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30282
1706130283
这里举一件对我来说虽然很小,但却难以忘怀的趣闻为例。我年长的姑姑索妮娅、埃玛和安娜——莫斯科的退休教师——读了在苏联刚刚发表的中国对这些问题的总结性文章《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后,她们持赞同态度。这几位姑姑我在1958年首度访问苏联时才第一次见面,她们亲身经历过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年轻的时候,她们向往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从波兰—立陶宛边境的家乡迁徙到俄国定居。此后,她们亲眼目睹了内战及其来之不易的胜利,以及笼罩着斯大林大清洗阴影的全国性大规模建设的努力。在大清洗中,她们的一个兄弟亚历山大(森德)失踪;索妮娅的丈夫在劳改营里度过了17年,出狱不久便患癌症去世。安娜姑姑的丈夫在抗击希特勒侵略者的莫斯科保卫战中献出了生命。幸亏苏联政府将犹太妇女、儿童和老人从被围困的首都撤离,她们莫斯科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才得以逃过纳粹的种族主义屠杀。“二战”后,他们的家庭又面临着新的危险,其中就有苏联官方再次在国内掀起的排犹运动。但他们始终热爱苏联,不像许多人那样想方设法离开那里。因此,她们对北京观点的认同是很有分量的。“你在中国,那里有聪明的领导人。”身材小巧的埃玛归纳了她们的意见后,作出这样的评论。
1706130284
1706130285
同样使苏联和东欧共产党人及其同情者深感兴趣的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作了一次讲话并于几个月以后公开发表,其题目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内的一个新概念。讲话同时提出了在文艺界实行“百花齐放”、在科技界实行“百家争鸣”的观点,这些也是新的概念。大体说来,在1956年至195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在总结前些年做了些什么——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构建了框架——以及下一步怎么做,应该避免些什么,特别是要借鉴苏共“二十大”暴露出来的苏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引用中共坦率的说法——就是“大国沙文主义”,即坚持苏联有权对别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发号施令,在处理相互关系方面不是平等相待,而是实行专断的家长作风。
1706130286
1706130287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已经基本结束,今后的主要任务不再是阶级斗争(虽然它仍然是一个因素),而是利用新社会提供的可能性迅速发展物质和文化。
1706130288
1706130289
我是参与对代表大会的报告、讲话和决议的英译稿进行“润色”的人员之一。这些文件的基调跟当时全国的气氛一样,是一种冷静的喜悦和信心。
1706130290
1706130291
毛泽东提出了能为社会主义制度共同接受的、放宽文艺创作自由度的“百花齐放”方针,以及在科研领域提倡没有任何官方支持的垄断学派(像苏联在从遗传学直到语言学各个领域所做的那样)的“百家争鸣”方针,显然与中共八大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并且吸取了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出现的事态的教训。他在1957年初发表的有名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演说,其核心思想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能把人民内部的不同意见和主张一概看作是对抗性的(即敌我之间的)矛盾,并采用镇压的手段来解决。因为还存在着范围广泛的另一类矛盾,例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守法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内部及他们相互之间的矛盾,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矛盾,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等等。毛泽东称,这些就是非对抗性质的矛盾。虽然它们也可能有是非问题,但它们应该通过辩论和教育来求得解决,而不能像苏联那样采用镇压的方法。毛泽东于1957年2月在一次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这一讲话,经过若干修改后于6月在报纸上发表。
1706130292
1706130293
出于这种考虑,共产党广泛邀请社会各阶层对其政策和工作提出广泛的批评和建议。这种邀请大量见之于公开张贴的标语口号之中,或大众传播媒介的栏目里。在实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事先没有估计到的、超越建设性批评的恶意言论。这些言论先给予公开发表,然后作为反革命论调的证据拿出来示众,声称它们跟煽动匈牙利武装叛乱的言论如出一辙,在中国也是一个威胁。
1706130294
1706130295
