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959364
最可恶的是诸葛亮拿他当幕僚,让他督运粮草——我堂堂骠骑将军,位同三公!粮草?我呸!
1705959365
1705959366
诸葛亮每次跟李平伸手要粮草李平都是一阵腹诽心谤,但也只敢把怨气留在肚子里供五脏六腑交流,该怎么筹备军粮还怎么筹备,可是这场秋雨,却让李平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1705959367
1705959368
关键是李平还不敢把困难告诉诸葛亮,好员工都是把问题留给自己,把答案交给领导。李平虽然不是好员工,但他没有胆量把问题抛给诸葛亮,因为他理论上跟诸葛亮平级。诸葛亮的分工非常明确——一个管打仗,一个管后勤,如果因为李平的工作环节出了问题导致诸葛亮的工作无法展开,李平能想象得到诸葛亮将会如何暴怒。
1705959369
1705959370
尤其是前线传来消息,诸葛亮打得非常漂亮,胜利在望,如果因为我的后勤工作没有搞好导致北伐功败垂成……
1705959371
1705959372
李平不敢往下想了。
1705959373
1705959374
他决定换一个思路来思考这个问题,李平相信,一切问题都会有完美解决方案的。
1705959375
1705959376
没过多久,诸葛亮收到一封来自李平的信,信里没有多少废话,只是传达了后主的一句口谕:值天霖雨,运粮不继,请丞相把队伍拉回来吧。
1705959377
1705959378
诸葛亮仔细读了李严的信,心中闪过一丝不解:“陛下的口谕,为什么要李平来传达?”
1705959379
1705959380
当然,疑惑只持续了一瞬间,以诸葛亮的忠诚与谨慎,是绝对不可能违抗皇帝陛下的圣旨,更不可能又让大军陷入断粮的危险中,幸好,这里的战事也快成鸡肋了(鸡肋这个词儿还是曹操几十年前在汉中发明的),那就干脆退兵吧。
1705959381
1705959382
诸葛亮小心翼翼地收起李平的信,同时下令,全军准备撤退。
1705959383
1705959384
随着诸葛亮一声令下,蜀军开始有条不紊地撤兵,卤城的主力部队收到撤退命令后依然不动如山,直到围攻祁山的部队被撤了下来,跟他们会合后,全军才缓缓拔营,经由卤城以东的木门道,准备向南撤往蜀汉益州所辖的武都郡。
1705959385
1705959386
司马懿站在望楼上,再一次观赏了蜀军整个撤兵过程,越看越心惊。纪律严明的部队他不是没见过,但从来没见过在战败撤退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如此秩序井然的部队。善胜者不败,善败者不亡,司马懿突然觉得,只要诸葛亮还活着,蜀军就绝不可能被击败。
1705959387
1705959388
想到这里,司马懿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决定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再次巩固一下自己的权威。
1705959389
1705959390
司马懿转身走下望楼,宣布在中军帐开会,然后下达了军令:“蜀军已经撤退,张郃,命你率精兵追击蜀军,务必斩首而归,一雪前耻。”
1705959391
1705959392
张郃一听,愣了。他不知道司马懿复杂的脑袋里又在运算什么东西,因为从纯军事的角度考虑,诸葛亮退兵时军容严整、层次分明,这时候轻兵追击,不等于羊入虎口吗?况且追击诸葛亮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这是王双用生命作代价换来的铁的教训,在魏国连新兵都明白这个道理。
1705959393
1705959394
当然,张郃不能这么说,只能拣个比较中规中矩的理由反对道:“兵法上说,‘围城必阙’、‘穷寇莫追’,现在去追击,不合乎兵法吧……”
1705959395
1705959396
司马懿才不管什么兵法不兵法,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追诸葛亮必然倒霉的定律”?但他要的就是让张郃倒霉。
1705959397
1705959398
“将军难道想违抗军令吗!”司马懿阴沉的声音让张郃心中一震。这次战役中张郃已经无数次试探司马懿的底线了,他早已得出一个结论:这家伙虽然打仗不如自己在行,但对军权却抓得极紧,绝不容许任何人置喙。张郃明白,自己如果继续顶撞下去,很有可能会被司马懿拿来开刀。
1705959399
1705959400
“末将……遵命!”张郃十分勉强地领了军令,转身点兵去了。望着张郃的背影,司马懿竟然感觉到有些疲倦:做个像张郃这样纯粹的武人,简单而直率,也许日子会很轻松吧。
1705959401
1705959402
张隽义,你的资历太老、威望太高……最不幸的是,你在军事上表现出来的能力太强了,至少比我强,可我才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在这里,只能有一个说话的声音、一个拍板的人,那就是我。所以……对不起了。
1705959403
1705959404
张郃郁闷地点起本部兵马,提心吊胆地杀进木门道,走得是步步惊心。
1705959405
1705959406
那木门道本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河谷,两侧山势陡峻,是杀人放火、埋设伏兵的最佳选择。张郃不愧是一代名将,在高速追击的情况下依然派出了一部分斥候搜索前方道路。他暗暗决定,只要一嗅到危险的气息,立刻就撤退,让司马懿和诸葛亮都见鬼去吧。
1705959407
1705959408
但是,《孙子兵法》中说过:“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这一点孙武老爷子绝对不是信口开河的,高速机动中的张郃部队根本无法进行细致的战场侦察,尽管已经万分小心,但张郃还是钻进了诸葛亮的圈套中。
1705959409
1705959410
诸葛亮不可能不在路上设置伏兵。以诸葛亮的性格,就算急得火烧眉毛了,也会把退路收拾得一丝不苟,更何况诸葛亮并不着急。
1705959411
1705959412
在退兵之时,诸葛亮按照平时的习惯,命令王平率领断后部队埋伏在木门道的两侧。这种部署完全是为了保险,属于能钓到鱼就钓,钓不到拉倒的性质。
1705959413
[
上一页 ]
[ :1.70595936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