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804749
1705804750
11月12日 偕夫人于凤至、弟弟张学铭抵达南京,受到蒋介石的隆重欢迎,出席了各种形式的官方集会,并出席了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
1705804751
1705804752
11月16日 在国民党中央党部的集会上发表演说,呼吁和平与统一。表示:为了国内和平,“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1705804753
1705804754
12月 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在北平设副司令行营,东北、华北各省军事由张学良节制。
1705804755
1705804756
1931年 31岁
1705804757
1705804758
4月18日 由沈阳移至北平顺承王府办公,执行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职务。
1705804759
1705804760
5月 参加在南京开幕的国民会议,被推选为主席团成员。
1705804761
1705804762
是月下旬 患伤寒入北平协和医院。
1705804763
1705804764
7月2日 “万宝山事件”发生。
1705804765
1705804766
7月7日 张作相到北平向张学良详告“万宝山事件”情况,并商讨对策。张学良主张“就地解决”。
1705804767
1705804768
7月12日 蒋电令:“此非对日作战之时。”
1705804769
1705804770
7月14日 以陆海空军副司令名义电致华北各将领,谴责石友三,宣传中央旨意。
1705804771
1705804772
7月19日 石友三发表反蒋讨张通电。
1705804773
1705804774
7月23日 奉中央之命,通电讨石,调大批东北军入关作战。
1705804775
1705804776
8月8日 石友三战败下野。
1705804777
1705804778
8月23日 “中村事件”发生。
1705804779
1705804780
9月18日夜 日本军队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炮击东北军北大营。东北军奉命不抵抗,一夜之间,沈阳失守。
1705804781
1705804782
9月19日凌晨 召集戢翼翘、于学忠、万福麟、鲍文樾等将领开会,重申,日人图谋东北,由来已久,既已听命于中央,所有军事、外交,只应速报中央,听候指令。是日,又召集顾维钧、汤尔和、章士钊、罗文干、莫德惠等东北外交委员会委员,咨询外交事宜。
1705804783
1705804784
9月21日 邀请平津社会名流李石曾、胡适、潘复、周作民、曹汝霖、陆宗舆、王克敏、王荫泰等,商讨东北问题。会上多数人主张,依靠“国联”,听从“中央”。
1705804785
1705804786
9月23日 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及辽宁省政府暂移至锦州。
1705804787
1705804788
9月26日 在《中央日报》上发表《报告日军侵略经过和暴行》一文。
1705804789
1705804790
10月14日 在北平召集东北军政要员讨论时局问题,决定“所有对日外交完全听命中央办理”。
1705804791
1705804792
11月9日 急调万福麟部进驻天津,痛剿日军指使下的天津便衣队,以维持治安。
1705804793
1705804794
12月15日 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请求辞去陆海空军副司令一职。
1705804795
1705804796
12月16日 国民政府准其请求,改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
1705804797
1705804798
12月27日 电告南京国民政府,日军长驱直入,锦州危在旦夕。
[
上一页 ]
[ :1.7058047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