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801701e+09
1705801701 日本的基本国策既已确定,广田内阁便开始集中精力解决华北的具体而直接的问题了。1936年8月11日,日本政府通过了一个《帝国之外交政策》的决议,[61]它详细制定了日本战争准备的方案,勾画出一个以中、苏、英、美为对象的扩张主义政策。[62]决议还要求,争取把中国变成一个反苏亲日的国家。同时,它还制订了其他一些计划,诸如对英国的敌对性措施和日德之间的充分合作等。[63]
1705801702
1705801703 当日本军队继续胁迫中国建立华北自治政府的时候,近卫内阁也参与了这一阴谋。虽然直到1936年11月的绥远事件为止,[64]日本继续就广田三原则问题与中国政府谈判,但广田执政时期的内阁文件资料清楚地证明:日本政府已不打算遵循从前众所周知的方针进行谈判了。现在,它不过是以谈判作为幌子,掩盖它企图以武力实现其蓄谋已久的真正企图。[65]
1705801704
1705801705 尤其是在1936年8月11日,近卫内阁制定一份对华北的施政纲领,题为“对国内外政策的重要决定:有关华北问题的第二个施政纲领”。这份纲领的主要用意是,建立一个反共、亲日、亲满的华北地区,以防止苏联的入侵,使华北成为日满和中国之间互相合作和援助的基地。要制订出一批计划,通过清洗中国在华北地区的政府机构,改革他们内部的管理体制,来扩大日本政府的影响,从而控制河北和察哈尔的政权。同时,也要重视华北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铁矿、煤炭和盐的生产,它们都是国防所必需的物资。[66]
1705801706
1705801707 1936年9月中旬,在成都和广东发生了一系列袭击日本人的事件,[67]使得日本政府变本加厉地提出了他们的要求。新任日本大使川樾与外交部长张群频繁举行会谈。口头上扬言,要以谈判解决成都和广东乡间事件,而实际上却提出了以广田三原则为核心的各种骇人听闻的要求,其中主要包括:
1705801708
1705801709
1705801710
1705801711
1705801712 傅作义(1895—1974)在作战前动员。
1705801713
1705801714 (1)重建华北五省政权,通过中日合作,发展华北五省的经济;
1705801715
1705801716 (2)为了镇压中国的共产分子,应建立同中国的军事合作,为此,日本需要在中国领土上驻扎军队;
1705801717
1705801718 (3)南京政府应同意委用日本顾问,包括军事顾问,他们将在中国军队里担任重要职务;
1705801719
1705801720 (4)中国应降低对日本有特殊利益的日方进口商品的关税;
1705801721
1705801722 (5)根除反日情绪,镇压反日宣传,包括修改学校的教科书;
1705801723
1705801724 (6)在福冈和上海之间建立航空业务。[68]
1705801725
1705801726 在前两次会谈中,川樾大发雷霆,而“中国的外交部长则耐心地听着”。[69]据研究,中国外交部长接受了关于中、日合作,消灭东北、热河、冀东和察北地区的共产党的方案。同时,中国将考虑与日本协同围剿其他地区的共产党的问题。[70]然而,在9月23日举行的第三次会谈中,张群却采取了强硬的态度,提出了一系列反要求,其中包括禁止走私、撤销冀东伪政权、日本要对其朝鲜侨民实行监督等。由于这些大胆的要求,会谈的气氛紧张起来,结果谈判暂时破裂了。[71]
1705801727
1705801728 中国在谈判期间没有完全接受日本的要求,这是自1931年以来南京政府第一次试图改变它委曲求全的政策。
1705801729
1705801730 1936年秋,标志着中、日外交斗争的转折点。11月24日,傅作义将军在绥远指挥的红格尔图战役初获胜利,“激发起令人惊诧的民族情绪”。[72]
1705801731
1705801732 同时,英国日益明显地开始卷入了远东问题。英国驻南京大使得到指示,要求中国官员防止再发生袭击日本人事件。与此同时,罗伯特•奥利弗爵士在东京拜会了日本外相有田,正式转达了他的政府的要求,希望看到日、中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真正平等的基础上。
1705801733
1705801734 尽管如此,南京仍不放过任何可以实现妥协的机会。日本强烈要求创立一个独立的华北地区,这一要求成为中、日谈判中的障碍。南京政府不愿意在华北建立一个特别地区,但是他愿意寻求建立真正合作关系的所有途径。如果需要,蒋介石愿意聘任日本人做技术顾问,但不能在军队和空军中雇佣他们。他愿意降低关税,但是不准备接受所有的日本商品,也不愿他们在中国市场上广行推销。更重要的是,蒋介石竭尽全力压制反日情绪。[73]实际上,1936年11月在上海逮捕救国联合会的七位领导人,[74]就意味着蒋介石正在迎合日本镇压反日运动的要求。况且,蒋介石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在西北发动一场新的、更大规模的剿共战役,全力以赴,一举消灭共产党。然而,它却遭到少帅及其东北军所部的强烈反对和坚决抵制。
1705801735
1705801736
1705801737 [1]梁敬前引书,第107—144页。
1705801738
1705801739 [2]1928年南京政府掌握全国政权以后,把南京定为首都,因此,北京便更名为北平。
1705801740
1705801741 [3]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展出文件,第118号;副本,第716号。
1705801742
1705801743 [4]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展出文件,第118号;副本,第716号。。1933年5月31日《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军队开进天津。
1705801744
1705801745 [5]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检察机关的《辩论总结》,第E—2页。另见《起诉》副本,第2026、2035号。
1705801746
1705801747 [6]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检察机关的《辩论总结》,第E—2页。另见《起诉》副本,第2026、2035号。
1705801748
1705801749 [7]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展出文件,第2489号。
1705801750
[ 上一页 ]  [ :1.7058017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