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050545
1706050546
这是小山对他狷介自任,到处碰壁的一生的总结,认得真,看得切,比由旁人评说,尤觉悲凉哀怨。以小山的智力、学识、身世,何尝便不知婉娈处世,才得幸进,然而他是个天生的狷者,但凡卑贱取容的事,一毫也做不得。这样的性情,这样的词作,怎能不摄人心魄?
1706050547
1706050548
读唐宋词,总是读出显违儒家中行标准的不一样的人格。儒家所谓的人性,本有情、志、意、欲四端,四端皆有所节,便被认为是性情完善的人。然而,唐宋名家词,动人的不是他们性情的完善,而是性情中这样那样的缺憾,那些带有病征的性情,才是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内典有云:“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唐宋名词人,无一不执念于爱欲,也无一能做到无忧无怖。他们的文字,是苦难人生的自我救赎,但他们从未试图放弃爱欲本身,所以,他们永远不可能超然脱解,离尘去俗。这正是他们的作品具有永恒的、撼动灵魂的力量的原因所在。
1706050549
1706050550
我从1993年起自学填词,先依龙榆生先生《唐宋词格律》一书,奉谱填词,不过勉强成篇而已。初喜长调,以其易于敷衍成篇,两三年间,积有数百首,但因笔力稚拙,语词芜弱,后皆焚去。1995年因随侍先师大丰王公林书,得窥诗旨,胸中块垒,忽然吐为古近体诗,居然大是如意,遂弃长短句而不为。偶有所作,也不过是著腔子之诗,不得以词视之。犹记1999年自北大毕业,有词赠同学上海谢华育,调寄《水龙吟》:“古今第一伤心,都因浊酒销清志。云来海上,风从仇国,醉予如此。大野鸿哀,庙堂柘舞,不争何世。对新蒲细柳,蛾眉惨绿,还独洒、新亭泪。惯见成名竖子,遍乾坤、炫其文字。茫茫八极,沉沉酣睡,似生犹死。江汉难方,香荃谁托,两间憔悴。向人前应悔,倾城品貌,被无情弃。”读者明鉴,自可知我学词宗尚所在。2003年谋食鹏城,住小梅沙以东之溪涌,日夕与海雨山岚为伴,仅以纳兰性德《饮水词》、王士禛 《衍波词》相随,不觉勾动词思,二月中得令词数十首。至此,才算理解了如何便是幽微隐约的词心,也终于对历代词人多了一层同情之了解。次年,则应我师汨罗周晓川先生命,助他选评历代婉约词。唐五代两宋词,师自为之,元以后以迄民国,则由我补苴。晓川师教我将来可专力治词学,我的志趣,本在治经,故未遽从师命,但此后亦稍稍留心词学。窃尝谓古来词学,皆是词人自道甘苦,今之词学,则是考据家、评论家扣盘扪烛之谈,故此殊不愿作学院派论文,与今之学者一争雄长。嗣以执教深圳大学,开设《唐宋词与人生》课程,以词人的人生出处(chǔ),反溯其性情,而又因其性情,更去赏会其作品,深感唐宋诸贤,之所以人生牢骚失意,其性情实以肇始之,其词作之芳馨悱恻,亦何莫由其性情造就之。无狂狷之性情,无爱欲纠缠之执念,便无绝艳沉丽之文学,性情为人生之大本,更有何疑?至如拘于时代背景之陈说,以文人为时代之附庸,文学为政治之奴仆,恐皆是不会填词的理论家的外行之论,词人论词,必不为此说也。
1706050551
1706050552
本书不是博士式的“为智识而智识”,不是学究们的“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一位词人,在感知唐五代两宋那些执着人世、拒绝脱解的生命之时,所记录下来的一点感悟,也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之外,感受到唐宋诸贤千古不磨的词心。
1706050553
1706050554
注解:
1706050555
1706050556
1706050557
1706050558
1陈新、杜维沫选注.欧阳修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34.
1706050559
1706050560
1706050561
1706050562
2钟振振.词苑猎奇[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
1706050563
1706050564
1706050565
1706050566
3于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2005:52.
1706050567
1706050568
1706050569
1706050570
1706050571
1706050572
1706050574
长相思:与唐宋词人的十三场约会 词客有灵应识我——说温飞卿
1706050575
1706050576
1706050577
1706050578
1706050579
1706050580
1706050581
1706050582
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是中国古代一部极为重要的文献学著作。其著录《花间集》则曰:
1706050583
1706050584
花间集十卷,蜀欧阳炯作序称卫尉少卿字宏基者所集,未详何人。其词自温飞卿而下十八人凡五百首,此近世倚声填词之祖也。诗至晚唐五季,气格卑陋,千人一律,而长短句独精巧高丽,后世莫及,此事之不可晓者。放翁陆务观之言云尔。
1706050585
1706050586
今天我们知道,《花间集》的撰集者卫尉少卿字宏基,他的名字叫作赵崇祚。放翁陆务观就是南宋大诗人陆游,他评价晚唐五代的词作,“精巧高丽,后世莫及”,与我的感觉一致。
1706050587
1706050588
花间词的风格,我用两个字概括:沉艳。读花间词,总能感觉到一股沉着浓挚之气,流行其中,词的外在色貌如花,内里却骨重神寒。
1706050589
1706050590
花间词中的第一位作者温庭筠,是晚唐时期的人,他的绮艳秾 丽的词风,仿佛一位明艳无匹的贵妇人,凝妆端坐,她不会有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索,她不会去关心全人类的命运,然而她的眉宇间,总透露出一种真挚之情,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寂寞。
1706050591
1706050592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他的祖上温彦博,曾经做到尚书右仆射的大官,是唐太宗贞观初年的名宰相之一。飞卿生于太原,《唐才子传》说他“少敏悟,天才雄赡,能走笔成万言。善鼓琴吹笛,云:‘有弦即弹,有孔即吹,何必爨桐与柯亭也。’”爨桐与柯亭,都是关于东汉蔡邕的典故。《后汉书·蔡邕列传》里说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柯亭本是绍兴(古称会稽)的一座驿亭,一名千秋亭,又名高迁亭。《后汉书·蔡邕列传》注
:“蔡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见屋椽竹东间第十六根可以为笛。’取用,果有异声。”后世因即以柯亭为良笛之美称。《唐才子传》记载飞卿的话,是说他天生乐感敏锐,随便什么乐器,上手即能奏出曼妙的乐章。《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引《容台集》评价他的书法,说是“似平原书而遒媚有态,米元章从此入门”。飞卿的骈文在当时负有盛名。与李商隐、段成式一样,都追求辞藻上的秾 丽华美,当时人把他们的文风称作“三十六体”,因为这三个人,依照行第来说,都排行十六。(唐人行第,是在同一曾祖父所出的兄弟辈之间排长幼,这些兄弟互相称从祖兄、从祖弟。)飞卿的诗,多侧艳之作,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他非常精于属对,像“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鸡鸣埭曲》)、“湘君宝马上神云,碎佩丛铃满烟雨”(《郭处士击瓯歌》),都深得对仗的阴开阳阖,相济相生之妙。这种功夫,正是从他善于写骈文而来。而像下面的这些诗作,正是他诗风的代表:
1706050593
1706050594
莲浦谣
[
上一页 ]
[ :1.7060505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