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068404
1706068405
与其同辈人一样,胡适也不断在变,以调整自己与时代思想言说的位置。同样,他也的确是一直努力向学生辈不断跟进,只是不愿挂在口头上。可以看出,在这一般认为他“落伍”的时间里,胡适对他“暴得大名”之后的去从,是有所反思,有所斟酌,也有所计划,有所调整的。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胡适向学生辈跟进的调整幅度有多么大。
1706068406
1706068407
[1] 胡适:《这一周》(1921年11月19日),《胡适文存》二集卷三,第217页。
1706068408
1706068409
[2] 唐德刚:《胡适杂忆》,第98、87页。
1706068410
1706068411
[3] 《胡适致汤尔和》(1936年1月2日),《书信选》中册,第294页。
1706068412
1706068413
[4] 印出的此文附在胡适日记,1923年的“山中杂记”中。
1706068414
1706068415
[5] 唐德刚:《胡适杂忆》,第141、108—109页。
1706068416
1706068417
[6] 鲁迅:《忆刘半农君》,《鲁迅全集》第6卷,第72页。
1706068418
1706068419
[7] 《谈话录》,第48页;唐德刚:《胡适杂忆》,夏志清序,第24—25页。
1706068420
1706068421
[8] 胡适日记,1914年1月28日;唐德刚:《胡适杂忆》,第47页。
1706068422
1706068423
[9] 《谈话录》,第194页。
1706068424
1706068425
[10] 参见唐德刚《胡适杂忆》,第198—199、94页。
1706068426
1706068427
[11] 胡适日记,1922年5月24日;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中华书局,1977,第116页;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4册,中华书局,1993,第1922页。
1706068428
1706068429
[12] 溥仪:《我的前半生》,第140页。
1706068430
1706068431
[13] 《谈话录》,第255页。
1706068432
1706068433
[14] 胡适日记,1922年5月24日;溥仪:《我的前半生》,第140—141页。
1706068434
1706068435
[15] 胡适日记,1922年5月30日。
1706068436
1706068437
[16] 溥仪:《我的前半生》,第141页;胡适的《宣统与胡适》曾刊《努力周报》第12期,胡适1922年7月23日日记中有剪报。
1706068438
1706068439
[17] 溥仪:《我的前半生》,第141、116页。
1706068440
1706068441
[18] 《我的前半生》,第179—180页;胡适与其朋友们关于此事的辩论参见《书信选》中册,第268—282页。
1706068442
1706068443
[19] 罗尔纲:《关于胡适的点滴》,《胡适研究丛录》,第16—17页。
1706068444
1706068445
[20] 胡适日记,1921年8月26日。
1706068446
1706068447
[21] 徐志摩日记,1923年10月11、13日,收在其《爱眉小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第127,129页,以下注为徐日记及年月日。
1706068448
1706068449
[22] 《胡适诗存》,第230页。本章所引胡适诗词,凡自此书并标出篇名者,一般不再注出。
1706068450
1706068451
[23] 周策纵:《论胡适的诗》,收在唐德刚《胡适杂忆》,第274—76页。
1706068452
1706068453
[24] 参见石原皋《闲话胡适》,第56—57页;沈卫威《胡适的婚外恋》,《名人传记》1988年第8期,第68—71页;田柚《千年礼教锁不住的少年心》,《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91年3月26日。
[
上一页 ]
[ :1.7060684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