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12474
性豁达,于乡,分羡以惠贫穷,兴学以牗大众,建亭以荫行旅,浚渠以益灌溉,为之不遗余力,乡人至今颂德弗衰。五十以后,杜门养疴,自以先圣曾荀,知命始学,乃奋发淬砺,泛览群书,下及历代诸儒学案,“剌”取其中嘉言懿语,以类相次,成《勉学粹言》十五篇,印二万册,分馈亲友。
1706112475
1706112476
先生至今仍感念方继仁先生,他认为自己的整个生命中,方先生是很关键的一个人,到了香港后,他整个人就改变了,一切重新开始,所有的转折,连先生自己也想象不到,他变成一个新的饶宗颐。
1706112477
1706112478
1939年至1949年先生撰写论文如下:
1706112479
1706112480
1939年:
1706112481
1706112482
撰《古籍篇名提要》稿。
1706112483
1706112484
1940年:
1706112485
1706112486
《“敷浅原”辨》,发表于上海《学术》;
1706112487
1706112488
《新书序目》,发表于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责善》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以《新史序目》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
1706112489
1706112490
卷六·史学;
1706112491
1706112492
1706112493
《为根圉考》(殷史探源之一),发表于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责善》半月刊第一卷第十三期。
1706112494
1706112495
1941年:
1706112496
1706112497
《广东之易学》发表于广州中国文化协进会《广东文物》(下册),又见上海书店《广东文物》,以《略记广东易学著述》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四·经术、礼乐。
1706112498
1706112499
1944年:
1706112500
1706112501
《殷困民国考》,发表于《文理学报》第一卷第一期,后由广东省文理学院以石印本刊行。
1706112502
1706112503
1945年:
1706112504
1706112505
《〈芜城赋〉发微》,发表于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第四十一卷第四号,后收录入《文辙·文学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一·文学。
1706112506
1706112507
1946年:
1706112508
1706112509
《新莽艺文志》,发表于广州《文教》,以《新莽艺文考》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六·史学;
1706112510
1706112511
《韩文编录原始》,发表于上海《东方杂志》第四十二卷第十二号·重庆版,修订版《赵德及其〈昌黎文录〉——韩文编选溯源》,发表于《香港潮州商会六十周年纪念特刊》,后收录入《文辙·文学史论集》(下册),《饶宗颐史学论著选》,《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
1706112512
1706112513
1947年:
1706112514
1706112515
《清初潮州迁界考》,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三十一、三十二期,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九·潮学;
1706112516
1706112517
《汕头释名》,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三十三期,后收录入《固庵文录》,《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
1706112518
1706112519
《潮州滨海地带之冲积》,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三十五期,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九·潮学;
1706112520
1706112521
《潮州历代移民史》,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三十七期,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九·潮学。
1706112522
1706112523
1948年:
[
上一页 ]
[ :1.7061124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