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14841
《剑珌行气与汉简〈引书〉》,发表于上海《中华文史论丛》,后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五·宗教学;
1706114842
1706114843
《丁公村龙山文化陶文的试读——试揭开中国四千年前古文字之谜》,发表于香港《明报月刊》第二十八卷第十期;
1706114844
1706114845
《谈银雀山简〈天地八风五行客主五音之居〉》,发表于《简帛研究》第一期,以《银雀山简天地八风五行客主五音之居初探》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三·艺术;
1706114846
1706114847
《从〈经呗导师集〉第一种〈帝释(天)乐人般遮琴歌呗〉联想到的若干问题》,发表于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的《东方文化》创刊号,后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四·经术、礼乐;
1706114848
1706114849
《从浮滨遗物论其周遭史地与南海国的问题》,发表于香港博物馆编《岭南古越族文化论文集》,又见《潮州文化研究》第三、四期,后收录入《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一·史溯;
1706114850
1706114851
1706114852
1706114853
《维也纳钟表博物馆》,发表于《明报月刊》8月号,后收录入《文化之旅》;
1706114854
1706114855
《吐鲁番·丢了头颅的艹艹(菩萨)》,发表于《明报月刊》9月号,后收录入《文化之旅》;
1706114856
1706114857
《关圣与盐》、《新加坡五虎祠》,发表于《明报月刊》12月号,后收录入《文化之旅》;
1706114858
1706114859
《皇门静室的“小学”》,发表于《明报月刊》3月号,收录入《文化之旅》,后收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四·文录·诗词;
1706114860
1706114861
为郑炜明《澳门与中葡关系史论丛》作《序》;
1706114862
1706114863
为郭伟川的《南阳集》作《序》;
1706114864
1706114865
为康晓峰诗文《劫余集》题签并作《序》。
1706114866
1706114867
1994年:
1706114868
1706114869
《由牙璋略论汉土传入越南的遗物》,发表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邓聪编《庆祝郑德坤教授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周年论文集——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后收录入《饶宗颐东方学论集》,《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一·史溯(首次从牙璋提示古代中国通往东南亚之路);
1706114870
1706114871
《再谈荆门太岁戈》,发表于成都《冰茧彩丝集——纪念缪钺教授九十寿辰暨从教七十年论文集》,后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一·史溯;
1706114872
1706114873
《论清词在词史上之地位》,发表于1994年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第一届词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又见《中国文哲研究通讯》,后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二·诗词学;
1706114874
1706114875
《从对立角度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路向》,发表于台北文史哲出版社《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以《从对立角度谈六朝文学发展的路向》收录入《文化之旅》,《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一·文学;
1706114876
1706114877
《周教授龙山陶文考释书后》,发表于《明报月刊》4月号。
1706114878
1706114879
1995年:
1706114880
1706114881
《良渚、大汶口图文的一二考察》收录入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出版的《东南亚考古论文集》,后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一·史溯;
1706114882
1706114883
《敦煌研究业绩小结及其发展方向》,发表于《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办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选集》(下册·历史哲学卷);
1706114884
1706114885
《殷代日祭与日书蠡测——殷礼提纲之一》,发表于中山大学出版社《华学》第一辑,后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四·经术、礼乐;
1706114886
1706114887
《殷卜辞所见星象与参商、龙虎、二十八宿诸问题》,发表于《甲骨文通检·第三册:天文气象》,又见《胡厚宣先生纪念文集》,后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二·甲骨;
1706114888
1706114889
《江西新淦商代遗物有关地理考证》,发表于《学术集林》,后收录入《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二·甲骨;
1706114890
[
上一页 ]
[ :1.7061148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