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993342e+09
1705993342 姜伯勤:《陈寅恪先生与心史研究——读〈柳如是别传〉》,载《新史学》,6卷第2期,1995,189~202页;收入胡守为编《〈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纪念陈寅恪教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92~102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1705993343
1705993344 姜蕴刚:《历史艺术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上海书店影印,1992。
1705993345
1705993346 神林恒道:《美学事始:芸術学の日本近代》,东京,劲草书房,2002;中译本,杨冰译:《美学事始:近代日本美学的诞生》,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1705993347
1705993348 卡岑巴赫(Friedrich Wilhelm Kantzenbach)著,任力译:《赫尔德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705993349
1705993350 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The Idea of History),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705993351
1705993352 庆应义塾编:《庆应义塾百年史》上卷,东京,庆应义塾,1958。
1705993353
1705993354 木村竜寛:《根本仏教より法華経まで》,载《大崎学报》79,1927,225~302页。
1705993355
1705993356 林淳:《近代日本における仏教学と宗教学:大学制度の問題として》,载《宗教研究》333,2002,29~53页。
1705993357
1705993358 林寺正俊:《南条文雄·笠原研寿の留学目的とF·マックス·ミュラーの期待》,载《印度哲学仏教学》18,2003,273~290页。
1705993359
1705993360 子安宣邦:《日本近代思想批判——一国知の成立》,东京,岩波书店,2003。
1705993361
1705993362 ——《近代知と中国认识——支那学の成立をめぐって》,岩波讲座现代思想15《脱西欧の思想》,61~97页,1994。
1705993363
1705993364 仓石武四郎:《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2。
1705993365
1705993366 仓田保雄:《エリセーエフの生涯——日本学の始祖》,中公新书系列,东京,中央公论社,1977。
1705993367
1705993368 ——《夏目漱石とジャパノロジー伝説——「日本学の父」は門下のロシア人·エリセーエフ》,东京,近代文艺社,2007。
1705993369
1705993370 赖瑞和:《追忆杜希德教授》,载《汉学研究通讯》,26卷第4期,2007,24~34页。
1705993371
1705993372 蓝吉富:《印顺的思想与学问》,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
1705993373
1705993374 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1944年重庆初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再版,1992年上海书店影印版。
1705993375
1705993376 ——《德国的古典精神》,上海,东方书社,1943年初版,1992年上海书店影印。
1705993377
1705993378 李广良:《心识的力量:太虚唯识学思想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705993379
1705993380 李海帆:《为何称第雄论文》,载《读书》,2003,第1期,47页。
1705993381
1705993382 李红岩:《中国近代史学中的德国资源》,载《白云论坛》第1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705993383
1705993384 李良明、张洪运、申富强编:《韦卓民年谱》,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705993385
1705993386 李庆:《日本汉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004。
1705993387
1705993388 李庆新﹕《陈寅恪先生与佛学》,见胡守为主编:《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378~406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705993389
1705993390 李四龙:《欧美佛教学术史: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705993391
[ 上一页 ]  [ :1.7059933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