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808342e+09
1705808342 在使馆的三个月里,我日日接触的,只有日本主人的殷勤照拂,遗老们的忠诚信誓和来自社会的抗议。我的野心和仇恨,在这三种不同的影响力量下,日夜滋长着。我想到长久地这样待下去是不行的,我应该为我的未来进行准备了,原先的打算又回到我的心中——我必须出洋到日本去。
1705808343
1705808344 使馆对我的想法表示了支持。公使正面不作什么表示,而池部书记官公开表现了极大的热情。罗振玉在他的自传《集蓼编》中提过这个池部,他说:“予自随侍入使馆后,见池部君为人有风力,能断言,乃推诚结纳,池部君亦推诚相接,因密与商上行止,池部君谓:异日中国之乱,非上不能定,宜早他去,以就宏图,于是两人契益深……”
1705808345
1705808346 关于郑孝胥、罗振玉这两位“宠臣”的事,这里要补述一下。以我为中心的争夺战在日使馆中又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次是以郑孝胥的失败和罗振玉的胜利而收场。
1705808347
1705808348 郑孝胥曾经拍过胸脯,说以他和段的关系,一定可以把优待条件恢复过来,段的亲信幕僚曾毓隽、梁鸿志都是他的同乡,王揖唐和章士钊和他半师半友(随他学过诗),这些人从旁出力,更不在话下。后来,段祺瑞许下的空口愿不能兑现,使郑孝胥大为狼狈。对郑孝胥的微词就在我耳边出现了。从天津来的旧臣升允表示了对郑的不满,他向我说了不少郑孝胥“清谈误国”“妄谈诳上”“心怀叵测”“一手遮天”之类的话。当时,我并不知道,在前一个回合中失败的罗振玉,和这些反郑的议论,有什么关系。但是,我确实对郑孝胥有了冷淡,另一方面,经过升允这位先朝老臣的宣传,我对罗振玉增加了好感。
1705808349
1705808350 罗振玉在我面前并没有十分激烈地攻击郑孝胥,他多数时间是讲他自己,但这样做竟是比攻击别人的效果还大。我从他的自我表白中得到的印象,不仅他是这场风险救驾的大功臣,而且相形之下,郑孝胥成了个冒功取巧的小人。按罗振玉自己的话说,段祺瑞从天津发出反对冯玉祥赶我出宫的电报,乃是他的活动结果之一。他回到北京,找到了他的好朋友竹本大佐,因此才有了准备迎我入日本兵营的事情。后来“北府”门前的国民军撤走,据他说也是他找执政府交涉的结果。甚至我到东交民巷前决定的“先随便出入,示人以无他”的计策,也是他事先授给陈宝琛的……
1705808351
1705808352 罗振玉后来在《集蓼编》中记载了他说的这段经历,关于我出“北府”进日本使馆的这一段,对郑孝胥是一字不提,只是在叙述我进日使馆后的情形,说了一句:“自谓能令段祺瑞恢复优待者,以不能实其言,亦不告而南归矣!”事实上,另外的一件事对郑、罗这场争斗的胜负,更有决定意义。那时我一心想出洋,郑孝胥并没有支持我,在庄士敦已经不宣传去伦敦做客的情形下,主张“东幸”的罗振玉自然更受到我的重视,而我对郑孝胥就不能再感到兴趣。于是,郑孝胥终于有一天郁郁地向我请假,说要回上海料理私事去,我当时还不明白他的意思,也没挽留,他就一气跑了。我叫人写信召他,他也拒绝了。后来我到了天津,他才又应召回来。
1705808353
1705808354 过了生日的不多天,罗振玉来告诉我说,他和池部已商量妥当,出洋的事应该到天津去作准备,在这里住着是很不方便的;到天津,最好还是在日本租界里找一所房子,早买好了的那房子地点在英租界,是不合适的。我听他说得有理,也很想看看天津这个大都市,他的主意正中下怀,我立即同意了。我派“南书房行走”朱汝珍去天津日租界找房子,结果看中了张园。不多天,罗振玉又说,张园那里已经准备好,现在国民军在换防,铁路线上只有少数的一些奉军,正是个好机会,可以立即动身。我和芳泽公使把这主意说了,他表示同意我去天津。为了我这次转移,他派人找了段祺瑞,段不但同意,还要派军队护送。不过罗振玉说,段没有兵,要派还是冯玉祥的人,我一听,又找芳泽商量,芳泽说除了池部之外,他还可以派天津日本总领事馆的警察署长和警察便装来京,由他们先护送我去,然后婉容她们再去。事情就这样谈妥了。
1705808355
