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11477e+09
1706114770
1706114771 《陈子昂〈感遇〉诗答客问》、《谈中国诗的情景与理趣》,收录入《文辙·文学史论集》(上册),后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二·诗词学;
1706114772
1706114773 《〈阿闼婆吠陀〉第一章“三七”(teisaptās)释义》,发表于《中国文化》,后收录入《饶宗颐东方学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一·史溯;
1706114774
1706114775 为梁荣基先生编著的《词学理论综考》作《序》。
1706114776
1706114777 1992年:
1706114778
1706114779 《八大山人禅画索隐》,发表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文物月刊》第九十七期八大山人专辑(下),后收录入《画》,《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三·艺术;
1706114780
1706114781 《大颠禅师与〈心经注〉》,发表于北京《历史文物研究》,修订版刊于《潮州艺文志》附录,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五·宗教学;
1706114782
1706114783 《帛书〈系辞传〉“大恒”说》发言稿,发表于《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1992年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学》,又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第一期·中国文化研究所银禧纪念,后收录入《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马王堆帛书专号,《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三·简帛学;
1706114784
1706114785
1706114786 《“唐词”辨证》,发表于台北《九州学刊》,后收录入《敦煌曲续论》,以《“唐词是宋人喊出来”的吗?说“只怕春风斩断我”》收录入《文化之旅》,《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八·敦煌学;
1706114787
1706114788 《敦煌词杞记》,发表于台北《九州学刊》,后收录入《敦煌曲续论》,《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八·敦煌学;
1706114789
1706114790 《如何进一步精读甲骨刻辞和认识“卜辞文学”》发言稿,发表于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资讯工程研究所编的《甲骨学与资讯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又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研究》第十期,后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二·甲骨;
1706114791
1706114792 《山水文学之起源与谢灵运研究》,发表于温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四期,又见江苏古籍出版社的《古典文学知识》以及上海学林出版社的《中国山水的艺术精神》,后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一·文学;
1706114793
1706114794 与程贞一、席道宗合写的《曾侯乙编钟时代之前与巴比伦音律和天文学的比较研究》,收录入湖北博物馆编的《曾侯乙编钟研究》;
1706114795
1706114796 《潮州开元寺志·序》,发表于《潮州开元寺志、潮州市佛教志》;
1706114797
1706114798 《沧浪诗话的诗歌理论研究·序》,发表于香港《国际潮讯》第十五期;
1706114799
1706114800 《西周文化发源问题——与许倬云教授书》,发表于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第十四期;
1706114801
1706114802 《朱子以前大学论》,发表于《罗香林教授纪念论文集》;
1706114803
1706114804 《敦煌舞谱论文集·序》,发表于《舞蹈艺术》第二辑,后收录入《敦煌舞谱论文集》;
1706114805
1706114806 《大英博物馆藏敦煌舞谱》,发表于《舞蹈艺术》第三十九辑;
1706114807
1706114808 为荣新江、张广达合著的《于阗史丛考》作《序》;
1706114809
1706114810 为潮籍书画家陈若海《陈若海书画集》题辞。
1706114811
1706114812 1993年:
1706114813
1706114814 《古代听声之学与“协风成乐”说溯源》,发表于《饶宗颐史学论著选》;
1706114815
1706114816 《西安鼓乐与全真教》,发表于《人民音乐》编辑部编的《第一届道教科仪音乐研讨会论文集》;
1706114817
1706114818 《柘林在海外交通史上之地位》,发表于香港潮州商会第三十八届会董会印行的《潮中杂记》(潮州善本选集之第一种影万历本郭子章),又见澳门基金会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汕头大学出版社的《潮学研究》第二辑,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以《柘林与海上交通》收录入《文化之旅》,《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八·潮学;
1706114819
[ 上一页 ]  [ :1.706114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