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12507
1946年:
1706112508
1706112509
《新莽艺文志》,发表于广州《文教》,以《新莽艺文考》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六·史学;
1706112510
1706112511
《韩文编录原始》,发表于上海《东方杂志》第四十二卷第十二号·重庆版,修订版《赵德及其〈昌黎文录〉——韩文编选溯源》,发表于《香港潮州商会六十周年纪念特刊》,后收录入《文辙·文学史论集》(下册),《饶宗颐史学论著选》,《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
1706112512
1706112513
1947年:
1706112514
1706112515
《清初潮州迁界考》,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三十一、三十二期,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九·潮学;
1706112516
1706112517
《汕头释名》,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三十三期,后收录入《固庵文录》,《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
1706112518
1706112519
《潮州滨海地带之冲积》,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三十五期,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九·潮学;
1706112520
1706112521
《潮州历代移民史》,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三十七期,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九·潮学。
1706112522
1706112523
1948年:
1706112524
1706112525
《福老》,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四十四期,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九·潮学;
1706112526
1706112527
《揭岭揭阳山辨》,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五十二期,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九·潮学;
1706112528
1706112529
《海宁考》,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五十四期,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九·潮学;
1706112530
1706112531
《隋代潮州与琉球之关系》,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六十七期,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九·潮学;
1706112532
1706112533
《台湾省高雄县潮州镇访问记》,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八十二期,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文化之旅》,《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九·潮学;
1706112534
1706112535
《潮民移台小史》,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八十六期,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后收作《文化之旅》的《高雄县潮州镇(1948年)访问记》附录,后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九·潮学;
1706112536
1706112537
《汕头之地质》,发表于汕头《大光报·方志周刊》第九十三期,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
1706112538
1706112539
《潮州畲民之历史及其传说》,发表于《大光报·方志周刊》第一百、一百零一期,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六·史学。
1706112540
1706112541
1949年:
1706112542
1706112543
《薛中离先生年谱(附跋)》,发表于广东文献馆主编的《广东文物特辑》,广东省文献委员会刊行、中国文艺推进社印行,后收录入《选堂集林·史林》(下册),《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九·潮学;
1706112544
1706112545
《潮州的天然富源》在香港刊行,又见《旅缅潮州会馆庆祝新厦落成纪念特刊》,仰光,旅缅潮州会馆1961年,第32至35页。
1706112546
1706112547
1706112548
1706112549
1706112551
饶宗颐学艺记(修订本) 香港机缘(1949-1954)
1706112552
1706112553
移居香港,先生深入地研究词学(特别是清词)、文选学、甲骨与古文字学、目录学和版本学等,成果甚丰。先生说:“很多人觉得香港是沙漠,香港根本不是沙漠。视乎自己的努力,沙漠也可变成绿洲。”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句话的正确。
1706112554
1706112555
先生在《饶宗颐学述》中曾经说过:
1706112556
[
上一页 ]
[ :1.70611250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