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959655
诸葛亮一声叹息:“这几天来居然被司马懿连续抢占先机,想不到蜀军出师不久,就已经陷入了被动中。”
1705959656
1705959657
依靠在正确的时间占据正确的位置,司马懿兵不血刃就牢牢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司马懿不得意那是不可能的,但司马懿不会得意忘形,他明白诸葛亮绝对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人。诸葛亮虽然很谨慎,但玩起阴谋诡计也是行家里手,司马懿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1705959658
1705959659
果然,没过多久,蜀军又有了新动向:根据斥候探报,蜀军正在大规模向西运动,似乎打算攻击魏军西部防区。
1705959660
1705959661
收到消息后魏军诸将立刻骚动起来,纷纷要求前往西部防区阻击诸葛亮。大家之所以这么积极,是因为这一仗太有利可图了:西部防区依托雍凉第一要塞陈仓城,进可攻、退可守,诸葛亮打西部,简直就是来白送功勋值的。
1705959662
1705959663
在这片骚动中司马懿始终保持冷静,他始终觉得诸葛亮不可能这么傻,他这么做的背后绝对有阴谋……可阴谋是什么呢?
1705959664
1705959665
司马懿一时想不出来,不过有一个人想出来了,那就是郭淮。不愧是西北第一名将,郭淮一眼看穿了诸葛亮的诡计:“西部防区兵力并不充沛,如果蜀军要打,最好的方法是奇袭,诸葛亮为什么搞得这么大张旗鼓?”
1705959666
1705959667
郭淮这句话一语中的,立刻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是啊,诸葛亮从来不做傻事,所有认为诸葛亮蠢的人最后都被证明自己才是蠢货,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这么干?
1705959668
1705959669
司马懿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但他没有打断,而是示意郭淮说下去。
1705959670
1705959671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诸葛亮又在玩声东击西,想让我们把主力部队调往西线,然后他好进攻我们的东部防区。”郭淮走到舆图边上,继续说道,“如果我猜得没错,诸葛亮真正的目标应该在这里——阳遂!”
1705959672
1705959673
司马懿听完拊掌大笑,诸葛亮啊诸葛亮,这一次,可要让你大大地吃瘪了。紧接着,司马懿立刻命令郭淮带领胡遵等人前往阳遂守备,同时又派遣小股部队大张旗鼓地救援西线防区。
1705959674
1705959675
事实证明,郭淮再次猜中了诸葛亮的计划,蜀军大摇大摆地向西挺进一天后,一支奇兵在夜色地掩护下掉头杀向阳遂。
1705959676
1705959677
这支特种部队的指挥官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因为诸葛丞相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魏军主力都被调往西线,阳遂兵力空去,探囊可取。
1705959678
1705959679
所以当数以千计顶盔掼甲的魏国士兵从阳遂大营杀出来的时候,他惊得几乎从马上掉下来,紧接着,数声鸣镝响过,又有数千伏兵从四面八方杀出来,这支蜀国特遣队瞬间失去了战斗下去的勇气。
1705959680
1705959681
当败兵逃回五丈原的时候,诸葛亮感觉到一阵头晕目眩。
1705959682
1705959683
是因为最近的失败打击太频繁了,还是因为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诸葛亮说不清楚,他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三番两次被司马懿抢占先机。短短三年时间,想不到司马懿的成长如此迅速。这次北伐,我付出了无穷的心力,动员了全国之力,难道又要失败了吗?
1705959684
1705959685
想到这里,诸葛亮咳了起来,越咳越厉害,几乎要咳出血来。
1705959686
1705959687
而此时此刻,司马懿终于可以真正松口气了,诸葛亮再也玩不出什么花样了吧?接下来,恐怕又会是无聊的消耗战了。
1705959688
1705959690
找皇帝借势:万不得已才用的最后杀招
1705959691
1705959692
阳遂之战后,诸葛亮确实消停了,再也没有什么大动作,但是诸葛亮筹备了三年,粮草充足,所以也没有要走的打算。
1705959693
1705959694
那就这么耗着呗。司马懿是主场作战,无论如何都比诸葛亮耗得起,所以一点都不着急。
1705959695
1705959696
唯一让司马懿有点头疼的,是手下军官的头脑太简单、脾气太暴躁,而诸葛亮……真的太损了。
1705959697
1705959698
自从转入两军对峙后,蜀军继续发挥优良的骂阵传统,有事儿没事儿就跑到魏军大营前骂一嗓子,一口流利的川骂翻来覆去不重样,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1705959699
1705959700
魏军将士都是大老粗,不能忍了,纷纷请战,说什么都要出去跟诸葛亮拼个你死我活,司马懿却始终是一张阴沉的脸,死活不同意出战。
1705959701
1705959702
经过三年的经营,司马懿多少积累了一些威信,帐下诸将虽然诸多不满,却没人敢当面顶撞,只是私下里堵起耳朵骂骂咧咧。
1705959703
1705959704
不过老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孔子曾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话是不错,可是司马懿手下有将近八万人,而一个八万人的大兵团是个极度复杂的团队,团队中有君子也有小人(孔子所谓的君子和小人是指有文化的贵族和没文化庶民),君子之间有不同的“义”,小人之间也有不同的“利”。换句话说,有些人是真的被蜀军的辱骂激怒了,有些人是觉得龟缩政策太怯懦,有些人是想在战场上立功加官晋爵,甚至不排除有些人是想快点打完仗回家。
[
上一页 ]
[ :1.70595965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