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812381e+09
1705812381
1705812382 “你的态度是很好的……且看看她是不是还有信来吧。”
1705812383
1705812384 又出乎我意外的是,不多天,她真又来了信,而且说她回去如何痛苦,她的母亲如何责备她,反对她,她方寸已乱,不知怎么才好。
1705812385
1705812386 所长又找了我去,出了个主意:“让她来,再谈谈,好不好?”
1705812387
1705812388 我的信去不久,她又来了。这时已到了年节,所里放了假,工作人员除了值班的都过年假去了,但是在所长的命令下,专门布置了一个房间给她,如果她认为必要的话,可以尽量谈下去,明天再走也可以。
1705812389
1705812390 我们谈了很久。可是谈来谈去仍是那个结果。
1705812391
1705812392 我也明白了,这是不可挽回的事。不但是我没有这个力量,热心肠的所长和慈爱的母亲也都没有办法。她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意志,她真变了。
1705812393
1705812394 这是我当时唯一所想到的结论。但是,事后所长微笑着对我说:“一切都在变,你在变,溥仪……不把自己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牺牲上,这是对的!”
1705812395
1705812396
1705812397
1705812398
1705812399 我的前半生(精装典藏版) [:1705806319]
1705812400 我的前半生(精装典藏版) 第十一章 “世界上的光辉” (1957—1959)
1705812401
1705812402 我的前半生(精装典藏版) [:1705806320]
1705812403 一、在我心里失掉过的
1705812404
1705812405 从一九五六年下半年起,经常有些外国记者和客人来访问我,还有些外国人写信给我,向我要照片,或者在寄来的照片上签名。一九五七年二月,我接到从法国斯梯林-温德尔寄来的一封信,里面有几张我过去的照片,有一封信,还有一篇不知要做什么用的很短的文章。这篇文章和那封信使我非常惊奇。现在把文章抄在下面,至于作者的姓名,我想不必去抄它了。
1705812406
1705812407 监牢里的中国皇帝
1705812408
1705812409 “世界上的光辉是无意义的”,这句话是对一个关在红色中国的抚顺监牢里等待判决的政治犯人的一生的写照。在孩童时期,他穿的是珍贵的衣料,然而现在却穿着破旧的棉布衣服,在监牢的园子里独自散步。这个人的名字是:亨利·溥仪。五十年前,他的诞生伴随着奢华的节日的烟火,但是现在牢房却成了他的住处。亨利在两岁时做了中国的皇帝,但以后中国的六年内战把他从皇帝宝座上推了下来。一九三二年对于这位“天子”来说,又成为一个重要的时期:日本人把他扶起来做“满洲国”的皇帝。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再也没有听到关于他的什么事,一直到现在这张引人注意的照片报道他的悲惨的命运为止……
1705812410
1705812411 那封信以这样的话开头:“由于对陛下的仁慈和恩惠的坚强信心的鼓舞,我在这里谨向陛下提出一个请求……”他请求的便是要我在他寄来的照片上签个字。
1705812412
1705812413 类似的同情,在这以前我也遇到过。一九五六年八月,有两位英国记者(可惜不记得名字了)就问过我:“作为清朝的最末一位皇帝,遇到这样的下场,你不觉得悲哀吗?”另外,还有人也表示了另一种同情,有位加拿大记者问过我,待了这些年还不审判是否觉得不公平。有位法国记者曾问我:“被捕后长时期没有审讯,是否感到惊奇?”当我回答他说,使我惊奇的是,历史上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像我这样的人都不会受到这样待遇。我的这个答案倒真引起了记者先生的惊奇。
1705812414
1705812415 一个罪人如果不承认他有罪,他在牢狱里待一小时也是认为不公平的。如果他仅仅是在法律上承认自己有罪,他也必定要从法律上斤斤计较他的刑期。但如果一个罪人在道义上也承认了自己有罪,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1705812416
1705812417 至于世界上的光辉,那是什么呢?
1705812418
1705812419 在我看来,这是方素荣的那颗伟大的心,是台山堡那家农民表示的宽忍,是在我的亲属身上反映出来的巨大变化,是抚顺矿山的瓦斯灶上的火苗,是工业学校里的那些代替了日本设备的国产机床,是养老院里老工人的晚年,是沈阳法庭的审判和日本战犯们的眼泪……难道这都是对我没有意义的吗?
