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031739e+09
1706031739
1706031740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1706031741
1706031742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706031743
1706031744 ——《山中答俗人》
1706031745
1706031746 普通人只知道欣赏这一首诗如何妙出自然,却也感觉到那样无烟火气,然而没想到这有李白的思想基础在,有李白的根本信念在,有李白之由精神教养而陶铸成的整个人格在!
1706031747
1706031748 道教的第二个根本概念是这种作为宇宙的主宰的“道”,其性质乃是动的,即所谓“运”是;所以在庄子看古今生死,便认为也不过是大道连续的运行而已,可以不必顾虑,可以不动感情。但是后来的道家对于“道”是动的这概念是接受了,只是对于生死的问题却不一定顺着庄子的结论走。在李白也是这样的。李白的宇宙观即是动的,李白心目中的宇宙是有精神力量在内的,这和陶潜便很不同了,陶潜的宇宙观却是静的,陶潜心目中的宇宙只是物质。不过李白对于生死却并不一定超然。
1706031749
1706031750 因为李白的宇宙观是动的,所以他常说“观化”:
1706031751
1706031752 贵道皆全真,潜浑卧幽邻(1)。
1706031753
1706031754 探玄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1706031755
1706031756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1706031757
1706031758 冥机发天光,独朗谢垢氛。
1706031759
1706031760 虚舟不系物,观化游江滨(2)。
1706031761
1706031762 ——《赠僧崖公》
1706031763
1706031764 因为李白心目中的宇宙是有精神力量在内的,所以李白对于自然的看法,也便都赋予一种人格化:
1706031765
1706031766 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
1706031767
1706031768 白云见我去,亦为我飞翻。
1706031769
1706031770 ——《题情深树寄象公》
1706031771
1706031772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706031773
1706031774 ——《月下独酌》
1706031775
1706031776 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晚酌东窗下,流莺复在兹。夏风与醉客(3),今日乃相宜。
1706031777
1706031778 ——《待酒不至》
1706031779
1706031780 春草如有意,罗生玉堂阴。东风吹愁来,白发坐相侵。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长松尔何知?萧瑟为谁吟?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过此一壶外,悠悠非我心。
1706031781
1706031782 ——《独酌》
1706031783
1706031784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昨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
1706031785
1706031786 ——《对酒》
1706031787
1706031788 这样一来,什么白云啦,明月啦,山花啦,流莺啦,东风,春风啦,天地万物,遂无不亲切了。在李白看,白云明月固然像自己一样是天地间有生命的东西了,但是他自己也何尝不像天地间的一朵白云一样,一轮明月一样?所以他是自己宇宙化,宇宙又自己化了。由前者,我们感到他的旷达,由后者,我们感到他的情深。他说:
[ 上一页 ]  [ :1.70603173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