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993692e+09
1705993692 张辉:《德国美学的东渐及其媒介研究》,《北大中文研究》,创刊号,354~38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05993693
1705993694 张曼涛编:《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1705993695
1705993696 张渭涛:《宗白华意境理论的继承和贡献》,载《共爱学园前桥国际大学论集》5,2005,51~71页。
1705993697
1705993698 张玉能:《赫尔德与狂飙突进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潮》,载《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4,第2期。
1705993699
1705993700 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文史通义新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705993701
1705993702 赵京华:《周作人与柳田国男》,载《鲁迅研究月刊》,2002,第9期。
1705993703
1705993704 赵世瑜:《眼光向下的大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705993705
1705993706 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1705993707
1705993708 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思想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05993709
1705993710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研究集:纪念蔡元培先生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705993711
1705993712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香港,中华书局,1983。
1705993713
1705993714 钟国发:《神圣的突破:从世界文明视野看儒佛道三元一体格局的由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705993715
1705993716 钟敬文:《钟敬文自选集——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705993717
1705993718 周启锐编:《载物集——周一良先生的学术与人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705993719
1705993720 周淑媚:《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者的多重对话》,载《东海中文学报》第17期,2005,127~152页。
1705993721
1705993722 周勋初,《陈寅恪先生的中国文化本位论》,见北大中古史中心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20~3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705993723
1705993724 周一良:《周一良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705993725
1705993726 ——《毕竟是书生》,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1705993727
1705993728 周运:《姚从吾西方史学藏书点滴》,载《南方都市报》2011年11月13日网络版。
1705993729
1705993730 周志煌:《近代中国佛教改革思想中“回溯原典”之意涵及其实践进路——以太虚、印顺、欧阳竟无之论点为核心的开展》,载《中华佛学研究》,第1期,1997,157~193页。
1705993731
1705993732 周质平:《胡适光焰不熄——纪念胡适120岁生日》,载《明报·文化人间》D版,2011年11月18日网络版。
1705993733
1705993734 ——《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1705993735
1705993736 周作人:《知堂小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1705993737
1705993738 ——《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705993739
1705993740 ——《周作人自编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705993741
[ 上一页 ]  [ :1.70599369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