1705812420
1705812421 我给那位要签名的法国人的回信是这样写的:“我不能同意你说的世界上的光辉是没有意义的话……因此,我没有在照片上签名。”我向记者们谈过我的生活,我对政府的宽待感到惊奇和惭愧,我也说到自己对真理和正义的理解,等等。我这些书面和口头的答复,后来都引起了什么反响,我不全清楚,但我可以断定,我如果再谈到这个监狱对我不是监狱而是一棵菩提树,那就准会引起一些人更大的困惑(当然,我确信不是所有的人,比如缅甸的议长肖恢塔先生,他是把这里比做一座学校的)。我把监狱的屋顶比做菩提树的华盖,是由于我这时确实已有这种感觉,确信自己领略到了像那位迦毗罗太子证菩提果时的一样的心情。当我经历了最后的三年之后,我回想起那些日子,就越发觉得这个比喻的恰当。首先,这是由于在这最后三年的五次参观中,我从自己周围的世界里看到越来越耀眼、越来越有意义的光辉。
1705812422
1705812423 这五次参观中,我们走了五个城市,看了两个农业社,两个人民公社。二十三个工矿企业和五个文教卫生福利事业单位,又看了许多住宅区,还看了水库、展览馆、体育宫、烈士纪念馆……
1705812424
1705812425 我看了许许多多未曾见过也未曾听过的东西。我既没有什么专业知识也没有足够的常识来理解那些标在产品前面的数字的含义,例如:一千五百一十三立方米的大高炉、二千五百吨的锻造水压机、一昼夜可选矿七万立方米的七A浮选机、一小时可抽水一万二千吨的四十八D水泵、五十八天完成的万吨巨轮船体工程、容量超过解放前一年生产总量的四万千伏安和二十二万伏电压的变压器……许多产品名称,许多的发明创造,对我都是神奇的。我把笔记本写满了两本,固然长了一些生产知识,但对我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事实:有许许多多我们过去没有的、做不到的,现在都有了、都做到了,而且很多是以最高的速度和最好的质量做到的。大量的是由自己设计,有的还由进口转为出口。虽然有些设备现在不能制造,但也在试制或者将要去做,而眼前的事实证明,我们也是必定做得出的。我从这里明白了那些难记的数字和专有名词的中心含义:这一切足以引起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的自豪。
1705812426
1705812427 从无到有!仅仅这一点事实,就足够让我这样的人去思索的了。我理解的还不是单纯的关于一个社会进步的问题,而是对我的祖国和民族的估价问题。
1705812428
1705812429 我是一个中国人,可是在前半生中,我的心里总是对“中国人”三字充满自卑感。清朝的后期历史中的对外关系,使我对“外国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畏惧心。我自从认识了庄士敦,又发生了对西洋民族莫名其妙的羡慕心。庄士敦的谈话、送我的画报和自来水笔,以及他穿的衣服、皮鞋,衣服上的别针、袖扣,都曾使我对西方文明拜倒,因而自惭形秽。后来到了天津,从日本人那里我更得出这样的结论:爱新觉罗是中国的统治者,但要治理好中国还是要靠外国人才行。天津租界里的七年生活,“外国人”三个字成了我的灵魂的主宰。每参观一次外国军队的检阅或者参加了一次外国人的宴会,我必感叹一次外国民族的聪明、中国民族的低劣。甚至一本外国画报、一双外国皮鞋和一包外国纸烟,都能慑去我的灵魂,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居然相信了白种人优于有色种人的论点,记得这论点曾是我和溥杰的共同话题。我的世界知识的课本,除阅兵、宴会、画报、电影之外,便是法国的香水和白兰地、英国的衣料和香烟、美国的汽车和留兰香糖、德国的拜耳药品和眼镜、瑞典的火柴和搪瓷、古巴的雪茄烟、挪威的鱼罐头、日本的玩具……在我的生活中所用的,全是大学士倭仁指为奇技淫巧的东西,除了作为财产看的中国古玩玉器字画之外,我看一切都是外国的好。就连我的财产也要存到外国银行里,甚至不惜倒贴保管费。我当了伪满洲国“皇帝”,还必须吸三五、三九牌烟,吃拜耳厂的西药,喝三星白兰地酒。在我看来,中国的东西什么也不行,也永远行不了。
1705812430
[ 上一页 ]  [ :1.7058123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