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062018e+09
1706062018
1706062019
1706062020 ∷1972年7月初,还在“牛棚”劳动改造的林汉达(中),接受了周恩来总理委托审校《国际主义还是俄罗斯化》一书。这位年过古稀的长者夜以继日地伏案工作,认真校改,每天工作长达十六七个小时之久,7月24日深夜,他终于完成了这项任务。7月26日凌晨3时半,林汉达先生因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而与世长辞
1706062021
1706062022 林汉达(右图)也在悄悄地搞自己的研究,他的《上下五千年》中的许多章节,便是在宁夏干校期间悄悄写下的。
1706062023
1706062024 1971年9月13日,林彪突然出逃,坠机在蒙古。流言四布,人心浮动。当这件事逐级传达时,从窃窃私语到公开宣布,表明了没有什么人在政治高压下是安全的。
1706062025
1706062026 不过,在周有光笔下,历史性的时刻是与“大雁下大便”联系在一起的:
1706062027
1706062028 林彪死的时候,通知我们第二天一早开会。开会是在外面的空地上,自己带小凳子,没有礼堂的,是露天开会。我看到那天天气很好,是大晴天。那面温差很大,早晨冷中午热,开会时间长,晒太阳很热的,我就戴了一个很大的草帽。快到中午的时候,听到大雁来了,好多哦!铺天盖地!大雁的纪律性好得不得了,飞到头上的时候,怪得很,领头的大雁一声大叫,所有大雁集体大便!那天好多人没有想起戴帽子,搞得头上身上都是大便,我幸亏戴了帽子,只搞上一点点。大雁的大便,洗都洗不干净!本地人说,大雁能准确地把大便拉到人头上,这种事情,一万年才有一次!有趣味得很!
1706062029
1706062030 《周有光百岁口述》,周有光口述,李怀宇撰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1706062031
1706062032 幽默感是周有光在生活中对抗不愉快的现实的最好良方:他将从天而降的大雁粪便称为“幸福的及时雨”。几个月后,学员们奉命撤回北京,1972年4月,“国务院直属口平罗五七学校”被撤销(参见图6-2)。春寒未尽的1972年,周有光从干校回到了大动荡之后的北京,生活好像又一次回到了它的原点。
1706062033
1706062034
1706062035
1706062036
1706062037 6-2∷干校原址墙上重新涂饰一新的宣传画,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思想和舆论特色
1706062038
1706062039
1706062040
1706062041
1706062042 ∷20世纪70年代初周有光、张允和在太湖湖滨(张寰和摄)
1706062043
1706062044 沙滩后街55号的五间半房子已被别人占用,原先清静的小院,人声嘈杂。周有光夫妇又一次变得清贫如水,最初他们甚至只能栖居在朋友家。不久,在归还的一间半房子里,他们重新开始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右图,参见图6-3)
1706062045
1706062046
1706062047
1706062048
1706062049 6-3∷1975年,张允和与沈从文、张兆和等在沙滩55号留影
1706062050
1706062051 此时,人人畏惧的政治运动正在逐渐失去完全控制人的魔力——虽然多数获得自由的人尚在惊魂未定之中。一旦再次拥有安定的生活,对学术的兴趣重新成为周有光生活的主要内容。他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学术方向,开始将语文现代化与社会、思想、制度的现代化相结合,加以思考。
1706062052
1706062053
1706062054
1706062055
1706062056 ∷1976年发生了唐山大地震,20多万人死于这场自然灾难
1706062057
1706062058 1976年,这是萌发希望的一年,又是兼具破坏性自然灾害和国之灾难的一年:唐山特大地震(上图)将几十万人埋葬在黎明之前;曾经深深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人物相继去世;然后是倒行逆施的“四人帮”出乎意料地迅速垮台。
1706062059
1706062060 这一年,周有光恰好70周岁,经历了粗野的时代,他看上去安然无恙。他具有一种难以摧毁的性格特点:内心充满理性和幽默感,随遇而安,从不极端,随时可以找到自己有兴趣的事情。这时他服务的工作机构尚未恢复正常的秩序,但也没有了过去刻板的规定,扩大了他的思想自由度。他因唐山大地震避难去了上海、苏州,在那里,他看到富裕的江南在十年动荡之后也是一片凋零。这不断推动他思考社会制度的变迁与国家进步、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之间的关系,他的研究增加了他对整个人类的悲悯之心。(参见图6-4)
1706062061
1706062062
1706062063
1706062064
1706062065 6-4∷1976年唐山地震后,周有光夫妇到上海,在三姐周慧兼居住的大陆新村的家门口合影(左起:周俊人、毛廷襄、周慧兼、周有光、周惠言)
1706062066
1706062067 1978年3月,周有光重新成为全国政协委员,还担任了全国政协教育组副组长。这一年的秋天,一个由美国大学教授组成的访问团前来中国,四妹张充和的夫婿傅汉思是副团长。阔别多年,他们终于恢复了联系。
[ 上一页 ]  [ :1.70606201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