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12849e+09
1706128490
1706128491 她于1938年8月访问广州时,我没有见到她。但是,我通过合众社发表了她的一篇讲话。这篇讲话明确地表达了她的一些主要观点。她说:
1706128492
1706128493 12年来我第一次重返广州,为的是亲自看看广州人民抵抗日本野蛮轰炸的英勇精神。中国的力量蕴藏于人民之中。日本在中国发动的战争是全面的侵略战争——不分军民,所以我们唯一有效的对策是进行全民抗战。没有全民总动员,中国是无法取胜的。但是,甚至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一年以后,这一点仍然没有被充分了解。许多官员倾向于更多地依靠外国的力量……当国际局势似乎变得不利于我们时(如德国承认了日本在中国东北一手扶植起来的傀儡政权“满洲国”,还谣传英国和日本进行谈判),他们便绝望地说,一切都完了。当有迹象表明,日本将入侵华南从而同英国发生矛盾,或者日本在中苏边界向苏联挑衅时,他们便说:“外国现在一定要进行干预了,我们得救了。”这是一种半殖民地弱国的心态,他们只能仰仗别国才能生存下来。这表明,他们对自己人民的力量缺乏信心。其实,只有人民的力量才能——而且必将——挽救中国。……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动员自己的人力物力,将决定我们的胜败。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希望得到外援。我们对给予我们的一切援助,都深表感谢。
1706128494
1706128495 对于美国人民,我要说几句话:你们是同情中国的。但是,在前线杀死我们战士的子弹和落在广州手无寸铁的平民身上的炸弹是用美国的废铁制造的。日本的经济依赖着美国。这些事实应当向美国人民说清楚。
1706128496
1706128497 她接着像有先见之明似的说道:
1706128498
1706128499 今天,日本的飞机是用你们的石油飞来轰炸我们的。明天,日本的飞机将飞临菲律宾和夏威夷的上空。你们正在建立一支海军来对付外来的威胁,而这种威胁却正是不计后果的美国商界帮助造成的。
1706128500
1706128501 她接着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1706128502
1706128503 对此,美国人民打算怎么办呢?
1706128504
1706128505 (在宋庆龄发表这次谈话两年半之后就发生了“珍珠港事件”。)
1706128506
1706128507 ※ ※ ※
1706128508
1706128509 我第一次同宋庆龄见面,是在她最后一次访问广州的时候。那是9月18日,即日本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的国耻纪念日。但是,七年以后的广州,这一天却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人民群众的勇气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日本飞机从海岸到广州,只需要一刻钟的时间。然而,成千上万的广州市民打着火把在夜晚的街道上游行示威。他们大公无私地要求中国自己的空军集中力量保卫武汉,而不要分散力量来捍卫广州的天空。
1706128510
1706128511 苗条端庄、容光焕发的宋庆龄神态自若地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虽然她的名声早就铭刻在我的脑海里,但我亲眼目睹她的风采,这还是第一次。她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1706128512
1706128513 在后来的24小时内,我们就见面交谈了。宋庆龄认识一批中外人士,她把他们召集在一起,谴责日本野蛮轰炸的行径。她邀请我们组成了她在香港建立的“保卫中国同盟”广州分部。保卫中国同盟的任务是动员外国友人提供医药等方面的物资来支持中国的武装抗日斗争,特别是极为有效的游击战。游击战士们从敌人手中收复了许多领土。由于我报道了广州人民的苦难和斗争,我也被吸收到“保盟”广州分部中。在此之前,她已知道我经常给《中国呼声》写稿,《中国呼声》是她在上海主办的英文版爱国杂志。
1706128514
1706128515 大约一天以后,宋庆龄欢送印度国大党医疗队上前线,她邀请我参加了这一活动。这个医疗队是尼赫鲁组织的,宋庆龄同尼赫鲁保持着友好的通信联系。在这个医疗队中,有年轻勇敢的柯棣华大夫。柯棣华接替了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的工作,后来也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1706128516
1706128517 “保盟”广州分部还来不及正式开始工作,广州就沦陷了。但是,我同宋庆龄、同保卫中国同盟和她的其他事业的工作关系却持续了四十多年,并且成为我以后生活中的决定性因素。最后,我应她的要求,在她身后撰写了她的传记。1981年,在临终前夕,她被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1706128518
1706128519 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这里,我们还是回到1938年底,在广州陷落以后,我便前往香港了。
1706128520
1706128521 (贾宗谊 译)
1706128522
1706128523
1706128524
1706128525
1706128526 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 [:1706126888]
1706128527 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 第十章 在香港同宋庆龄共事
1706128528
1706128529 日本占领广州后,我第一阶段的战地报道工作画上了一个句号,因为我一到香港,合众社就把我解雇了。在香港,我在宋庆龄领导下工作一年多,帮助她宣传并争取全世界支持中国的事业。
1706128530
1706128531 这个变动成为我一生中的分水岭。香港是英国100年前在鸦片战争中从中国夺得的一块“直辖殖民地”,它表面上显得很平静,不同于战火纷飞的中国内地。它的建筑物大多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不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冒出来的钢筋混凝土和大玻璃窗所形成的“丛林”。行政机关和金融机构的房子都是砖石结构,代表着不列颠帝国的威严和财力。但即使是这些建筑物也只有四五层楼高。
1706128532
1706128533 山坡上耸立着一座座供殖民地官员和中国富豪居住的孟加拉式平房(1),周围种着繁茂的亚热带植物,有高大的榕树,也有开红花的攀缘灌木丛。沿着港湾是主要的商业大街,使人恍如置身于伦敦。有许多狭窄的街道从这些商业大街辐射开来,那里挤满了小店铺,还有货郎和民间艺人沿街叫卖或做生意,像华南许多城市世世代代的景象一样。在这些繁华表象的后面是贫民窟和棚户区,那里是辛勤劳作的贫苦大众的栖息之地。
1706128534
1706128535 香港辖区内的居民95%是中国人,然而他们却没有法律上的地位。确实,外国人,甚至普通的英国人——如果不属于文官或军队系统,也没有法律上的地位。这里没有民选的机构,一切权威来自英国任命的总督。不过,这里居民(绝大部分是中国人和许多战时难民)的政治倾向倒是反映了大陆的民意。总之,香港的殖民地体制同中国内地的生死搏斗相互依存着。当时更为重要的是,香港是中国唯一剩下来的同外界联系的通道。
1706128536
1706128537 ※ ※ ※
1706128538
1706128539 为什么合众社把我解雇,而不是派往别的地方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广州和武汉相继沦陷后,合众社似乎认为,中国的抵抗会逐渐消沉下来,所以它减少了派驻在中国战线的记者,而派驻在日本的记者则没有减少,它估计重要的新闻将出在那里。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日本的报纸是合众社在亚洲的主要订户。而且合众社在远东的最高主管——东京分社经理迈尔斯·沃恩据说购买了大量日本债券。要裁员的话,还有谁比我更适合成为被裁对象呢?我“太亲华”了,不适宜在日本占领区工作。同时,解雇我代价比较小,因为我是在当地雇用的,没有订立雇用合同,所以我无权提出关于解雇费、遣返旅费以及美国本国雇员所享受的其他许多优惠的要求。
[ 上一页 ]  [ :1.706128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