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049594e+09
1706049594
1706049595 他们接吻,惘惘中,门楣上的一只木刻啄木鸟阴沉沉地盯牢他们,一种沉默的威胁。
1706049596
1706049597 在胡兰成的书写里,张爱玲是他众多女人中的一个,是一个有贵族血液的妾。为此,他沾沾自喜。
1706049598
1706049599 在她和他之间,一条长长的星河中,隔着的是其他的女人。
1706049600
1706049601 1950年代,逃亡中的胡兰成回到上海,有人看见他走进国际饭店。彼时,张爱玲住在国际饭店一步之遥的卡尔登公寓。
1706049602
1706049603 是约张爱玲?是商讨战后两人的关系和未来?是希冀小团圆,或者四美图?
1706049604
1706049605 连带着我们也无从知晓张爱玲日本之行的具体行踪了。她是去见胡兰成吗?因为那时,经过某教授不懈的努力,香港大学已经恢复了张爱玲的学籍,并给了她奖学金。她竟然放弃,说是去日本找工作,其实是去找胡兰成?
1706049606
1706049607 从张爱玲和胡兰成的行动路线和日期来看,都是匹配这种猜测的。
1706049608
1706049609 温州寻夫。她本来是要胡兰成在她和护士小周之间作一个选择的,不曾料,胡兰成的身边又有了寡妇范秀美,并肩坐在床沿,以夫妻相称;在日本,胡兰成身边不仅有了白相人嫂嫂、吴四宝的遗孀佘爱珍,还有红袖添香的日本女子。
1706049610
1706049611 如果这个设想成立,张爱玲是真的被伤害了,“灵魂仿佛过了铁”大约就是这样的感受吧!
1706049612
1706049613 张爱玲的情感,充满了悬疑,构成了一部文学史的悬案,虽然《小团圆》已经够彻底,彻底得一个也不放过,但是没能说出来的,无法说出来的,还是超出了张爱玲的勇气,超出了张爱玲的文字文本。
1706049614
1706049615 张爱玲一生的三个男人,都可视作乱世情缘。
1706049616
1706049617 一是清朝遗少、对她实施家暴的父亲。其次是把她看作“小妾”的汉奸胡兰成。最后是“又穷又老”晚年各种“失禁”的第二任丈夫赖雅。
1706049618
1706049619 她与母亲,也是爱恨怨尤,不得释怀。
1706049620
1706049621 弟弟,因为总也长不大,又承袭了晚清遗民的某些不合时宜的脾性,索性老死不相往来。
1706049622
1706049623 可幸的是,她性格虽然孤绝,不近人情,却得到几乎跟她无亲无故的老男生、小男生以及女生们的倾心倾力地照顾。套用旧小说的语言,夏志清先生是她的“恩公”,替她奔走书稿合同、版税的事宜,特别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给她留有重要一席。如此恩惠,夏先生从未敢居功。
1706049624
1706049625 学者庄信正,就如她的秘书或办公室主任,替她跑腿找房子,找工作,寄书寄报纸,搬行李,还委托同学照顾她,直到她去世,都是无偿的,不求回报的。香港的宋淇夫妇更是雷锋升级版,任劳任怨。
1706049626
1706049627 闺蜜炎樱,出现在张爱玲的每一个生活节点。
1706049628
1706049629 经典电影《欲望号街车》里,费雯丽饰演布兰琪,在爱情和财富双重的瓦解下,她崩溃了。当她被送进精神病院时,有一句锥心的台词:“我总是依赖陌生人的慈悲。”
1706049630
1706049631 素昧平生的人,给予了张爱玲悲悯和高尚的帮助。
1706049632
1706049633 这是她的才华换来的。
1706049634
1706049635 偶像胡适
1706049636
1706049637 1932年,十三岁的张爱玲,上海圣玛利亚女校的初中生。放假,她经常光顾父亲书房。
1706049638
1706049639 父亲看了胡适的考证买回来一本《海上花列传》,被张爱玲看到,硬缠着家庭教师朱先生用苏州土话(吴语)朗读书中妓女的对白。朱先生无奈,只得捏着喉咙学女声照读,张爱玲和弟弟边听边大笑不止。从此,张爱玲痴迷上《海上花列传》。
1706049640
1706049641 有一次,张爱玲破例要了四元钱买了也是胡适考证过的《醒世姻缘传》,结果弟弟拿着舍不得放手。做姐姐的大致已经知道了些眉目,便慷慨地给弟弟先看一二本,自己从第三本看起。好几年后,张爱玲在日军轰炸香港的时候当防空员,驻扎在冯平山图书馆,发现有一部《醒世姻缘传》,马上得其所哉,一连几天看得抬不起头来。房顶上装着高射炮,成为轰炸目标,一颗颗炸弹轰然落下来,越落越近,她只想着至少等我看完了吧。
1706049642
1706049643 张爱玲的姑姑有个时期跟张爱玲的父亲借书看,后来因为张爱玲的原因,兄妹二人闹翻,不来往了。张爱玲的父亲有一次忸怩地笑着咕噜了一声:“你姑姑有两本书还没还我。”张爱玲的姑姑也有一次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本《胡适文存》还是他的。”
[ 上一页 ]  [ :1.70604959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