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157839e+09
1706157839 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大好,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新婚后的宋庆龄更加积极、深入地投入了第三次反袁斗争,也叫“三次革命”。除了上海革命党人炸毙袁世凯死党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外,孙中山还成功地发动了一系列反袁起义。有些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洪流锐不可当。这时袁世凯策划的各省区“国民代表大会”投票推他称帝的丑剧使他复辟帝制的野心毕露。孙中山认为袁已“势成骑虎”,“亡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孙中山认为必须“先发制人”。于是他与国内外革命党人的函电往返极其频繁:催促筹募经费,捐输军饷,整理党务,组织中华革命军,创办陆军速成学校(在菲律宾)等。尤其在12月下旬,得知唐继尧、蔡锷在云南通电全国,发起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消息后,孙中山更加快了革命步伐。他急如星火,连续致电马尼拉、旧金山、火奴鲁鲁、香港、上海等地的革命党人,嘱令加速筹款,并发表了《讨袁宣言》。于是在1916年上半年,孙中山领导华南和华东地区又掀起了讨袁起义的新高潮,与西南护国军互为犄角,给袁世凯政府以沉重的打击。袁终于在3 月22日被迫撤销帝制。
1706157840
1706157841 此时,袁世凯江山危危,不攻自灭指日可待。但是,死老虎不免还有一跳,袁氏到处制造暗杀和白色恐怖。不是吗?就在庆龄到达上海前的一天,孙中山在上海的重要将领陈其美被袁世凯派遣的刺客枪杀就是一例。这位功勋卓著的陈其美,早在辛亥革命时,首先攻破大上海,次而又攻占南京,使孙中山得以在南京就任共和国临时大总统。他的遇刺所引起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作为孙中山夫妇不能不防。直到他们回国后的一个多月,即1916年6月 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忧惧而死,继任总统黎元洪在孙中山的督促下,宣布遵行《临时约法》,恢复国会后,孙中山与宋庆龄方在上海由秘密转入公开。
1706157842
1706157843 袁世凯死去,“三次革命”终得胜利,白色恐怖终结,政治空气缓和。胜利祝贺着他们新婚夫妇。可是,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操劳过度,终日得不到休息的庆龄突然病倒了。当她醒过来的时候,已躺在著名大夫山田的急救室里,中山先生在一旁守护着。
1706157844
1706157845 “大夫,她的病?”孙中山急问。
1706157846
1706157847 “急性肠胃炎引起的高烧。”山田望了一眼中山,接着又道,“先生,请你放心。”
1706157848
1706157849 “需要多长时间?”
1706157850
1706157851 “从目前的情况看,她的身体很虚弱,高烧退下后,还要休息一段时间,辅以药物调理。”
1706157852
1706157853 庆龄在病床上度过难熬的二十多天,于8月中旬痊愈。遵照大夫的嘱咐,继续休息。同时在这段时间内,黎元洪走马上任,孙中山充满希望,国内政治稳定,形势一片祥和。基于这种情况,重义气的中山,同时也想到各地去看望一下老同志,了却长期流亡中的思念之情。中山决定陪同庆龄外出旅游疗养。
1706157854
1706157855 他们驱车先到了宁波。一周后又转到杭州和绍兴。这些城市都是我国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颇多,古文化的氛围浓郁。在西湖的长堤上,在宁波的莲花池旁,在绍兴小河流潺的民居里……他们是那样的惬意!新婚蜜月在恐怖中度过的庆龄,望着眼前的风景,心潮翻滚,生出不是新婚胜似新婚的感慨来。
1706157856
1706157857 “作首诗吧?”中山也来了兴趣。
1706157858
1706157859 “西湖远比阿巴美,吾爱祖国胜阿巴。”庆龄顺口而出。
1706157860
1706157861 “阿巴是什么地方?”中山不明白地问。
1706157862
1706157863 “就是美国佐治亚州著名的阿巴拉契亚大山。那里有山有水,风景迷人。”接着庆龄津津有味地讲起了在美的大学生涯,她们三姐妹结伴旅游的逸闻趣事,逗得中山仰天哈哈大笑。孙中山作为前任大总统,现今国会要员,每到一地都由当地政界官员陪同。其间,孙中山作了重要讲演,宣传形势,宣传共和思想。从保留下来的照片上看,微笑荡漾在他们的脸庞,青春在他们身上焕发,给人一种轻松愉快、向往追求幸福的印象。这种半公事半休闲的情人旅行,大概是庆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
1706157864