基于这种看法,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发动了一场“反右”运动,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在实际上背弃了关于非对抗性矛盾的概念和心平气和地辩论的原则。像民主同盟等友好政党实际上陷入了瘫痪状态,它们的报纸要么关闭,要么被接管。总的说来,知识分子越来越成为靶子,像社会学家费孝通和主张控制人口的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这样的杰出人物,遭到猛烈的批判和降级处分,他们的学术职务被撤销。几十万人被打成(当时称为“戴帽子”)“右派分子”,发配到农村去“劳动改造”。有的锒铛入狱。
1706130296
1706130297
对抗分子无疑是有的,但反右派运动被严重地扩大化了,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是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的前奏。直到几十年以后“文革”寿终正寝,扣在绝大多数“右派分子”头上的沉重的“帽子”才彻底被摘掉,他们本人得到了平反。
1706130298
1706130299
那些被“戴上帽子”的人,自己往往是始料不及的,他们之中有些是我的朋友和同事。对有些人来说,最初的不祥之兆是有人贴出了一张对他们具有攻击性的大字报,如果同样的大字报接踵而至,那么这肯定是厄运即将临头的征兆了。
1706130300
1706130301
有一次,在办公室外面的走廊里,我看到文学翻译家和批评家冯亦代正在看针对他的第一个这样的不祥之兆。平时性格开朗健谈的他,现在默不作声地站在那里。昨天还跟他很亲热的朋友,如今从他身边经过时形同陌路。
1706130302
1706130303
我是抗日战争期间在香港和重庆认识冯的。在那里,作为一名散文家和翻译家,他参加了左翼文学运动;在经济上,他还是一位经常慷慨解囊的赞助者,因为他在银行里有一份报酬不菲的工作;他还毫不犹豫地甘于承担风险。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这些优越条件,来到北京从事新中国的外文出版事业。他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热情是毋庸置疑的。现在他突然发现自己被打成了“右派分子”,一个政治上被人遗弃的人——许多年以后才获得平反。对于像他这样的人来说,最难忍受的并不是失去职务和工资,而是被他过去和现在一贯为之忠心奋斗的革命所遗弃的失落感。
1706130304
1706130305
冯不是共产党员。党员一旦被打成“右派分子”或“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就可能被开除出党并受到降职处分。50年代初期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之间的亲密友谊遭到了严重的损害,在我工作的单位如此,在整个社会上也基本如此。
1706130306
1706130307
动不动就随心所欲地滥用“右派分子”的标签,是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更加残酷、规模更大的行动——包括导致死亡和自杀的肉体摧残——的先兆。幸运的是,与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大清洗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很少发生处决反对派和批评者的事情。正如毛泽东所说,一旦出了差错,一个脑袋砍掉后是不能再长出来的。的确,中国运动中的许多受害者最终都恢复了适当的、有时荣誉很高的职务。马寅初活到100岁,他一度遭到谴责的人口控制理论,被确立为国家政策。费孝通成为深受尊敬的农村工业化导师。
1706130308
1706130309
※ ※ ※
1706130310
1706130311
正如前面多次提到的那样,我们返回中国的时候,朝鲜战争正打得热火朝天,后来又持续打了两年。
1706130312
1706130313
在朝鲜战争中,以志愿军名义参战的中国军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把美国军队推回到三八线以南,这无疑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后又一个恢复中国人民自尊的最伟大的胜利。尽管美国支持蒋介石集团,但共产党在革命中取得了胜利,结束了这个民族长达一个世纪的战败和屈辱。他们在朝鲜与美国的战争机器直接较量中所取得的胜利,也是美国图谋“遏制”中国革命的政策的失败。
1706130314
1706130315
1953年7月27日,我以记者身份来到板门店,采访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字仪式。美国代表在没有战胜的情况下在停火协定上签字,这在美国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我以美国进步刊物《国民卫报》记者的身份参加了记者团。我们沿着一条仍然不断遭到空袭的道路前进。路过朝鲜首都平壤时,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地面建筑都已被夷为平地(政府工作人员在一个很深的地下公共大厅里会见我们)。在我们路过的另一个城镇沙里院,只有一个被炸毁的基督教堂尖顶的残骸,孤零零地露出在地平线之上。“把他们炸回石器时代”,是美国军方三年来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朝鲜军队和前来支援的中国志愿军不屈不挠地坚持战斗。在遭受战争严重摧残的废墟上,仍能看到“正常状态”存在的迹象。丰富的电力从朝中边界鸭绿江上的一座水电站源源输出,除了夜间供掩体内照明之用外,白天为了耗掉多余的电力,露天电灯在光天化日之下照样亮着。沿途的军事哨所向我们提供简单的免费午餐鲟鱼鱼子酱,由于战争,这些东西不能加工成罐头食品或出口,只能用旧报纸包成大包,每包重达好几磅——若在别的地方,这些东西经过包装后在高档饭店里供应,只怕连王公贵族也说不清它们是多么名贵!
