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062217e+09
1706062217
1706062218
1706062219 ∷抗战时期在四川周有光与丁聪就是非常好的朋友。当时周有光自认为自己的观点中正,曾在家里说丁聪有点“左派幼稚病”,此话被孩子周晓平当面告诉了丁聪。“文革”后,周有光对儿子说,当年说丁聪“左派”,其实我才是真正的“左派幼稚病”。图为丁聪为周老夫妇所画的画像
1706062220
1706062221
1706062222
1706062223
1706062224 ∷给舅公“老哥”年轻时画的像(沈忱画)
1706062225
1706062226
1706062227
1706062228
1706062229 ∷陈光中为张允和所画的画像,深受周有光喜爱
1706062230
1706062231 这一时期周有光的家庭生活平静而丰富,从“文革”结束到新的世纪,这是他漫长生命中前所未有的稳定的时期。(上图)生活如清澈的山涧溪水一样缓缓流淌,时光的流逝静谧而安详。周有光和张允和每天的下午茶就有非同一般的情趣(下图,参见图7-1,7-2):
1706062232
1706062233
1706062234
1706062235
1706062236 ∷夫妇学电脑
1706062237
1706062238
1706062239
1706062240
1706062241 7-1∷举杯齐眉既是相互敬重,也是把生活过得更细腻、柔和(张寰和摄)
1706062242
1706062243
1706062244
1706062245
1706062246 7-2∷花前共读
1706062247
1706062248 我们上午下午都喝茶,有时喝清茶,有时喝英国红茶,有时喝咖啡。我喜欢喝咖啡,她喜欢喝好的青茶,“举杯齐眉”。我们的理论是,夫妇生活不仅要有爱,还要有敬。古代夫妇“举案齐眉”,我们今天没有案了,就“举杯齐眉”。
1706062249
1706062250 《周有光百岁口述》
1706062251
1706062252 家庭聚会往往伴随着昆曲研习和往事趣谈。张允和的写作也同样妙趣丛生。在生活正常时期,她是家庭的中心,她好客,家里经常门庭若市。
1706062253
1706062254 2002年8月14日,在度过自己93周岁生日后的第20天,张允和去世。周有光虽然对生死已经看得很淡漠,但妻子的离世还是他晚年承受的最大打击,他两次重病住院,再也没有回到他和张允和共同的房间居住。他开始在9平方米的小书房工作、睡觉。(参见图7-3)
1706062255
1706062256
1706062257
1706062258
1706062259 7-3∷往往是客人刚走,周有光就聚精会神地进入工作状态
1706062260
1706062261 他说:“我们结婚七十年,婚前交友八年,一共七十八年,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两人中少一个人!她忽然离我而去,使我不知所措。后来我忽然想起,青年时候看到一位哲学家说:个体的死亡是动物进化的必要条件。我恍然大悟了,我已经九十八岁,活到一百岁也只有两年了,跟她同归灵山,为时不远,这是自然规律。这一想,我泰然了。”周有光从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中得到慰藉。此后他在欧阳中石及其女儿的帮助下,整理并出版了妻子的遗著《昆曲日记》,作为最好的纪念。
1706062262
1706062263 2003年,著名的汉学家、张充和的丈夫傅汉思在美国去世。次年,张充和最后一次回国,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张充和修养极高,充满传统意境的书法、绘画使得文化界大为惊喜。98岁的周有光去现场祝贺画展的成功。这两个家庭中的同一代人,象征着一个被拉近的时代,这些风华绝代的人物离我们既近又远。(参见图7-4)
1706062264
1706062265
1706062266
[ 上一页 ]  [ :1.70606221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