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094406e+09
1706094406 陈学昭与周建人很熟,是常往来的朋友。陈学昭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说:“一九二五年八月间罢,在北京,我第一次见到鲁迅先生,那是孙伏园先生领我去的。‘三先生的好朋友来了’,他们这样说着。作为三先生(周建人先生)的好朋友,我被招待着。”
1706094407
1706094408 有一天,有一位年轻俏丽的女子,走进章家,见到周建人,唤了声“周老师”。见周老师怔在那里,她笑了,说:
1706094409
1706094410 “我是您在绍兴明道女校教书时的学生,俞芬的同学呀。”
1706094411
1706094412 周建人这才记起,从八道湾迁出的鲁迅,暂无处栖身,是俞芳姐妹把自家砖塔胡同的房子借给鲁迅居住,他去砖塔胡同见鲁迅时,似乎还见到过她。
1706094413
1706094414 让他惊奇的是,眼前昔日穿着女校服的豆蔻年华的女生,如今已成为风韵十足的女人。她叫王蕴如,在江苏靖江县小学当教员。这次邂逅,竟碰出了感情的火花,很快燃起恋爱的烈焰,然后是顺理成章地步哥哥鲁迅的后尘,以爱情的名义而非法律的名义同居,他们在上海景云里十号租了房。
1706094415
1706094416 鲁迅和周建人虽各自都有了外室,婚姻已名存实亡,但他们还必须在法律、传统和道义的约束下,继续供养他们的法定妻子朱安、芳子及孩子。
1706094417
1706094418 鲁迅是在周建人与王蕴如同居一年后才知道的。都有婚外情,都是师生恋,都是金屋藏娇,彼此自然有一种惺惺相惜。查《两地书》,鲁迅一次给许广平的信中说:“建人与我有同一之景况,在北京所闻的流言,大抵是真的。”
1706094419
1706094420 此番鲁迅携许广平到了上海,周建人与王蕴如的女儿已八个月大了。兄弟相见,自是分外高兴,与许广平相见,也感慨良多。
1706094421
1706094422 鲁迅来上海,是在此定居还是重返北京,他和许广平还没拿定主意,于是暂时下榻共和旅馆。周建人建议大哥,还是找个像样的房子住舒适,你每天写作也安静。鲁迅思量一番,觉得三弟的话有道理,就托周建人找房。
1706094423
1706094424 周建人的住所景云里十号,离位于宝山路他工作的商务印书馆不远,街道整洁,房舍精致,是文化名流聚集而居的地方,像茅盾、叶圣陶等都住在这里。正巧,景云里二十三号的房子准备出租。
1706094425
1706094426 鲁迅携许广平去看,见楼房还算宽敞整洁,可作书房的那间,有扇很大的窗子,光线充足,便择日搬了进去。从此,鲁迅与许广平的同居关系,也不再刻意隐瞒了。
1706094427
1706094428 消息不胫而走,自然传到北京西三条周宅。老太太鲁瑞心里窃喜,却不形于色。而老实的朱安,那颗一直惴惴不安的心,终于跌落万劫不复的深渊,她怅怅地说:
1706094429
1706094430 “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地服侍他,一切顺着他,将来总会好的。”
1706094431
1706094432 “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的。”
1706094433
1706094434 哀大莫如心死。可怜的小脚朱安,作为弃妇和周家的用人,从此沉默了。
1706094435
1706094436 倒是人们谁都不待见的周家二太太羽太信子,见事不公,很仗义为朱安鸣了不平:
1706094437
1706094438 这原本不关我的事,我就是看不惯他们合起伙来欺负可怜的大嫂朱安和妹妹芳子!
1706094439
1706094440
1706094441
1706094442
1706094443 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 [:1706093972]
1706094444 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 第二章 民国十七年(1928)
1706094445
1706094446 自由主义作家与国民党争自由;鲁迅和创造社、太阳社联合与林语堂的“人性的艺术”进行论争。大师们拉开了文坛的“战国”时代。
1706094447
1706094448
1706094449
1706094450 随着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在全国飘扬,蒋介石的国民党新握权柄。一个一党专政的独裁王朝诞生。中国国内政局发生了巨变,国共两党分裂后的斗争也更加激烈和严酷。
1706094451
1706094452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沈从文、丁玲、林语堂、梁实秋、郁达夫、施蛰存、戴望舒、张资平、叶圣陶、茅盾、冯雪峰、瞿秋白、包天笑、周瘦鹃、叶灵凤、柔石、叶紫、蒋光赤、胡也频等一众作家会聚上海。文化中心暂由北京转到上海。
1706094453
1706094454 创造社、太阳社、新月派、语丝派、新感觉派、“鸳鸯蝴蝶派”、唯美颓废派,旗帜鲜明,纷争不休。八方豪杰,英雄不问出处,“封建余孽”“革命战士”“同路人”纷纷亮相,演出文学江湖的恩怨情仇。开启了大师们的“战国时代”。
1706094455
[ 上一页 ]  [ :1.70609440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