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802773e+09
1705802773
1705802774
1705802775 中共部分主要领导人毛泽东等在陕北。左起坐者:左二为毛泽东,左三为朱德,左四为林彪。
1705802776
1705802777 共产党领袖在这个问题上分为两派,以朱德等人为首的激进派主张杀掉蒋介石,报这10年来血海深仇。而以周恩来为首的稳健派则赞同用蒋介石作为人质,迫使南京政府抗日,并以此使西安获得军事优势。[57]
1705802778
1705802779 毛泽东起初兴奋万分,有资料证明,他于12月13日下午4点召开一个300名干部参加的会议。他在会上说,1927年12月以来,蒋介石欠下我们的血债有如山高,现在算账的日子到了,一定要把蒋介石带到保安来,接受全国人民的公开审判。[58]
1705802780
1705802781 尽管毛泽东曾这样打算,但事实上并没有这样做,这不过是一时的气话而已。20年后,张国焘透露,早在12月12日下午,全体中央政治局委员,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张国焘、朱德、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和王稼祥就在毛泽东的窑洞里,通过了一个决议,决定采取下列行动:(1)给张学良发电报,赞扬他的举动,向他保证,共产党在今后的任何行动中都支持他的领导;(2)派周恩来、博古和叶剑英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前往西安;(3)通知彭德怀和其他红军将领将其军队开赴延安及附近地区,与友军紧密团结;(4)指示驻在西安的共产党联络官,除有关抗日问题以外,不要表示任何具体意见,等候周恩来等人的到来。[59]同时给莫斯科打电报,请示第三国际对蒋的处理意见。
1705802782
1705802783
1705802784
1705802785
1705802786 苏联负责外交事务的莫洛托夫、苏共领导人斯大林和苏联元帅伏洛希洛夫在一起。
1705802787
1705802788 12月13日晚上,莫斯科给中国共产党发来的电报,经上海孙夫人宋庆龄女士之手,转到保安。[60]莫斯科的电文集中阐述了三点意见:(1)“西安事变”是一个由日本人、亲日派首领汪精卫和张学良共同炮制的阴谋,其目的是要在中国制造混乱和内战;(2)中国目前所需要的是全国统一战线,张学良绝不能成为统一战线的领袖,而蒋介石可能是唯一有资格领导全国抗击日本侵略的人选;(3)中国共产党应该尽其最大努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并利用各种机会与之接近。[61]
1705802789
1705802790 莫斯科的这份电报是斯大林亲自起草的。由于保安地处一隅,中国共产党一直与世隔绝,不能从外面得到任何消息,所以这份来自莫斯科的电报简直是“晴天霹雳”![62]把共产党搞得目瞪口呆。许多人强烈反对莫斯科的意见。毛泽东在他的窑洞里来回踱步,百思不得其解。“西安事变”明明是张学良、杨虎城和共产党三者之间关系的结果,怎么能把它叫做“日本人的阴谋”呢?[63]正如周恩来对王炳南所说的那样,[64]共产党领袖们为了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已有一个星期没睡好觉了,在我们整个一生中,这是最难做出的决定。[65]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都很清楚,如果他们不遵循莫斯科的指示,他们就得不到苏联的任何援助;而如果他们按照莫斯科的三点意见行事,张学良、杨虎城和共产党三位一体的联盟就有可能立即破裂。即使他们避免了分裂,蒋介石在和平解决之后所采取的报复行为也是不可避免的。
1705802791
1705802792 他们举行会议,研究所要采取的具体方案,最后决定把莫斯科的电报转达给已在西安的周恩来,要他向张学良通报莫斯科的指示。[66]
1705802793
1705802794 直到12月19日,中共中央才为如何应付这一重要事件制定出一个明确的方针。人们一致认为,这一方针是集体智慧的产物,它主要集中了在保安的毛泽东、张国焘、张闻天和在西安的周恩来、博古等人的想法。[67]
1705802795
1705802796 首先,中国共产党分析了“西安事变”的性质和意义,指出:“双十二”扣蒋这一事件,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实力派中的一部分人,不满南京政府的亲日政策,要求立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接受了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结果。因此,发动这次事件的动机是要抗日救国,是要以西北的抗日统一战线去推动全国的抗日统一战线。但是,这一事件扣押了南京政府的最高领导及其主要将领,因此多少属于军事阴谋的方式,以致把南京和西安置于相互敌对的地位,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一场新的、更大规模的内战危险。故此次事变又有妨碍全国抗日力量团结的一面。
1705802797
1705802798 接着,中共对“西安事变”的发展前景做了两种推断:其一,由于这一变故,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使南京大部分中间力量走向亲日派一边,从而削弱全国抗日力量,推迟全民族抗战的爆发,给日本人的侵略提供方便。这正是德、日、意法西斯侵略战线,尤其是日本及中国亲日派所朝思暮想的局面。其二,由于这一变故,使南京政府停止剿共,从而促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局面早日到来,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运动的发展。这是国际和平力量,特别是正在从事抗日救亡工作的中国人民所衷心期待的局面。
1705802799
1705802800 最后,中共中央指明实现第二种前景的基本方针:
1705802801
1705802802 (1)反对任何形式的新内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705802803
1705802804 (2)联合南京政府中的抗日力量,争取中间力量,反对亲日派。
1705802805
1705802806 (3)同情西安事件,给张、杨以军事上、政治上的实际援助。
1705802807
1705802808 (4)与张、杨联合起来,准备抵抗南京的“讨伐”,以防御战促其反省,制止内战。[68]
1705802809
1705802810 从中共中央的这一指导方针中,不难看出莫斯科电报指示的痕迹。但是,中共与莫斯科对“西安事变”的态度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不能不遵循莫斯科的指示,但他们也不能接受莫斯科对此次事件的性质所下的结论,以及对张学良的污蔑和攻击。这一指导方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共领袖们进退维谷的矛盾心理。结果,他们从总体意义上遵循了莫斯科的指示精神,但在具体问题上,坚持了自己的一贯立场。
1705802811
1705802812 同一天,中国共产党向南京和西安的双方领导人发表一项声明,它开篇就赞扬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爱国举动:
1705802813
1705802814 平心而论,西安诸公爱国热心,实居诸公首列,其主张是立即抗日,而南京诸公步骤较缓……
1705802815
1705802816 至于如何解决“西安事变”,共产党领袖对双方提出四点意见:
1705802817
1705802818 (1)双方军队暂以潼关为界,南京军队勿向潼关进攻,西安抗日军亦暂止陕甘境内,听候和平会议解决。
1705802819
1705802820 (2)由南京立即召开和平会议,除南京、西安各派代表外,并通知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派代表参加。本党本政府亦准备派代表参加。
1705802821
1705802822 (3)在和平会议前,由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先提出抗日救亡草案,并讨论蒋介石先生的处置问题。但基本纲领,应是团结全国,反对一切内战,一致抗日。
[ 上一页 ]  [ :1.70580277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