1706157865 人们在幸福中往往要回忆那些在困难时给予自己帮助的朋友。庆龄回到上海后,便发出了两封文笔优美、叙述他们夫妇南下携手,旅游祖国山河,获得真情实感的信。一封发给日本朋友梅屋庄吉夫妇,是他们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操办了婚事;一封发给在美国留学的小妹美龄,是她在最困难的时候,站在自己一边,给予理解,给予支持的。没有这些,便没有她与中山先生现时的幸福。
1706157866
1706157867 他们夫妇回到上海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烽火迭起,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参战还是不参战,也是对《临时约法》能否得到遵守的一次考验。新总统黎元洪和大多数国会议员都反对参战,但掌握军权的内阁总理段祺瑞,拿了日本的500万“西原借款”,实为收买,一味主张参战,并在与各省督军密商后,置国会于不顾,一意孤行。这个军阀首领在北京横行霸道,各地军阀则在他们各自的防区内拥兵自重,成了“土皇帝”。
1706157868
1706157869 孙中山既无兵力,又无权力,但他有崇高的声望,所以他写的反对参战的小册子,在舆论界产生很大影响。认为参战无益的知名人物不止孙中山一位。许多不属于革命派的各种人物为了不同的理由也反对参战,其中有总统黎元洪、国务总理唐绍仪以及君主立宪派政敌康有为。国会没有通过参战议案。
1706157870
1706157871 面对抵制的力量,段祺瑞在1917年初夏——像早些时候独裁者袁世凯所做的那样——悍然践踏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对德宣战。黎元洪因此下令将段免职,但结果自己却被“辫子将军”张勋所推翻。清王室又被从坟墓里请出来。名义上的王室首脑、12岁的溥仪又被宣布为皇帝。在得不到人民丝毫支持的情况下,他只在位12天,还不如袁世凯的时间长——83天。
1706157872
1706157873 这出闹剧正是军阀段祺瑞所需要的。黎元洪总统手下没有一兵一卒,不得不召他回来镇压“辫子兵”。段祺瑞再任总理,马上把这个倒霉的总统换掉,换上了一个驯服工具,并解散了国会。
1706157874
1706157875 革命出现了新的曲折,中山先生,你该怎么办呢?是屈服还是抗争?我们的中山先生,在宋庆龄的支持下,当然选择了后者——抗争。
1706157876
1706157877 孙中山著书立说,唤醒社会,指导革命,庆龄功不可没……
1706157878
1706157879 革命形势急促变化后,面对段祺瑞政府解散国会、践踏《临时约法》这一现实,孙中山夫妇重新振奋精神,寻找真理,继续革命。他们总结经验,准备理论,启发国民,唤醒社会。有一段时间,孙中山谢绝宾客,深居简出,完成指导革命的专著《孙文学说》《民权初步》和《实业计划》等书。
1706157880
1706157881 上海的莫里哀路29号(现为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孙中山完成上述专著的地方。
1706157882
1706157883 这是一座小巧别致的西式花园别墅。正如美国挚友林百克先生描写的那样:一进大门跨进一个小小庭院就是一幢深灰色的两层小楼房。外墙上布满了爬山虎、紫藤等附墙植物。楼前向阳处,是一片正方形的草坪,三面围绕着四季常青的冬青、香樟以及玉兰等树木花圃。环境幽静,布局紧凑。住房不大,却简单实用。楼下是一间会客室和一间餐室,加上一个由四个高大圆拱护围、几乎横贯楼房东西的、长廊式的阳台。这个奇巧的阳台,使这幢古朴的建筑与美丽的小花园浑然一体。人们在紧张的工作读书之余,在此小憩片刻,顿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楼上有藏书室兼办公用的读书室、卧室、浴室和二间招待客人临时住宿的房间。——所有这些,组成“一个最安适而不华贵的住宅”,适合于孙中山与宋庆龄简朴的生活。
1706157884
1706157885 历史不会忘记。庆龄为了支持丈夫发愤著书,曾陪中山先生在这里度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为查阅资料,庆龄跑遍上海各家书店,采购有关书籍和资料;为澄清一个史学问题,庆龄不知跑了多少路,向友人发去了多少信函;有时为确立一个观点和准确的提法,他们共同探讨,一坐下来就是几个小时。中山先生的写作是严肃认真的,庆龄誊写稿件也是异常认真的。此外,庆龄还负责中山先生的膳食安排,亲自采买,精心调做,尽量做到补脑健身。
1706157886
1706157887 可以想象得到,中山先生已是50开外的人,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成功地完成了有关革命理论的三部著作,没有庆龄的热心支持和襄助,是难以完成的。正如中山先生事后所说:“我的三部理论专著浸透了庆龄的心血。与其签名是我的,不如说还有她的一半功劳。”
1706157888
[ 上一页 ]  [ :1.70615783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