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051785
1706051786
南宋王灼《碧鸡漫志》云:“张子野、秦少游,俊逸精妙。少游屡困京洛(首都) ,故疏宕之风不除。”把他与前辈词人张先并列,认为他俩都是私生活不太检点,常流连于声色场所的疏宕超奇之士。他的这种疏于检点的生活作风,引起了道学家朱熹强烈的愤慨。朱熹学承濂(周敦颐) 洛(程颢程颐) ,对东坡这一脉的诗性人格,非常看不过眼。他说,东坡的那一套思想,那一套治国方略,假使真能实行,大宋朝也未必能向好。他认为,跟着东坡的全是有名的轻薄之人,行为失检,这其中秦少游又最糟糕。朝廷诸大臣,信任东坡,对东坡举荐的人,一点也不加以磨勘详察,要是这些人都聚集在朝廷之上,天下何由致太平?朱熹说东坡自己作风便不谨慎,跟着东坡的人也像他一样,岂不是把天下事弄得一团糟吗?幸好东坡掌握权力时间无多,很多败坏朝政的事还来不及做出来,加上后来新党小人用事更加糟糕,才显出东坡不坏。
1706051787
1706051788
还没有完,朱熹接着又说,东坡上台不多久就排废了许多端人正士,而接引来朝的都是不自律的人。就说秦观与黄庭坚吧,这二人虽然懂得向上,还是太自由散漫了。又道,东坡总是骂王安石,王安石固然有问题,但是假如苏轼做了宰相,引得秦观、黄庭坚这一队人进来,坏得更猛。
1706051789
1706051790
朱熹的见解,代表了社会一般人对才智超卓之士的根深蒂固的偏见,也是洛学对昙花一现的蜀学的盖棺之论。中国的文化环境要求人人做道德圣人,却缺乏对天才的基本的宽容。蜀学和洛学,都是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但蜀学偏重人本,强调真淳的性情是为仁为学之根本,洛学却更注重对外在的礼法的恪守。二程门人,攻苏门之士“素号獧 薄”,苏门之士,大概看二程门人多是伪君子。东坡重仁(心之全德曰仁) 不重礼,他接引秦观、黄庭坚这些人,正是因为他看到秦、黄性情的纯粹,相信他们一定可以为民请命,治己治人。
1706051791
1706051792
洛学宗风,重视道德,然而抡才以德,缺乏可操作性,因为人类没有发明倪匡小说里的思想仪,可以在委任国务之前了解一个人的内心。这样擢拔出的人,伪君子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当然也有真君子,却多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无当国用。文章诗赋却不一样,在行家看来,是绝对做不了伪的。所以少游纵然少年时疏宕失检,天性却极纯良。也正因其性情真醇,才能与东坡结成生死患难之交,为之颠沛坎,终生不易。
1706051793
1706051794
《道山清话》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1706051795
1706051796
少游遭贬南迁,行在郴州道上,天下起了雨。有一在秦家多年的老仆滕贵,在后面管押行李。因道路泥泞,辎重难行,少游就在前面路边人家檐下等候。过了很久,滕贵才蹒跚拄拐赶到,他满腹牢骚,冲着少游道:“学士!学士!他们取了富贵,做了好官,不枉了恁地。你做了什么来陪他们,波波地打闲官,方落得甚声名!”大意是东坡兄弟终究做到很大的官,就算再遭贬谪,也算够本了,你干吗要跟他们混,只做了个清水衙门的闲官,现在又是什么下场?气得连饭都不肯吃。少游只好赔着笑脸,再三劝他:没奈何!(我也是没办法啊!) 滕贵怒气不息,道:“你也晓得没奈何!”
