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14391
主编的《甲骨文通检》(二)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甲骨文中的地名进行考辨,先生在前言中提出考辨地名的“三难”和“三蔽”。“三难”即识字之难,断句之难,一地同名多歧之难;“三蔽”,即囿于殷疆土局于河域之蔽,泥于主观拟构时月及同版连系与行程推测之蔽,限于方隅与地名关涉之蔽。只有解决了“三难”以及“三蔽”才有资格研究殷代的地理。
1706114392
1706114393
主编的“潮州善本选集”第一种,明代郭子章《潮中杂记》的影印本,在此年由香港潮州商会第三十八届会董会印行,其中收录了先生的《序言》以及论文《柘林在海外交通史上的地位》。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潮州地方史的方志类善本文献。
1706114394
1706114395
《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该书为先生主编,姜伯勤、项楚、荣新江等人合著,由台北新文丰公司印行,先生为该书作了序言。
1706114396
1706114397
为《冼玉清文集》题签。被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授予“潮学研究荣誉特别奖”,先生把奖金全数捐赠给香港“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心”。先生被聘为泰国华侨崇圣大学顾问,汕头大学校董会第三届校董会名誉董事,香港武陵庄美术学会中、日、港美术交流邀请展特邀顾问,西北大学国际唐代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杭州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顾问,北京广播学院名誉教授,杭州大学顾问,北京中国画学院荣誉院长,文化部归国华侨联合会顾问,重庆巴文化研究会顾问,广州潮人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
1706114398
1706114399
1995年,3月,参加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举办“东南亚考古学术研讨会”。会上,被香港大学授予“考古研究荣誉奖”。4月,赴台北,参加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举办的“清代词学研讨会”并提出论文《清代地域性之词总集与酬唱词集》。
1706114400
1706114401
9月,与李均明合著的《敦煌汉简编年考证》与《新莽简辑证》二书由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为香港吐鲁番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项目。先生希望通过近年考古出土的资料,为司马光《资治通鉴》作史料补充。
1706114402
1706114403
11月10日,潮州饶宗颐学术馆建成,先生赴家乡潮州参加了庆典活动,朱维铮撰写《建饶宗颐学术馆记》,刘梦芙、东篱香以及毛谷风分别作诗称赞,现附录如下:
1706114404
1706114405
刘梦芙《谒宗颐(选堂)先生学术馆》:
1706114406
1706114407
四海高流一选堂,楼名天啸起鸾凰。
1706114408
1706114409
岂惟学术融夷夏,更富诗篇越汉唐。
1706114410
1706114411
冰雪声华宜比洁,珠玑翰墨永腾光。
1706114412
1706114413
我来万里瞻南斗,长拜阶前爇瓣香。
1706114414
1706114415
东篱香《瞻仰饶宗颐先生学术馆》:
1706114416
1706114417
山水归韩姓,文章属固庵。
1706114418
1706114419
对门澄碧绕,隔岸黛青涵。
1706114420
1706114421
自在心先悟,无量寿已参。
1706114422
1706114423
高岑何处仰?此地可停骖。
1706114424
1706114425
毛谷风《潮州饶宗颐学术馆》:
1706114426
1706114427
汉学谁先导?潮州饶选堂。
1706114428
1706114429
礼经稽甲骨,词曲探敦煌。
1706114430
1706114431
秀毓山川古,才令姓字香。
1706114432
1706114433
暮年犹矻矻,书海漫徜徉。
1706114434
1706114435
《甲骨文通检》之三、四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先生为两书撰写前言部分,对甲骨文中卜辞天象以及其中的职官人物进行了考释。
1706114436
1706114437
先生创办的大型学术刊物《华学》创刊号在中山大学出版,该刊物由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先生为创刊号撰写了《发刊辞》,全文如下:
1706114438
1706114439
中华文明是屹立大地上一个从未间断的文化综合体,尽管历尽沧桑,经过无数纷扰、割据、分与合相寻的历史波折,却始终保持她的连续性,像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河滚滚奔流,至于今日,和早已沉淀在历史断层中的巴比仑、埃及、希腊等古老文化完全不一样。中国何以能够维持七八千年的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光这一点,已是耐人寻味而不容易解答的课题。
1706114440
[
上一页 ]
[ :1.70611439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