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957789e+09
1705957789 “臣下以为不然!”司马懿回道,“正是因为孙权刚刚灭了关羽,所以他的主要精力肯定放在维持荆州地区稳定上,绝对不肯跟我们硬碰硬地打一仗。更何况,襄阳占据水陆要冲,进可攻、退可守,绝对不能轻易放弃。”
1705957790
1705957791 曹丕撇撇嘴,继续不以为然:“好了好了,寡人知道你一片忠心,只是打仗这种事情呢,是很复杂的,你不懂也别瞎掺和,好好做你督军御史中丞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吧。”
1705957792
1705957793 “陛下英明,微臣遵旨。”司马懿被说得一点脾气都没了,默默退回去不再说话。对司马懿来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曹丕这种事情已经很出格了,既然曹丕不听,那他绝不说第二遍。
1705957794
1705957795 虽说曹操死后司马懿就放弃了“两不出原则”,但不代表他不再明哲保身了。
1705957796
1705957797 司马懿的态度让曹丕很满意,好言安抚一番后就立刻命令曹仁一把火烧了襄阳和樊城,全军退守内线。
1705957798
1705957799 结果几天后前线传来消息:真的如司马懿所料,孙权根本就没打算和曹魏打硬仗,本来只想恐吓曹丕一下,谁想到居然白捡了两座城池,孙权嘴巴都笑歪了。
1705957800
1705957801 曹丕当然脸都气绿了,碧眼小儿,敢如此消遣我,我饶不了你!
1705957802
1705957803 这时候,曹丕想起了司马懿当初的谏言,觉得司马懿在军事方面还是挺在行的,不过他最庆幸的是,当初司马懿只说了一句话就不再开口,大家对此的印象都不算太深。试想如果当初司马懿坚持己见,曹丕要为自己的决定找无数理由辩护,并且最终还是会动用王权把司马懿的进言驳回——而这一切,最后都会沦为笑柄。
1705957804
1705957805 想到这里,曹丕对司马懿的好感又增加了一筹。
1705957806
1705957807 虽然司马懿尽全力为曹丕保全了面子,但这事儿说出去还是足够丢人的,堂堂魏王,曹操的儿子,居然被孙权吓得一箭未发就把曹仁、徐晃拼尽全力坚守的城池给丢了。
1705957808
1705957809 似乎是为了挽回面子,当年六月,曹丕突然下令要亲率大军南征,扬言要活捉孙权、踏平江东。
1705957810
1705957811 这算个什么事儿啊?消息传出去之后朝中文武百官对此无不议论纷纷,觉得曹丕的决定太过草率,但是看到曹丕暴怒的样子,没人敢上去劝。
1705957812
1705957813 不停地有人暗示司马懿,说你跟大王关系好,为什么不劝劝他?司马懿装聋作哑,根本不打算开口劝。
1705957814
1705957815 不开眼的人还是有,就在曹丕出发前,度支中郎将霍性终于忍不住了,上疏劝谏曹丕。劝谏书倒是写得非常委婉,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霍性觉得就算曹丕不高兴,顶多也就骂自己几句呗。
1705957816
1705957817 结果曹丕果然很不高兴,然后,他就把霍性杀了。
1705957818
1705957819 霍性到死都没想明白这么大点事儿怎么会把命丢了,只有司马懿冷冷地看着霍性自寻死路:你太天真了,你以为陛下真的是因为愤怒才兴兵南征吗?
1705957820
1705957821 当然不是,曹丕毕竟不是曹植,很少意气用事,南征背后,自然有曹丕很深的用意,至于用意到底是什么,我们考察曹丕的南征路线就明白了。
1705957822
1705957823 杀了霍性后,曹丕点起大兵威风凛凛地踏上了征途,从邺城南下,过黄河,进入豫州境内,然后又转向东,一路上走走停停,走了一个半月才走到谯县。
1705957824
1705957825 到了谯县后曹丕突然不走了,他喊来了贾逵,对他说:“豫州是我们大魏国的根基所在,我打算在这里打打猎,麻烦你帮我督军豫州,为游猎活动创造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你觉得怎么样?”
1705957826
1705957827 “诺。”贾逵抬头看看曹丕,两人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
1705957828
1705957829 旁人很奇怪,当初你心急火燎地要来讨伐孙权,一路上游山玩水不说,居然还有兴致跑到谯县来打猎,难道行军还有中场休息?
1705957830
1705957831 当然,曹丕麾下明白人还是不少,贾逵算一个,司马懿也算一个,彼此心照不宣:曹丕大老远跑到豫州不是来打猎的,分明是来耀武扬威给某个人看的。
1705957832
1705957833 曹丕调动最精锐的士兵,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围猎,祸害山中小动物无数,紧接着,他又在谯县举办了盛大的祭祀活动祭拜祖先,还忙里偷闲大摆筵席,开起了派对。
1705957834
1705957835 就在曹丕逗留谯县的当口,西线传来消息,上庸太守孟达携房陵、上庸、西城全体员工投降曹魏了!
1705957836
1705957837 孟达,字子度,原来是益州军阀刘璋的部下,后来投在刘备麾下,负责与刘备的养子刘封一起镇守上庸。
1705957838
[ 上一页 ]  [ :1.7059577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