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975774
1705975775
答:那时算专科,把我留到内大了。当时我服从分配,去了真正发挥我专业技能的地方。但学校方面突然把我留校了,当时我不理解为什么将我留校。这专业办一次就不办了,留校干啥?而且让我到学校办公室工作,做秘书。后来我才知道,当时工宣队管人事的一个姓李的先生看中了我。他看我打篮球打得好,就把我给留下来了,我是内大教工队主力。
1705975776
1705975777
问:你是歪打正着了。
1705975778
1705975779
答:之后我就留下来了,在这儿工作了3年。从1975年的10月份到1978年的10月份,正好是3年。我在党委办公室做秘书,参加党委会议,作会议记录、写纪要、给领导写报告,学校的好多东西都写,后来1978年突然研究生制度恢复了!我兴奋地报考了。当时我特别想学考古学,因为我们家乡有秦代的长城,我就特别喜欢考古,有一次我在长城上走了很久很久。我们内大的蒙古史研究所有考古专业,我想跟他们学,不过考古专业只招古文字专业的研究生。所以我就开始读古文字的东西,开始突击地学。我办公室的工作特别忙,复习时间有限,我想找一个清闲的地方,正在这时候,上面给了我们办公室个指标,要一个人到“五七”干校工作劳动一年。本来这个人应该是我们办公室的副主任,但他的孩子上学,他不愿意去,我说“我去”。我想,在这儿我没时间读书,去“五七”干校肯定有时间,而且干校很远,在萨拉旗。我到了那里,自告奋勇地到了养猪班。谁都不愿意养猪,我愿意养猪,我跟内大的一个科长住一室,一起养猪。我们那个班就是养猪班,主要工作是养猪与积肥。猪跟人一样每天吃三顿,早、中、晚各一顿,喂猪后我们顺便把猪圈打扫干净,把粪便扔出去堆在一起,再铲一些土把猪粪压上,让它发酵好,就是优质肥了,活儿一会儿就干完了。余下的时间就是我自己的了,我就看书。半年的复习,让我考上了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民族古文字专业的研究生。我的导师很有名,叫金启孮,是满族皇族,他是1959年内大建立不久,北大宿白先生和翁独健先生推荐到内大的。20世纪40年代他在日本留学,他的家族就是一个文人世家,其他人再往上推是乾隆皇帝的一个儿子的后代,他是亲王系统。他们家族有好几个血统,有汉族、满族,主要是蒙古族。我跟着先生读女真文,研究历史,同时学满文。学满文是为了解读女真文。
1705975780
1705975781
问:跟金老师学满文吗?
1705975782
1705975783
答:跟金老师学女真文,跟巴达荣嘎老师学满文。他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是达斡尔族,他可是个真正懂8种语言的人。我读完研究生以后继续留在所里工作。
1705975784
1705975785
问:留下后做了什么?
1705975786
1705975787
答:首先整理和修订毕业论文。论文名为《金代女真语音初探》,用的是当时国内还没有的研究方法。这方面,当时亦邻真老师对我的启发很大。我随金老师读女真文,语文学则是从亦邻真老师那里学的,我又学了些国外的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理论,所以写了这篇文章。论文在当时还是很好的,今天看起来也不错。我想哪天重新修改一下,重新发表,内容正好够一本书的分量。
1705975788
1705975789
问:你写了多少字?
1705975790
1705975791
答:有20多万吧!我用了大量的表格,表格占地方,据统计有20万。
1705975792
1705975793
问:那不是一本很好的著作吗?
1705975794
1705975795
答:对,在内大专刊上发表过。
1705975796
1705975797
问:内大学报的专刊出的?
1705975798
1705975799
答:对,1983年《女真译语研究》专辑。
1705975800
1705975801
问:不正式出版著作吗?
1705975802
1705975803
答:这个要等我退休以后再整理吧。
1705975804
1705975805
问:你什么时候退休?
1705975806
1705975807
答:也快了吧。我研究生毕业以后到所里做北方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字的研究。为了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知识,我申请去北大进修中国古代史。这时突然来了机会。国家教委来了函,让内大推荐一个老师去波恩大学担任蒙古语讲师。学校推荐我去。
1705975808
1705975809
问:专门去德国做研究?
1705975810
1705975811
答:去德国教蒙古语,做讲师。当时我在内大已经是讲师了,我是内大读了研究生后最早评讲师的人。
1705975812
1705975813
问:那你当时挺年轻啊?
1705975814
1705975815
答:年轻,不到30岁,我走的那年是1984年,正好30岁。确定去德国后,我就匆匆忙忙地准备。我没学过德语,但有一定的俄语和英语的基础,他们说“你走吧,人家语言老师不光教语言,口径比较宽,对语言、文化、历史都得知道一点才行”。当时学校几个单位报了三四个候选人,最后评来评去定不下来谁去。还是当时的校长特布信在报告上用大大的字批道:还是派道尔吉为好。就这样定下了我。
1705975816
1705975817
问:你那时是去教书,并不是去读博?
1705975818
1705975819
答:不是。4月份学校给我通知,然后我就开始办手续,7月份就走了。那是1984年的7月份,正好是夏天,我7月15号到德国,正好是暑假期间。德方对我特别重视,待我非常好,见我不会德语,就让我参加德语暑期班。那个班很有意思,是全世界各地来这儿度假或旅游的大学生,组成的一个班。大家在那里交点钱,边学语言,边旅游观光。班里组织大家在莱茵河地区旅游考察,也旅游了,德语也学了,非常好。
1705975820
1705975821
问:知识也丰富了,对文化也了解了。
1705975822
1705975823
答:这是3个星期的德语班,一句别的语言,包括英语都不说。那个德语老师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用英语说了开场白,然后说:从此我一句英语也不说,全用德语说,你们必须跟着我学德语,学德语的必须说德语,别的语言一概不说。我一开始根本听不懂她在说什么,只好把黑板上写的都抄下来,晚上回去后再对照字典加以理解和消化。同时我在宿舍里拼命看电视,来把握语感、语调和节奏。3周的德语课程,我打了个语法的底儿,以后就得靠自己了。10月份就要开始上课了,我心里很着急,说不好德语怎么给人家上课呢?结果有一个老师特好,跟我做了一次交流,她说:“你上课时我去,我的课你也要来,行不行?我们互相帮助点,你刚开始讲的时候用你的方式讲,我给你做一定的解释;我的课上你帮我。咱们两个人这样配合好吗?”这事挺好,我就跟她一起上课,开始了在德国讲学的历程。
[
上一页 ]
[ :1.7059757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