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958119
1705958120
黄龙六年三月下旬,曹丕大军终于踏上了南征的道路。临行之前,曹丕还不忘下诏给司马懿:“仲达啊,我的后方就交给你了,当初汉朝开国的时候,曹参虽然战功不小,但丞相的位置还是给了萧何,为什么?就是因为后方保障最重要,萧何立功最大啊。你能让我南征没有后顾之忧,就是你的大功一件!”
1705958121
1705958122
司马懿感动得一塌糊涂,望着曹丕远去的方向不停地磕头谢恩。
1705958123
1705958124
不过感动之余,司马懿心里还是想着:“比起萧何,其实我更愿意做韩信。”
1705958125
1705958126
即使在这时候,恐怕司马懿也没想过要当刘邦,毕竟没有谁生来就立志要当乱臣贼子,每一个权臣都是被时代造就的,而这个时代暂时还没来到。
1705958127
1705958129
对曹丕来说,这又是一次郊游式的行军
1705958130
1705958131
曹丕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从许昌走到谯县,平均每天才十里多一点。到了谯县,数千艘战船已经调集在谯县城东北的涡水岸边待命,曹丕却再也没提过南征那茬儿,居然在谯县停下来了,这一停就是三个月(现在知道为什么曹丕四次南征却花掉总共三年时间了吧)。
1705958132
1705958133
原来,曹丕吸取上一次洪峰迟到的经验,觉得长江水太不靠谱,打算干脆等到十月份洪水退尽的时候再进攻。
1705958134
1705958135
所以曹丕在谯县一直待到了八月份,然后才水陆并进,杀气腾腾地向江东而来。
1705958136
1705958137
然而不幸的事情再次发生,十月份突然气温骤降,前军斥候突然发来探报:由于近期气温骤降,长江周边湖泊结冰,支流的水灌不进来,导致前方水路水位骤降,大船过不去了!
1705958138
1705958139
曹丕差点要疯了,十月份大湖封冻,这种事情几十年才能遇到一次啊!去年是洪峰迟到,今年为了保险选在这个时候出征结果遇到了寒流早到!
1705958140
1705958141
真是命苦不能怨政府啊!
1705958142
1705958143
唉,算了。反正打仗这种事情呢,也就重在参与,过程比结果重要。看着一脚能踩到底的江面,曹丕哭笑不得地慨叹了一句:“嗟乎,固天所以限隔南北也!”然后就回家了。
1705958144
1705958145
大江对面的孙权同样是哭笑不得:曹丕每次都是过来看一眼就走,每次都把孙权搞得紧张兮兮结果虚惊一场,“逗我玩呢!”孙权小声嘟哝着。
1705958146
1705958147
曹丕不会知道,一百多年后,他的故事会被一个叫王子猷的年轻人抄袭,那个可恶的抄袭者还被写进了《世说新语》,故事的名字叫《雪夜访戴》,故事中王子猷留下了一句名言:“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1705958148
1705958149
这句台词让曹丕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1705958150
1705958152
没背景没功勋,司马懿凭什么
1705958153
1705958154
听说曹丕南征铩羽而归的消息后,留守许昌的“后台老板”司马懿忙得一塌糊涂,各种接驾工作一点都不敢疏忽,生怕一不小心扫了曹老板本来就不高的兴致。
1705958155
1705958156
黄初七年正月,曹丕带着十万大军垂头丧气地回许昌了,曹丕一路都很郁闷,倒不是郁闷没有打胜仗,而是郁闷老天爷三番两次跟自己开玩笑。
1705958157
1705958158
而老天的玩笑没有到此为止,快到许昌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非常戏剧性的事情:许昌南门居然塌了!
1705958159
1705958160
原来,这许昌城的城门是当初曹操迎驾汉献帝的时候仓促扩修的,本来就是豆腐渣工程,能熬到今天已经很了不起了。
1705958161
1705958162
司马懿吓得拍拍胸脯:幸好没有在曹丕进城的时候坍塌,看来南门还是很给自己面子的——于是立刻通知迎驾队伍转移到东门并且把这件事情通报给了曹丕。
1705958163
1705958164
曹丕心里本来就不爽,这下更不爽了,这城门早不塌晚不塌,偏偏在自己打了败仗回城的时候塌,而且塌的不是西门、北门,偏偏是自己经常走的南门。
1705958165
1705958166
太不吉利了。
1705958167
1705958168
一想到洪峰跟自己过不去,寒流跟自己过不去,连城门都跟自己过不去,曹丕心里太窝火了,一赌气,决定不回许昌了,当即挥挥手,下诏改道西北,绕过许昌,回洛阳,同时他还发了一道诏书给司马懿告知此事。
[
上一页 ]
[ :1.7059581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