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063512e+09
1706063512
1706063513 李怀宇:但是近三十年好像没有出现什么中心人物?
1706063514
1706063515 朱正:这三十年好像没有出现影响能够跟他们相比的思想家,甚至就是像我们这些年很大的思想家,像顾准、像李慎之,再放宽一点,像王元化这些人,实际上,恐怕也很难跟胡适比。其实,假设鲁迅不为政治所利用的话,他就不会被捧得这么高,他的影响是不是还有这么大?那也会是一个问题。胡适后来也是被政治利用了。
1706063516
1706063517 李怀宇:像顾准、李慎之、王元化等人的影响也是局限在某一个层面上,好像这个时代变成了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等影响更大一点,这些人的粉丝比读书人的粉丝多得多。
1706063518
1706063519 朱正:就是,现在还有多少人读书,这是一个问题。我自己写书,感觉好像在尽自己的心做一点事,我希望能够对历史做一点微薄的贡献。但是,事实上起的作用不大,如果有谁看了我的书,说:你说得对。我心里想:他原来就有这个想法,并不是因为他受了我的影响才这么看的。如果说他不同意我的观点,就说:你又发表荒谬言论了,你唯恐天下不乱。其实,我哪里是唯恐天下不乱,我是唯恐天下不治。
1706063520
1706063521 李怀宇:你现在回忆录看得很多,觉得回忆录靠得住吗?
1706063522
1706063523 朱正:回忆录有些靠得住,有些靠不住,你可以拿史料对证看。一家之言,你也很难判断他是对还是不对,你把相关的材料一看,就知道他说得对不对了。许广平写了《鲁迅回忆录》,我写的是《鲁迅回忆录正误》,专门纠正她的错误,那也是考证出来的。
1706063524
1706063525 李怀宇:跟回忆录有关的书,像口述自传、访谈录、日记都可以互相参考?
1706063526
1706063527 朱正:日记恐怕最可靠。访谈录这些东西,有些人口音不一样,有一次有一个地方登我的访谈录,我一看,有些我不是这么说的,大概那个人听不懂我的湖南话。日记至少是每天记每天的事情,没有伪造的必要。伪造通常是以后发现这个说法不好,他当时写的不会知道以后会有什么发展。
1706063528
1706063529 李怀宇:胡适的日记呢?
1706063530
1706063531 朱正:胡适日记大概是真的。胡适日记不全,缺很多。
1706063532
1706063533 李怀宇:赵元任的日记听说要出版了。胡适和赵元任这两个老朋友开玩笑,赵元任就跟他说:你的日记是写给别人看的,我的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
1706063534
1706063535 朱正:鲁迅的日记是给自己看的。胡适的日记恐怕也是给自己看的。不过他也出版过《胡适留学日记》,那是当时就出版的。
1706063536
1706063537 李怀宇:胡适在《四十自述》自序里讲: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他到处劝老辈朋友写自传,赤裸裸地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为文学开生路。西方很多个人传记都写得非常精彩,反而中国传记文学的传统让胡适这么感慨。当然,我觉得《史记》就是很重要的传记文学。
1706063538
1706063539 朱正:《史记》重点还是在文学上,你把它当成文学看恐怕更好。文章写得真漂亮。当时那些历史事实是不是就那么回事呢?有些是事实,有些恐怕也有歧义。
1706063540
1706063541 李怀宇:中国近现代传记文学的重要作品好像不是很多。
1706063542
1706063543 朱正:好像不多。有些文章,像瞿秋白被俘以后写的《多余的话》,那是可以算上的。还有陈独秀被开除出党以后,写的《告全党同志书》,讲他跟共产国际的交往,那可以算是传记文学中的作品。
1706063544
1706063545 李怀宇:唐德刚的《胡适杂忆》引起很多争论。苏雪林不是写了一本《犹大之吻》痛骂他吗?
1706063546
1706063547 朱正:苏雪林偏见太深,以她自己的观点为标准:是我所是,非我所非。
1706063548
1706063549 李怀宇:你为什么对反右派的事情这么感兴趣?
1706063550
1706063551 朱正:我自己是右派分子。我写这本书是从我当右派的第一天起就在想: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是《人民日报》反右派社论的题目,我也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把我打成右派,为什么像我这样的人是右派?我后来想来想去就写了一本书。
1706063552
1706063553 李怀宇:根据的史料来源有哪些?
1706063554
1706063555 朱正:我写这本书,初版用的材料就是当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上的一些材料,依据毛泽东、李维汉、薄一波等人的著作,全部是公开的材料,任何人只要是愿意都不难找到的。我用的就是这些材料,也以此自豪。我很惭愧,没有一条独家的资料,我的本领就是能够用当年正式发表的这些材料还原历史的真相。
1706063556
1706063557 现在我修订《1957年的夏季》,增加了很多别人不容易看到的材料了。一方面,我那本书出版了以后,很多划为右派的人,就把我看成他的朋友了,把他自己出的书都寄到我这儿来,所以我收到很多右派分子寄来的书。有些书是正式出版的,有些书是自费印的,有些书是拿到港台去印的,所以这些材料成为我增补的重要来源,我能够增加很多具体的案例来说明问题。而且还有一个重要来源,是香港中文大学出了宋永毅主编的《中国反右运动数据库》光碟,有我过去没有看到的材料,包括一些官方文件、新华社内参。有些材料蛮好的,我补充进去了,所以我已经补充到七十多万字了。过去我全部用公开的材料,现在增补了一些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1706063558
1706063559 李怀宇:回到1957年之前提出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个口号的确很好。
1706063560
1706063561 朱正:这是一个比较带有一点自由化倾向的口号。苏共二十大对中共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一方面,自由化的倾向对中共有影响,中共八大的一些文件实际上是受到苏共二十大的影响的。但是,也有另一方面的影响,就是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评,现在看来这个批评是非常不到位的。毛泽东对批判斯大林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毛泽东本人也不喜欢斯大林,斯大林对他并不重视,限制也很多,当时也很感到委屈。但是这么一批判斯大林,他也感到很危险,因为他知道,他在中共已经是斯大林那个地位了,如果斯大林是可以批评或者死后可以批评的,那他自己怎么样呢?二十大在中国造成的影响,还是比较温和比较平静的,在东欧造成的影响就要激烈得多了,出现了匈牙利事件、波兰事件。所以,毛泽东就必须考虑一个问题:匈牙利事件是不是可能在中国发生呢?他说我们要采取整风的办法,把匈牙利事件分解到各个单位里去。后来我们看的印在《毛选》里面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修改了的。关于这个“百家争鸣”,在1956年,就是毛泽东刚提出百家争鸣的时候,罗隆基在人代会上的发言,他拿乐队的演出作比方,其实一个乐队只能算一家的。所以他讲的百家争鸣,只是表示他完全愿意在共产党的指挥之下来活动。所以,罗隆基一点反党的想法都没有。
[ 上一页 ]  [ :1.7060635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