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59712
1706159713
宋子文瞄准关税这一环节,大刀阔斧砍了一刀,果然金石开花。
1706159714
1706159715
且说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因受不平等条约协定关税的束缚,我国关税一直是值百抽五,少得可怜。自1858年修订税价后又长期不变,海关征收的税款折合税率还低于值百抽五。使很多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帝国主义国家的银行和口袋,根本无法统计。宋子文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曾痛心疾首地说:“协定的约束,产业不能振兴,洋货不能抵制,权利外溢,百业凋残。理财人又不懂此事的重要,是个悲剧。取消协定关税,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1706159716
1706159717
然而开刀谈何容易?宋子文知难而上。
1706159718
1706159719
虽然宁汉实现合流,但北京张作霖政府还未覆灭,实际“一国两府”,意见不一,诸端难理。
1706159720
1706159721
1928年1月27日,新上台的宋子文首次代表南京政府发表宣言,指出:“必须解决关税问题,再不能使白银白白流失。国民政府现统辖二十一省之十六省,所收关税约占百分之七十。北京政府又不承认政府之法律继承者,国民政府自不能承认任何团体有单独行使管理关税的权利,或有派任何代理人行使此种管理之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第14辑,第24、36页。宣言不难看出,宋子文当时考虑的还不是废除协定关税,而是同北京张作霖政府争一席之地。但也表示出他对关税的重视态度。
1706159722
1706159723
第三天(29日),南京政府代理外长郭泰祺接见路透社记者,解释宋子文27日宣言时说:“此举并无干涉以海关税续付外债之意;至于内债,以在国民政府辖境之关余,供北京政府用作抵御国民军之军费,似欠公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第14辑,第24、36页。郭泰祺的这番话在说明南京政府行使关税权后,将继续以关税抵付外债,请诸国不必为此担心,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1706159724
1706159725
宋子文的海关宣言发表后,署总税务司英国人易纨士从北京南下。
1706159726
1706159727
2月7日,易纨士在上海访晤南京政府外交部长黄郛,略述关税问题的意见,共分四点:一是以前关税会议修正之七级表实行加税;二是由南北两政府各发同文通知书与各国;三是增加数目全国约六千万两,以一千万两留抵提保不确实外债之基金,余数按三七或四六比例分配于南北两府,这样南方政府可净增年额一千七八百万元;四是第一次南北委员会议地点在大连,以后各次在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第14辑,第24、36页。
1706159728
1706159729
2月16日晚,财政部长宋子文在上海私邸设席宴请易纨士。席散后,宋子文乘夜车回南京商定关税问题解决办法,并与北京政府交涉。北京政府从中作梗,致使废除协定关税拖了一段时间。宋子文心里骂娘,因为这是一笔大的款项。
1706159730
1706159731
“娘希匹,不行就用大炮轰!”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同年6月,南京政府第二次兴师北伐,张作霖败北,放弃北京。在退往沈阳途中被日本人炸死。此后,协定关税的障碍废除,加快进展。
1706159732
1706159733
7月25日,这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宋子文通过熟悉美国关税法律条文,通过个人关系,先与美驻华公使马克谟在北京签订了《中美关税条约》,打开了局面。《条约》规定:“历来中美两国所订立有效之条约内所载关于在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并船纱等项之各条款,应即撤销作废,而适应用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
1706159734
1706159735
一石激起千顷浪。随之而来,宋子文又代表南京政府先后同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荷兰、英国、瑞典、法国、西班牙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
1706159736
1706159737
在此期间,宋子文规定:凡进口货物均分为七类,按类别分别缴纳一定的税率,以7.5%为起点,1928年最高到值百抽27.5%。到1933年5月,南京政府再次修改税率时,最高税额已达80%。长期以来,中国关税税款一直是交给外国在华银行保管的,并且由外国银行经手办理外债的还本付息事宜。自1932年3月1日起,海关税款全部集中在国民党中央银行,而且由中央银行办理外债还本付息业务。除去偿还外债税款,剩余的全归南京政府自由支配。
1706159738
1706159739
从此关税成为南京政府的最大财源,超过总收入的一半。例如1932年关税收入是3.88亿元。除去偿还外债2亿多元,还有1亿多元可由南京政府自由支配使用。王松、蒋仕民、饶方虎著:《宋子文传》,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29—31页。
1706159740
1706159741
关税的“一刀”,有1亿多进账,使蒋介石很是感谢洋博士,看到了他的价值,他曾对宋子文说:“财政管理也是一门科学,到底你们喝过洋墨水的人,见多识广。我是一窍不通,今后全靠你的啦!”说到这里,蒋介石又提起了宋家的另外两位洋博士:“子良不要老在广州银行任职了,调入中央银行任职吧。”
1706159742
1706159743
“做什么?”
1706159744
1706159745
老蒋回答:“加入官股,做董事长啊。”
1706159746
1706159747
宋子文说:“也成。原来我想马上成立中国银行,让他出山做总经理。”
1706159748
1706159749
蒋介石好像心里有数,问:“子安博士什么时候学成回国?”
1706159750
1706159751
“明年秋季。”
1706159752
1706159753
蒋介石接着又道:“那就让子安任经理吧。”
1706159754
1706159755
“也成。”
1706159756
1706159757
从上述蒋介石的一番话,不难看出他对宋子文的信任,和对宋家洋博士的迷信。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宋子文为其创造亿万财富的基础上的。经济问题说到底是政治问题,使他的政权得以巩固,军队有了资金,大炮昂起了头,剿共有了力量——这是蒋介石求之不得的。
1706159758
1706159759
改革盐业统税
1706159760
1706159761
应该说,中国的海岸线之长,约占国界线的三分之二,海盐遍地。中国是个大国,人口众多,用盐量巨大,盐业收入早在封建社会即是当局政府的重要收入。民国以后,盐政与厘金、资本税同称为中国的三大恶税之一,基本上是有名无实。这不只为舆论所谴责,同时也影响了南京政府的财政收入。宋子文了解到中国的盐政诸弊,同时又考察了美国盐政管理的经验,在蒋介石的大力支持下,对盐政现实进行了改革。
[
上一页 ]
[ :1.7061597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