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804945
1705804946
11月1日 在洛阳军分校纪念周上遭蒋不指名的训斥。
1705804947
1705804948
11月27日 上书蒋介石,请缨抗战,遭蒋严词拒绝。
1705804949
1705804950
11月28日 参加陕西各县举行的西安解围十周年纪念大会并致词。
1705804951
1705804952
12月2日 自西安抵洛阳见蒋,告之西安情势。要求释放救国“七君子”。
1705804953
1705804954
12月4日 蒋介石自洛阳乘专车莅陕。与杨虎城再次向蒋诤谏,受到训斥。
1705804955
1705804956
12月7日 驱车到华清池,与蒋介石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会谈,就“内战”、“抗日”问题,二人进行了激烈的争辩。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您宣布,我们必须有两年的准备时间。……可现在,五年已经过去了……政府犹如银行,如果它不守信用,就会丧失信誉。现在,只有三条路可供我们选择:(1)抗日;(2)退缩;(3)投降。”
1705804957
1705804958
12月8日 与杨虎城秘密商议,劝谏不通,只能“兵谏”。
1705804959
1705804960
12月9日 西安数千名大、中、小学生纪念“一二•九”一周年,游行示威,欲往临潼请愿。蒋下令“格杀勿论”。张学良亲至十里铺劝阻,表示:“保证一星期内以事实答复学生的要求。”
1705804961
1705804962
12月10日 到临潼向蒋介石报告游行学生请愿情形,仍以停止剿共为请,蒋斥责荒谬。
1705804963
1705804964
12月11日 赴华清池继续哭谏,毫无结果,蒋并决定把东北军调往福建。是日晚,张、杨决定实行“兵谏”。
1705804965
1705804966
12月12日 “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捉至新城大楼。张、杨发表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停止一切内战,释放爱国领袖,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证人民政治自由,遵行总理遗嘱,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爱国主张,并将中央在陕军政大员蒋百里、陈诚、朱绍良、钱大钧、蒋鼎文、卫立煌、蒋作宾、陈继承、万耀煌、邵力子等扣留。
1705804967
1705804968
12月13日 召集“总部”全体职员大会,说明“兵谏”原委及经过。
1705804969
1705804970
12月14日 在西安电台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取消“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组织“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
1705804971
1705804972
12月16日 在西安民众大会上发表演讲,声明为了实现主张“我们要在抗日战场上效死”。号召全国同胞,一致起来,走向抗日战场,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尤其是武装同志、壮年同胞,一定要把一腔热血洒在抗日战场上。
1705804973
1705804974
12月17日 与中共代表周恩来会谈。
1705804975
1705804976
12月20日 与端纳、宋子文会谈。与杨虎城共同发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号召两军将士不惜一切,争取民族解放。
1705804977
1705804978
12月22日 到机场迎接宋美龄。晚上与宋子文、宋美龄举行会谈。
1705804979
1705804980
12月24日 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决定释放蒋介石,并亲自送蒋回南京。
1705804981
1705804982
12月25日 会见杨虎城及两军高级将领,向他们表示要释放蒋介石。下午3时,亲自登机送蒋回南京。
1705804983
1705804984
12月26日 抵南京,住在鸡鸣寺宋子文公馆。
1705804985
1705804986
12月30日 南京政府任命李烈钧为审判长,对其进行军法会审。
1705804987
1705804988
12月31日 被判处10年徒刑,剥夺公民权5年。移住南京太平门外孔祥熙公馆。
1705804989
1705804990
1937年 37岁
1705804991
1705804992
1月4日 国民政府发布特赦令,“张学良所处10年有期徒刑,本刑特予赦免,但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
1705804993
1705804994
1月13日 在四名警察监视下,飞抵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中国旅行社,开始了囚徒生涯。
[
上一页 ]
[ :1.7058049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