789825 船政局掌舵的人选落定,左宗棠松了口气。通过诚意感化与政治智慧运作两手,他如期达到了目的,也相信请沈葆桢是找对了人:“接办之人,能久于其事,然后一气贯注,众志定而成功可期,亦研求深而事理愈熟悉。此唯沈公而已。”
1705789826
1705789827 找好了船政大臣接班,左宗棠接令再去剿捻。
1705789828
1705789829 他想起与林则徐的湘江夜谈,事业托孤,西北对中国更重要。
1705789830
[ 上一页 ]  [ :1.7057897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