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33554
1706133555
会议的主角当然还是马云——这个走到哪里都是挥着大手“指点江山”的领袖。在这个保存的录像片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光线昏暗的画面中,16位创业成员或坐或站,神情肃穆地围着慷慨激昂的首领马云,马云则站在一张桌子前,快速而疯狂地发表他那张牙舞爪的演讲。
1706133556
1706133557
马云不愧是教父,演讲的天赋不比马丁·路德·金们逊色多少,他喜欢用打架、战争之类的场景作比喻:“黑暗之中,我们大家一起摸索,一起喊叫,一起往前冲!我在后面喊,你们只顾往前冲就是了!就是往前冲,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手里拿着大刀,啊!啊!啊!向前冲,有什么好慌的!”
1706133558
1706133559
马云回忆起那次演讲时,常常这么形容:“我那天像个疯子,完全疯了,根本不记得自己讲过什么了,就记得不断地给大家鼓劲——冲啊!冲!”
1706133560
1706133561
而马云的魅力正在于此,他没有苦口婆心地给大家“洗脑”,但话语的气势已经让这群年轻人有所启迪了。笔者调出那个录像片,其中一段话马云是这么说的:“今天,要你一个人出去闯,你是有点慌。你这个年龄现在在杭州找份工作,一个月三四千块钱你拿得到,但你就不会有今天这种干劲、这种闯劲,三五年后,你还会再找新工作,对不对?”
1706133562
1706133563
事实也正是这样,马云之所以能调动大家的热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群人都很年轻,说白了,大家也算输得起。尽管当时互联网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以他们跟随马云闯荡多年的经验,也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仅是杭州,即使在北京他们也是当时的互联网公司抢手的香饽饽。问题在于:这种稳定会持久吗?如果有一天互联网泡沫破灭了,大家又得不断地跳槽,不断地从零做起。与其将来颠沛流离,不如大家一起拼一把!用马云的话说:“往前冲的时候,失败了还有这个团队,还有一拨人互相支撑着,你有什么可恐惧的?”
1706133564
1706133565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阿里巴巴第一次员工动员大会的气氛是非常凝重的。这种凝重,写在创业元老们的脸上,也写在马云的脸上。同时,会上还弥漫着一种失落、迷茫和犹疑的气氛。作为当时在场的见证人(也是负责摄影的“导演”)金建杭,曾回忆说:“当时,每个人神情都很严肃,尽管马云很会调动气氛,但大家脸上没有笑容。”
1706133566
1706133567
尽管自己也心情沉重,马云还是不忘给大家打气:“谁都知道——Internet是个泡沫,我刚才讲危机感就是指Internet的泡沫越来越多,但是究竟什么时候破呢?我们看到他们的股票猛涨,但究竟什么时候会跌下来呢?如果雅虎的股票全掉了,eBay的股票就会涨,有一天,eBay的股票掉了以后,阿里巴巴的股票会涨。它是一段一段地往上走,所以不要担心,我觉得Internet的梦不会破!”
1706133568
1706133569
不得不承认马云的危机感和先见之明——仅仅隔了一年多的时间,大洋彼岸的纳斯达克就传来崩盘的哀号;又隔了几年以后,谷歌、百度、阿里巴巴们纷纷在海外的资本市场上写就了一首首“神曲”。所以,泡沫膨胀过大,自然就会破灭,而Internet的梦却永远都不会破。
1706133570
1706133571
在这次会议上,还有一个小花絮。当时,在开会的过程中,马云家里的墙壁突然渗水了。不过,幸好不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马云当时还正在发表激情演讲,然后他就停下来对大家说:“我出去找点材料。”过一会儿,他抱了一大卷旧报纸回来,然后大家一起把它们贴在墙上。后来,为了保持统一,马云干脆把报纸作为房间的装饰。
1706133572
1706133573
马云开始给未来的公司定宏伟蓝图——“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讲到这里,大家聚精会神地看着他——“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80年的公司。”
1706133574
1706133575
伙伴们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不过心里也在犯嘀咕:“再活80年我们都100多岁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那天了。”
1706133576
1706133577
停顿了片刻,马云接着说:“第二,我们要建设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大家继续鼓掌,没人对此有异议。毕竟,从中国黄页时代开始,他们就在跟中小企业打交道。
1706133578
1706133579
然后,大家屏住呼吸,等待马云说最后一个目标。
1706133580
1706133581
“第三,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10位。”马云向上挥舞着手臂,大声地说。这回,大家面面相觑,心里的嘀咕犯得更大了:“就凭我们这几杆枪?”
1706133582
1706133583
中国商界流传这样一个经典故事:有一次,华为的老板任正非召开员工会议,开始给员工鼓劲。任正非说:“你们知道自己将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吗?”员工答:“不知道。”任正非说:“就是钱多得没地方搁,都发霉了!所以你们买房子一定要选择阳台大的,用来‘晒钱’!”
1706133584
1706133585
教父就是教父,马云也不例外。他拍拍胸膛,掷地有声地对大家说:“在未来三五年内,阿里巴巴一旦成为上市公司,我们每一个人所付出的所有代价都会得到回报,那时候我们得到的不仅是这样大的1套房子,而是30套这样的房子。”
1706133586
1706133587
显然马云给大家画了一个巨大的饼,但这究竟是不是只是一个大大的空饼呢?
1706133588
1706133589
2.睡在地板上的兄弟
1706133590
1706133591
从第一次员工会议开始,马云就跟“十八罗汉”声明:不承诺高薪、豪宅,只承诺艰苦和地铺!阿里巴巴最初的办公室就设在马云湖畔花园的家里,这段日子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湖畔时代”。办公环境的简单是大家首先要面对的,但是要面对的当然绝不仅仅是这一点。
1706133592
1706133593
从最初大家拼拼凑凑才得到50万元启动资金的时候开始,阿里巴巴就形成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每个人都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甚至都可以用“抠”来形容,这点马云也不否认。而那时候大家也总是变戏法般地能用最少的钱办最重要的事。
1706133594
1706133595
现任阿里巴巴资深副总裁的彭蕾,那时候是阿里巴巴的“女当家”,担任当时的出纳员,谢世煌(后来出任阿里巴巴资深总监)担任财务会计。阿里巴巴凡是涉及花钱的事都由这两个人统一包办。这两个“管家”也的确很会“算计”,两个人常常会为了添置一两样小东西而满大街地转,货比三家,价比五家。
1706133596
1706133597
他们俩是这样分工的:如果二人同时看中了某样办公用品,彭蕾看价钱,小谢按计算器,然后,二人共同先算出性价比,如果超出他们心中的预算了,再好的东西也只能让“女当家”彭蕾直摇头。
1706133598
1706133599
当时,彭蕾还有一个破旧的小账本,用来记账、算价格。彭蕾天天把这个小本本带在身边,她自己也笑说快变成个“守财奴”了。到今天,彭蕾还保留着这个小账本,大概是留作纪念吧。
1706133600
1706133601
在北京决定南归的时候,马云就“警告”过大家:不许打的!马云的这一规定执行得比较到位,那时候,外出办事,大家几乎不打出租车。近距离的,就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打车的。
1706133602
1706133603
有一次,大家出去买办公用品,一大堆东西,不打车实在是没辙,马云就破了一回例。大家朝的士招手,一辆桑塔纳开过来了,他们立刻朝司机摆手:“不坐,不坐!”一直到看见夏利,大家才敢再次招手。原因很简单,因为桑塔纳每千米的费用比夏利要贵,虽然只是贵那么一点。
[
上一页 ]
[ :1.7061335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