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02449
1706102450
10月6日深夜,胡适接到顾名君从上海打来的长途电话,说陈独秀又在法租界被捕了,原因是宣传过激主义。
1706102451
1706102452
经过是这样的:12月4日下午,有三个陌生人突然从前门闯入陈宅,说想求见陈独秀,并想买《新青年》。陈独秀闻声,从楼上下来看个究竟,见来者贼头贼脑,疑不是等闲之辈,便走向后门逃跑,不料后门已有便衣把守。不大工夫,门外开来两辆汽车,一干人马进楼翻找,然后将一批《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搬到车上,同时带走陈独秀及夫人高君曼,还有正在陈家聚会的杨明斋、包惠僧、柯庆施诸人。
1706102453
1706102454
陈独秀等被带到法国巡捕房,登记时,陈独秀称自己是王坦甫,其他几人也顺口报了假名,巡捕房并未生疑,谁料后来去陈家开会的邵力子和褚辅成也被伏在那的巡捕抓来。褚辅成一见陈独秀,便说:“仲甫,怎么一去你家就拉到这里来啦?”
1706102455
1706102456
邵力子,比陈独秀小一岁,与鲁迅是同乡,浙江绍兴人,清末举人,早年参加同盟会,曾在上海大学代理过校长,参加革命文学社团“南社”,与《新青年》一道,提倡新文学,主持过上海《民国日报》。他于1921年在上海加入共产党,曾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和创办黄埔军校,1926年退出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1949年参加国共和平谈判,后又脱离国民党政府。
1706102457
1706102458
巡捕房查清邵、褚身份,放了,而陈独秀等人终于暴露。但陈独秀一口咬定:杨、包、柯三人是来打牌的客人,凡事与他们无关,有责任自己承担。
1706102459
1706102460
胡适接到电话,即到蔡元培府上,请他出面向法国领事馆求救。蔡元培沉思片刻,决定不向守旧的法国领事馆交涉,准备与胡适等名流联名,给上海法国领事发一电报,希望这位较开通的领事放人。电文如下:
1706102461
1706102462
以思想和言论定罪,为中世纪封建君主国惯用之手段,非民主自由的法兰西共和国所为。陈先生为中国思想界明星,磊磊光明,一生倡导科学和民主,望能尽快设法开脱为盼。
1706102463
1706102464
第二天,京、沪各大报都登了陈独秀被捕的消息和电文。
1706102465
1706102466
接着,蔡元培又给法国领事打电话,为陈独秀说情。
1706102467
1706102468
李大钊接到李达电话,也设法营救陈独秀。
1706102469
1706102470
马林请了法国律师巴和,承办此案。
1706102471
1706102472
牢里的陈独秀并不慌张,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家里藏有马林给他写的关于共产党的密信,一旦搜出,至少要判七八年的刑。他已做好准备,要为主义坐牢了。他从牢里带出口信,谁害怕可以退党。
1706102473
1706102474
半个月后,法庭这样结案:查《新青年》已被封闭禁止出售,被告明知故犯,罚洋一百元,销毁查抄书籍,释放陈独秀。
1706102475
1706102476
胡适、蔡元培等已知陈独秀成为共产党人,但他们还是积极营救,意识形态并没有成为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高山,“五四”精神,依然牢牢地植根在他们的骨子里。
1706102477
1706102478
1706102479
1706102480
1706102482
民国清流:那些远去的大师们 4
1706102483
1706102484
还值得大书一笔的是,1921年是大小军阀争权夺地混战一团、无暇控制言论的一年,清流和报人乘机办报刊一千一百三十七种。6月6日,中国全国报界联合会,还召开了第三届大会,并勇敢地致函国务院,拒不承认反动的《出版法》《治安警察法》《预戒条例》《管理印刷业条例》等政令,并提出“言论、出版、集会等绝不受其束缚”的要求。同一天,大会还发通电《不自由毋宁死》给全国报刊,号召“凡我同业以后亦幸勿再受此等非法政令拘束”。是日,全国各报均以头条刊载。
1706102485
1706102486
3月1日,林白水和胡政之,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报》,提出“树改造报业之风声,做革新社会之前马”。
1706102487
1706102488
报界清流,掷地有声地争自由,与胡适去年发表《争自由的宣言》相呼应,成为民国清流争自由的重要文献,产生广泛影响。
1706102489
1706102490
民国十年岁尾,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世界报业大会会长威廉等人访华,在招待会上,史量才说,自己办的《申报》,宗旨就是“有独立之精神”。
1706102491
1706102492
《时报》是对中国报业和文化产生过不小影响的报纸,少年胡适曾被《时报》深深吸引。尽管后来创办《时报》的狄平子离去,但其仍积极参与争自由的宣传。
1706102493
1706102494
上海的报纸林立,《商报》由陈布雷主持笔政之后,面目一新,他写的时政评论,见解独特,笔锋劲健,极富个性魅力,广受好评。这份极具知识分子品格的《商报》,深受清流和青年学生的欢迎,发行万份。
1706102495
1706102496
历史悠久的《时事新报》,在出满五千号之际,梁启超发表《本报五千号纪念辞》
1706102497
1706102498
吾侪从事报业者,其第一难关,则在经济之不独立……同人等殊不敢以清高自诩,但酷爱自由,习而成性,常觉得金钱之来,必自势力,无论受何方面金钱之补助,自然要受该方面努力之支配;即不全支配,最少亦受牵制。吾侪确认现在之中国,势力即罪恶,任何方面势力之支配或牵制,即与罪恶为邻。吾侪不能革涤社会罪恶,既以兹愧,何忍更假言机关,为罪恶播种;吾侪为欲保持发言之绝对的自由,以与各方面罪恶的势力奋斗,于是乎吾侪相与自矢:无论经济若何困难,终不肯与势力家发生一文钱之关系。
[
上一页 ]
[ :1.7061024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