1706051797
1706051798
滕贵说的是宋时白话,“波波”在唐宋俗语中是奔波之意,“波波地打闲官”就是做了个劳碌奔波的无权小官;另外“波波”可能是波波吒吒、波波查查的省略,意为波折,则“波波地打闲官”意为费尽磨折,也只是做了个闲官。
1706051799
1706051800
少游何以说他的人生选择是没奈何?须知愈是诗性的人格,愈是钟情,愈不肯降志取容,东坡既以国士待少游,少游亦唯有以国士报东坡,身窜南荒,九死不恨。
1706051801
1706051802
晋代王戎,儿子万子夭折,他的朋友山简来探视,王戎哭得不行,山简说:小孩子不过是你抱在怀里面的小玩物嘛,何至于此?王戎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八字正可以作为少游一生的注脚。少游钟情而富于情,这也是一种天赋,不是所有人都会拥有的。
1706051803
1706051804
晋代还有一位王伯舆,曾官长史,登茅山(今属江苏镇江) ,俯仰天地,放声痛哭,道:“琅琊王伯舆,终当为情死!”少游同样也是毕身跳不出“情”字,终为情死的至情至性之士。
1706051805
1706051806
清代词论家冯煦评论说,少游所为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而后,一人而已”,更精当地指出,“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以为虽子瞻之明俊,耆卿之幽秀,亦有所不及。所谓词才,是指对于词的体性的精深把握与娴熟驾驭,而词心却是很难用语言描述的一个概念。大抵说来,词心是一种幽怨悱恻不能自已的情思,唯有深刻领略绝望的滋味的人,才是真词人,才是有词心的词人。《淮海居士长短句》情溢于辞,一往而深,这是由少游的性情决定的。
1706051807
1706051808
少游词以情致见长。女词人李清照说他的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大意是说少游词情感浓挚动人,可惜很少运用典故及化用前贤诗句,这样词就不够典雅。兹说未免过求,少游的长处,正在其通俗而不庸俗,真正做到了文学最难的境界——雅俗共赏。
1706051809
1706051810
八六子
1706051811
1706051812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 (chǎn )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nuó )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 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1706051813
1706051814
这是一首写别意的词。开头“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 尽还生”三句,神来之笔。斜阳、芳草、长亭、王孙,这些本来都是与别意相关的文化意象,词人却寻找到芳草与别恨之间幽微隐约的特殊联系——别恨就像是萋萋芳草,刬 尽了,还会再生长出来。堪称人人心中所有,而人人口中所无。下片“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是千古名句,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意“春风十里扬州路”,深情眷眷,婉丽中含着幽峭。一结“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学的是杜牧《八六子》结句“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而更具轻灵飞动之美。“销凝”是宋词常用语,意谓“销魂、凝望”。词中有柳下辞别、水边分袂的脉脉情愫,有飞花弄晚、残雨笼晴的无奈怅惋,有对一帘幽梦、十里柔情的销魂忆念,情景交炼,意在言外。
1706051815
1706051816
满庭芳
1706051817
1706051818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 断,灯火已黄昏 。
1706051819
1706051820
这首词是少游的名作。他因此词被称作“山抹微云秦学士”,与“晓风残月柳屯田”齐名。但这首词其实是一首写众人之情的乐府,却不是真正意义的文学。不过,少游天生浓挚得化不开的情感,投射到词中,品格自高,与周邦彦那种寡淡乏情的咏众情之作是很有区别的。
1706051821
1706051822
词的开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秋日黄昏凄清冷落的画卷,用以映衬别情之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一句,“聊”字特妙,意谓本没有心意,姑且还是安排离筵,饮酒分别吧。“多少蓬莱旧事”用的是《神仙传》中的典故。仙女麻姑说:“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用这个典故,是喻指相聚日少,欢会易散,至今思之,恍如沧桑巨变。“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从隋炀帝诗“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化出,但少游的改作显然更胜原作,他把原诗静态的图像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画面,所以尤其感人。
1706051823
1706051824
过片以一短韵“销魂”转接。“销魂”用的是江淹《别赋》中的名句:“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古人分别时,有脱下贴身衣物,解下身上饰物互赠的习俗,这三句写的是分别时脉脉含情的感觉。“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化自杜牧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谩”是空自、徒然的意思,意谓本无心离别,而不得不行,徒然在青楼姊妹中留下薄幸的坏名声。“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只问不答,备见高明。一结以景语代情语,余味不尽。这首词的每一句,都十分浅,十分淡,但在浅淡中又有哀婉的情致,故而为难。
1706051825
1706051826
鹊桥仙
1706051827
1706051828
纤 云弄 巧,飞星 传恨 ,银 汉迢迢暗 度。金风玉露 一相 逢,便胜 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 长时 ,又岂在、 朝朝暮暮。
1706051829
1706051830
这是一首咏七夕节令的名作。七夕是女儿节、乞巧节,传说是日女子备瓜果拜双星,可得手巧。“纤云弄巧”即寓此意。词人借每年七夕,喜鹊填河,牛郎、织女短暂相聚的民间故事,写出他对于爱情深刻的见解。这首词相对于少游的一般之作,多了一层理性的思索,因而词境也就更深婉。词人把牛郎、织女的情感抽绎为人世间所有痴心情侣所共有的情感。“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对真爱挚情的崇高礼赞,更是对人间负心薄幸之辈的有力鞭挞。“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情至极致之语,也是彻悟爱情之语。这首词,少游不是用来礼赞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用来礼赞爱情本身。
1706051831
1706051832
钟情之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情商低的人。少游的情绪易受外物影响而波动,前人笔记已有记载。《诗话总龟》云:
1706051833
1706051834
秦 少游 始作蔡州教授 ,意谓 朝夕便 当入馆(指做翰林学士),步 青云之上 ,故 作《东风解冻 诗》 云:“更 无舟楫碍 ,从此百川通 。”已而久 不召 用,作《送张 和叔》 云:“大梁豪英 海,故 人满 青云。为谢 黄叔 度,鬓毛 今白纷 。”谓山谷 也。(黄叔度是东汉贤士,此处指代黄庭坚。山谷是庭坚的号。)说者以为 意气之盛 衰一何容易 。
[
上一页 ]
[ :1.7060517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