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095864e+09
1706095864
1706095865 徐志摩在玛瑙谷的墓地连同胡适题写的“诗人徐志摩”的墓碑,因战乱而荡然无存后,徐志摩的老父徐申如,请徐志摩生前的红颜知己凌叔华为徐志摩重题碑文,闺秀派才女凌叔华欣然允诺,遂写“冷月照诗魂”五字,刻于墓碑之上。显然此碑文是从《红楼梦》“冷月葬花魂”脱出来的,既赞徐之灵魂高洁,又以林黛玉自况,极见高妙。可惜,这石碑在动乱中被毁而不知所终。徐志摩背叛了妻子,给她留下了无尽的痛苦,但是徐志摩曾经的小舅子张禹九,却一直深爱着曾经的姐夫徐志摩。晚年,他叮嘱正在愤懑地写《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的孙女,“对徐志摩要忠厚些”。张禹九在临终前写遗嘱时,要家人在他的葬礼上,朗诵几首徐志摩的诗。啊,世上有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1706095866
1706095867 2009年7月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校园里,矗立起一块白色的大理石石碑,上面刻着《再别康桥》。在世人纷纷评说徐志摩时,他的诗却在宁静的异国他乡,被人传诵。
1706095868
1706095869
1706095870
1706095871
1706095872 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 [:1706093991]
1706095873 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 第四章 民国十九年(1930)
1706095874
1706095875 新月派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706095876
1706095877 是年,《新月》和胡适们掀起的人权运动,仍波涛汹涌。
1706095878
1706095879 1月,新月书店出版《人权论集》,收录胡适、罗隆基、梁实秋在《新月》发表的批判国民党独裁专政的文章。胡适在序言中写道:“我们所要建立的是批评国民党的自由……我们不过尽我们的一点微弱的力量,减少良心上的一点谴责而已。”
1706095880
1706095881 有人称,“自梁任公以后,胡先生首屈一指,不特文笔纵横,一往无敌,而威武不屈,胆略过人”。
1706095882
1706095883 不久,《人权论集》遭查禁,《新月》第六期、第七期合刊,也被国民党中宣部秘密没收,焚毁。胡适被迫辞去中国公学校长之职。光华大学解聘罗隆基教授职务。
1706095884
1706095885 3月,郁达夫、鲁迅等五十一人发表《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宣言》,针对国民党“查禁书报、思想不能自由”,“检查新闻、言论不能自由”的现状,喊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不久,国民党秘密逮捕盟员,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无疾而终。
1706095886
1706095887 其实,鲁迅原是不同意搞自由运动大同盟的。鲁迅在其日记中说:
1706095888
1706095889 自由运动大同盟,确有这个东西,也列有我的名字,原是在下面的,不知怎地,印成传单时,却升为第二名了(第一是达夫)。近来且往学校的文艺团体演说几回,关于文学的。我本不知“运动”的人,所以凡所讲演,多与该同盟格格不入……
1706095890
1706095891 自由运动大同盟是李立三“左倾”路线下的产物,又无重要的檄文支撑,只喊喊口号,发发传单,草草收场是合乎逻辑的。李立三甚至约见鲁迅,“希望鲁迅发个宣言,以拥护他的‘左倾’机会主义那一套政治主张。鲁迅没有同意”(《谈有关鲁迅的一些事情》)。
1706095892
1706095893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在苏俄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影响下建立的,后成为它在中国的支部。1936年春,得到共产国际的指示,左联自动解散。左联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北四川路窦乐安路的中华艺术大学召开成立大会。大会选举鲁迅、沈端先(夏衍)、冯乃超、田汉、钱杏邨(阿英)、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执行委员,并通过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要点等事宜。
1706095894
1706095895 国民党查禁书报,迫害进步知识分子,作家们争言论自由,依旧是这年的话题,用柳亚子赠郁达夫的诗句“最是惊心文字狱,流传一叙已无多”来概括,极为贴切。
1706095896
1706095897
1706095898
1706095899
1706095900 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 [:1706093992]
1706095901 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瞿秋白与鲁迅的友谊
1706095902
1706095903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酝酿于1929年秋,翌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至1936年春,得共产国际的指示自动解散,存在了七年。
1706095904
1706095905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四川路窦乐安路的中华艺术大学召开成立大会。大会推选鲁迅、阿英、沈端先三人为主席团成员,由冯乃超报告筹备经过,郑伯奇对左联纲领作了说明。潘汉年代表中国共产党、潘漠华代表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致祝词。
1706095906
1706095907 大会通过表决,通过了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了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并且表明要‘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1706095908
1706095909 大会选举了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等七人为常委。鲁迅在会上作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鲁迅很不客气地批评了已参加左联的不少人那种“不明白革命的实践情形”盲目乐观的幼稚态度。并对已经出现的某些宗派主义、小团体主义倾向也提出警告和批评,主张左翼作家文学的联合战线,应以“有共同目的为必要条件”,“目的都在工农大众”。
1706095910
1706095911 有人说“革命文学论争的直接结果促进了左翼文学的形成”是不合逻辑的。创造社、太阳社那样气势汹汹地“围剿”鲁迅、茅盾,没几天就成了战友,未免过于戏剧化。真正能促成他们坐在一起的,是共产党做的大量工作。共产党已清楚认识到,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建立一支革命的文艺队伍,瞿秋白、冯雪峰就肩负着这个使命到上海工作,于是上海的左翼文艺才有了新的面貌。
1706095912
1706095913 左联还加入了由苏联控制的国际革命作家联盟,成为它在中国的支部。因此,左联不单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政治实践性很强的文学团体,同时还要服从共产国际的指挥。比如,1930年11月,国际革命作家联盟在苏联召开大会,正式认可并推行“拉普”提出的“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也成为左联法定的创作方法。
[ 上一页 ]  [ :1.70609586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