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58820
1706158821
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宋子文整理财政的措施,如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国民政府的收入逐年增长。且看这组数字:
1706158822
1706158823
1923年革命政府财政收入为1031.6万余元。
1706158824
1706158825
1924年革命政府财政收入为798.6万余元。
1706158826
1706158827
1925年增至2518.2万元,为前年三倍多。
1706158828
1706158829
而1925年10月至1926年9月底猛增至8020万余元,为前年近四倍。
1706158830
1706158831
1926年全年收入则为10013.6万余元。
1706158832
1706158833
1927年扶摇直上,达到10876.8万余元。《广东财政纪实》,1934年第1期,第110页。
1706158834
1706158835
庞大的数字令人难以想象。
1706158836
1706158837
庞大的数字殊不知投入了宋家兄弟的多少智力和心血!
1706158838
1706158839
庞大的数字证明了宋家人才的难得!
1706158840
1706158841
宋家兄弟经济建设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靠其亲属关系,而是像其父亲一样,凭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三朵姐妹金花”固然绚丽,但也掩盖不了“三兄弟”的功绩。
1706158842
1706158843
应该说,宋氏三姐妹的辉煌在政治,而宋氏三兄弟的辉煌在经济。
1706158844
1706158845
政治并不等于经济,但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经济发展与衰退会影响政权巩固。成绩使人欢欣鼓舞,宋子文也颇为满意。正如他自己所说,前半年历其全力,将各军队及支出机关之财政权,收归本部直接管理。后半年废除庞杂无定之组织与其管辖之移置,明确系统而便稽查。然后取消不良之管理,改善租税制度。正是宋子文卓有成效的努力,使广东国民政府财政经济状况好转,取得突破性的长足进展。如果中山先生有灵,也会倍加赞赏的。
1706158846
1706158847
1706158848
1706158849
1706158851
宋氏家族全传 第二十章 宁汉分裂
1706158852
1706158853
武汉下了一场小雪,美龄冒雪去看庆龄……
1706158854
1706158855
形势是决定迁都的依据。
1706158856
1706158857
1926年11月,广州总统府。
1706158858
1706158859
国民党中央一次紧急会议在这里召开。
1706158860
1706158861
中央充分考虑民意,考虑革命中心北移的现实,考虑前线的需要和形势的发展,决定迁都到具有辛亥革命光荣传统的重镇——武汉。
1706158862
1706158863
决议无一人反对,充分表明中央政府的核心统一。
1706158864
1706158865
迁都方案已定,人员分两批转移。
1706158866
1706158867
会后,宋庆龄是十分高兴的。她从失去丈夫的巨大悲痛中,又看到了丈夫未竟的遗志得以实现的黎明。一散会,她便高高兴兴地来到子文办公室,子文正在收拾文件。
1706158868
1706158869
“你这个财政部长看来要走到我们后头了!”
[
上一页 ]
[ :1.706158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