1706130316
1706130317
停战协定签字后,我们看到双方军队连同他们的装备从新的非军事区后撤(这是对双方的要求)。在返回朝中边境的途中,我们看到重建工作已经开始——中国志愿军战士正在修复桥梁。在我们离开停战城镇开城前,志愿军司令部招待我们吃了一次晚饭。我们走到主桌旁,举杯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祝贺胜利停战。“别感谢我,感谢卡尔·马克思。”他回答说。
1706130318
1706130319
许多年后,我听说人们批判他当时不提毛主席。他按照正当程序写信给党中央委员会,批评毛主席发动的“大跃进”运动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后果,结果被撤销了国防部长的职务,从此他的处境越来越险恶,直至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他死后才最终得到彻底平反,恢复了以前的崇高威望。
1706130320
1706130321
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是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将士之一,他在一次美国的空袭中牺牲。他是毛泽东家族为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巩固而牺牲的七位成员中的最后一位——包括毛的第一位夫人杨开慧(毛岸英的生母)、两位弟弟,以及其他几位近亲。毛岸英是在毛泽东的鼓励下参加志愿军的。毛泽东在惊悉其长子的噩耗后,决定将岸英的遗体留在朝鲜的土地上。
1706130322
1706130323
在那场战争中,美国(以“联合国”名义)方面在宣传战线上也遭到了惨败,因为新闻官员们向记者发布假消息或实行新闻封锁,而中朝方面却及时提供被证明是准确的事实。这主要应归功于两位特派战地记者:伦敦《工人日报》的英国人艾伦·温宁顿和英国《每日快报》的澳大利亚人威尔弗雷德·贝却敌。他们常常冒着战火,到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才确立的停战区内的“中立地带”,与敌方阵营的记者接触,逐步赢得了后者的尊敬。开始对方不大愿意跟他们交往,后来相互成了私交甚笃的朋友。中国记者从未提供过假消息,连垂头丧气的美国发言人最终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中国记者的报道)都是真实的,是未加掩饰的事实。
1706130324
1706130325
这不能不说是战争新闻史上的一种罕见的艺术。
1706130326
1706130327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明了它能捍卫自己的疆界,并挫败了“遏制”中国革命的企图,她的威望不仅在自己的国民中,而且在新独立的其他亚洲国家,以及那些仍在为挣脱殖民主义桎梏或其残余势力而斗争的民族中如日东升。
1706130328
1706130329
在处理同印度和缅甸的关系中,经过中国总理周恩来同这两国领导人的谈判,产生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模式(3)。开始它们被视为主要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后来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各种关系的衡量准则。
1706130330
1706130331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亚非会议上,这些原则的实质再次得到了确切的阐述。这次会议只有现在称之为第三世界的政府参加,而没有当时或以前曾操纵它们命运的殖民主义国家政府参加。在万隆,周恩来发挥了杰出的作用,巩固并在某些情况下打开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后来,又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投票,恢复了长期被台湾蒋介石残余集团荒谬窃踞的中国在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席位。
[
上一页 ]
[ :1.7061302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