1705808356 民国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下午七时,我到芳泽公使住的地方向他们夫妇辞行。我们照了相,我向他们表示了谢意,他们祝我一路平安,然后由池部和便衣日警们陪着,出了日本公使馆的后门,步行到了北京前门车站。我在火车上找到了罗振玉父子。火车在行进的一路上,每逢站停车,就上来几个穿黑便衣的人(都是日本警察和特务),车到了天津,车厢里大半都被这样的人占据了。日本驻天津总领事吉田茂和驻屯军的军官士兵们,大约有几十名,把我接下了车……
1705808357
1705808358 第三天,日本公使馆在《顺天时报》上发表了一个声明:
1705808359
1705808360 本公使馆滞在中之前清宣统皇帝,于二十三日夜,突然向天津出发,本馆即于翌二十四日午后,将此旨通知段执政及外交总长,备作参考。原宣统皇帝怀有离京之意,早为执政之政府所熟知,而无何等干涉之意,又为本馆所了解,但豫想迄实行之日,当尚有多少时日,不意竟遽离开北京,想因昨今一二新闻,频载不稳之记事,致促其行云云。
1705808361
1705808362 (1)在满清八旗中,正黄、镶黄、正红三个满军旗系皇室亲自率领的所谓亲军,内务府人均出自这最亲信的三旗,自堂郎中以下所有司员全不例外;堂郎中以上即内务府大臣,也有的是司员提上来的,也有的是从外调来的。总之,除个别大臣外,全被三旗包下来了。
1705808363
1705808364 (2)上面说的这个合同,揭露在民国十四年二月十四日北京《京报》上,关于事先的传闻和内务府与荣源的声明,登在民国十三年年底前后日的《京报》上。
1705808365
1705808366 (3)民国十三年我出宫后,接收清宫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养心殿搜出了康有为和徐良给庄士敦的信共两封,连同金梁的条陈和江亢虎请觐见的信都发表了出来,但当时却没发表这一封,也没发康有为向吴佩乎进行活动的往来信。
1705808367
1705808368 (4)《平报》民国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作者:秋隐。
1705808369
1705808370 (5)内战中,火车常被双方扣留,京津间交通秩序也很不正常,这趟车是根据东交民巷的意思组成的,交战双方都老老实实地不敢动它。
1705808371
1705808372 (6)这是记者报道的文字,登在民国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的《顺天时报》上,基本和我的意思一致。
1705808373
1705808374 (7)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藏稿。
1705808375
1705808376 (8)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705808377
1705808378 (9)括弧内文忠、忠武是梁鼎芬和张勋的谥法。
1705808379
1705808380
1705808381
1705808382
1705808383 我的前半生(精装典藏版) [:1705806264]
1705808384 我的前半生(精装典藏版) 第四章 天津的“行在” (1924—1930)
1705808385
1705808386 我的前半生(精装典藏版) [:1705806265]
1705808387 一、罗振玉的努力
1705808388
1705808389 到了天津,才知道并不像罗振玉说的那样,“住处准备妥当”。我在大和旅馆先住了一天,第二天,婉容、文绣和日本使馆里的那一套人马也都来了,才一同搬进匆忙布置起来的张园。
1705808390
1705808391 张园是一座占地约有十二三亩的园子,中间有一座天津人称之为七楼七底的楼房。这是前清驻武昌第八镇(相当于师)统制张彪建做游艺场用的房子。武昌起义时,张彪吓得连官印也不要了,带着他的金银财宝和家眷溜到天津,在日本租界里当了寓公。这位在清朝丢了脸的“名将”,在我以每月租金二百元代价租用他的别墅之后,每天清晨都带来一把扫帚,自动在张园里扫院子,大概是表示自己一贯矢忠之意。后来不知是经谁的劝阻,才丢下那把扫帚。我在这里住了五年,后来又搬到陆宗舆的“静园”住了两年,一直到我离开了天津。
[ 上一页 ]  [ :1.7058083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