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14162e+09
1706141620 然而,如此未雨绸缪、因地制宜的行为,却触怒了蛮不讲理、迂腐教条的苏联专家,他们向新任的建工部部长刘秀峰(1908—1971)狠狠地告了顾准一状。
1706141621
1706141622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洛阳市委为了凸显政绩,对顾准的建议置之不理,非要仓促上马,在冬季露天施工。
1706141623
1706141624 为了给工棚里的工人御寒,工程局新来的调度室主任老石要求河南省委协助解决保暖用的草帘子。老石因为粗心大意,匆忙间在申请报告中将草帘子的总数多写了一个零。而顾准在复核时,因为事出紧急,也没细看,便签字送往省委。结果,省委立即组织几个县的农民停止生产,专门编草帘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1706141625
1706141626 事发后,老石非常害怕。顾准考虑到他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不熟悉业务,便在洛阳市委召开的会议上作了检查,把责任揽到自己头上。
1706141627
1706141628 虽然义举赢得了广大职工的尊敬,但建工部的刘部长来洛阳视察时,却认为顾准屡次犯错,已不再适合担任工程局的副局长。
1706141629
1706141630 刘秀峰在会上当场免了顾准的职,并用讥讽的语气对他说:“你大概还是很想有所作为的吧?!”
1706141631
1706141632 顾准一阵眩晕,差点跌倒在地。
1706141633
1706141634 天可怜见!自己放弃北京安逸舒适的生活,跑到洛阳艰苦荒凉的工地披星戴月、胼手胝足,为的就是有所作为。而新部长的意思却非常明确:像你这样的人,根本不该再奢望有什么作为。做得越多,错误越多罢了!
1706141635
1706141636 上海的冤屈无处申诉,现在又经此打击,顾准顿感前途未卜,黯淡无光。
1706141637
1706141638 1955年8月,背着党内警告的顾准返回北京,心灰意懒的他开始考虑远离仕途。
1706141639
1706141640 同汪璧商量后,顾准向建工部党组申请去中央党校学习一年。
1706141641
1706141642 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杨献珍(1896—1992)思想开明,理论扎实。在他的主持下,党校气氛非常宽松,定期邀请罗瑞卿、邓子恢等中央领导来做报告,并请王淦昌、钱伟长等科学家普及物理化学知识,以使学员文理兼备,视野开阔。
1706141643
1706141644 当时的中央党校分两个班。研究班招收省部级(包括副部级)领导,普通班招收司局级(正厅、副厅)官员,学制都是一年。按级别划分,顾准被编入普通班。
1706141645
1706141646 这是含金量极高的一年,在学习班里,顾准听杨献珍讲唯物主义,听孙定国(1910—1964)讲辩证法,听艾思奇(1910—1966)讲历史。这些教员都是一时之选,国士无双,在他们的倾囊相授下,顾准的思想得到极大发展。
1706141647
1706141648 由于杨献珍内部声明“所有学员在学习期间发表的意见,既不揪辫子,也不进档案”,顾准经常语惊四座。他在日记中剖析道:“为什么封建主义总是表现为‘经典主义’?因为文化不普及,知识是教会和僧侣的专利品。我们现在的文化基础仍然不深不厚,因此偶像主义还是有市场的。”
1706141649
1706141650 上天似乎要给顾准这段话作一个绝妙的注解。第二天,新上台的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便在克里姆林宫发表了一篇震撼世界的报告。
1706141651
1706141652 在报告中他表示“决不能把一个人吹捧到神仙般的超人地步”,并称斯大林在理论和实际生活中犯了不少错误,已经背叛了列宁的教导。
1706141653
1706141654 在对苏联亦步亦趋的年代,这样的猛料传回国内,人心之震撼,可想而知。顾准却平静地延续着他的思考:
1706141655
1706141656 个人崇拜这个问题好解决,法制问题不好解决。帝俄与中国一样,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斯大林统治的三十年,是国家鼎盛发展的三十年。但发展不能归功于斯大林,可结果却是发展助长了粗暴的统治,形成了一系列的准则,从而提供了一片发展斯大林式统治的土壤,思想上则是廉价的绝对主义代替了辩证法。现在绝对主义推翻了,对于西欧革命,无疑是取消了一大障碍,但在中国呢?
1706141657
1706141658 带着疑问,他通读了几遍《资本论》,在日记中独具慧眼地指出:“除了德国与捷克,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成员都是落后国家。而革命运动取得胜利的苏联,紧接着就开始搞社会主义革命,中间缺了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八十年以来,资本主义已经出现了多少新的现象!我们的问题是科学地论证这些新现象,而不是深闭固拒,不加理睬。”
1706141659
1706141660
1706141661
1706141662
1706141663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1706140098]
1706141664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从党校到中科院
1706141665
1706141666 每个周末,顾准都会回家同家人团聚。五个孩子和顾庆莲已从上海迁来北京,一同住在建工部的宿舍。
1706141667
1706141668 闲暇时,顾准和孩子们打羽毛球,带他们滑旱冰、吃西餐。在与孙冶方、骆耕漠等老友互访时,他总是和汪璧一起出门。
1706141669
[ 上一页 ]  [ :1.706141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