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62098
1706162099
新闻界也不甘落后,一时宋子文的丑闻不时见诸报端。《中央日报》及其他报刊,连篇累牍地介绍,外加花边新闻,使宋子文无法出门。
1706162100
1706162101
尽管人们热血沸腾,“弹劾案”叫得震天价响,似乎宋子文明天就可以逮捕入狱。在这期间,明眼人站出来说泼凉水的话了,他就是中央银行副总裁陈行。他说:“不管怎么样,宋子文总是蒋介石的娘舅亲,不会让他过不去,今后还是要用他,我们犯不着做恶人!”
1706162102
1706162103
人们一想不无道理,于是“弹劾案”暂告一段落收场。
1706162104
1706162105
宋子文的升官术——“千亿换一票”
1706162106
1706162107
宋子文在“弹劾案”的这段时间,也着实出了一身冷汗,自从小妹宋美龄来了后,他心里才算有了底。
1706162108
1706162109
不久,果如陈行预言的那样。宋子文辞职不到一个月,便被政府授予“大同勋章”,实际也是安民告示:宋子文无问题可查。接着1947年4月,他又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实际是给宋子文一点安慰,抑或心理平衡。
1706162110
1706162111
冤家路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706162112
1706162113
这年的7月11日,美国政府,亦是蒋介石政权的后台,鉴于国民党内外交困的形势,特派魏德迈率团来华进行考察。
1706162114
1706162115
魏德迈经过11天的考察,所到之处,映入他眼帘的是工厂倒闭,商铺关门;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前线军心不稳,纪律松弛;后方社会混乱,民怨沸腾……魏德迈的火终于憋不住了。
1706162116
1706162117
8月22日,他视察完一家军工厂后,对孔祥熙、宋子文大加责难。其言词之难听,使在场的蒋介石夫妇和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都感到脸红。不过,蒋介石夫妇还是忍住了。
1706162118
1706162119
魏德迈先是就考察的所见所闻作了综合性的概述,对几个事情表示了不满,然后话锋一转,开门见山地点名批评了国民党官员们贪赃枉法、腐败透顶。他说:
1706162120
1706162121
“仅在1947年的头几个月,中国商人以获得的美元的87%(计3344969792美元)转属孔、宋两家的两大公司——福建公司和扬子公司的手中。”
1706162122
1706162123
宋子文和孔祥熙二人没有申辩,此时他们已感到十分尴尬。
1706162124
1706162125
魏德迈的话与其说是给宋、孔二人听的,不如说是给蒋介石听的。魏德迈的话点在奴才身上,痛在主子的心上。
1706162126
1706162127
事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必然互相埋怨一通,然而又怪谁呢?说不上口的矛盾在他们心里积沉着,矛盾的爆发便是蒋介石政权的垮台。他们竭力维持着、沉默着,在风雨飘摇中寻找出路。
1706162128
1706162129
宋子文自从“弹劾案”后,他认为是老蒋庇护了他,帮了大忙,因此他对老蒋的埋怨不像先前了。蒋介石也在1947年9月在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上为宋子文作了辩解:“前段舆论界对宋子文的种种指责不符,均系诬蔑。”由于蒋介石出面,此会上宋子文再度当选为国民党中执会常委。
1706162130
1706162131
宋子文为报知遇之恩,便着力恢复被新闻界毁掉了的名声。9月18日,他在国民党的中央常务委员会上,当场宣布将他在中国建设银行的全部股权1800亿元,捐献给政府,以解决政府所面临的困难。应该说1800亿元是一个庞大数字!很多人都惊呆了。事后曾遭到子良和子安的反对:那可不是你一人的资产啊?
1706162132
1706162133
此事宣布后,引来大家的一阵掌声。
1706162134
1706162135
于是,人们把孔祥熙抬出来与宋子文比较。有人说:“宋子文不贪,好于孔祥熙。”有人说:“孔祥熙有钱就是不掏。”几个元老曾逼孔祥熙说:“小舅子表态了,老大哥沉默了。”孔祥熙哈哈一笑完事。实际他的钱袋宋霭龄说了算,这是人人皆知的。后来又有人点将宋霭龄,宋霭龄说:“大弟有钱,他就掏吧,钱不是谁挣的,谁不心疼。”
1706162136
1706162137
也许1800亿元成了宋子文的政治资本,有了这个资本蒋介石也好说话了。恰好在宋子文捐款不到一周,喜事天降,国民党行政院便通过了宋子文为广东省政府委员兼主席的任命令。
1706162138
1706162139
宋子文的任命是在投票的基础上,以九票对八票一票之差险胜通过。可见人们对宋子文是有争议的,并不因为他捐了几个钱而原谅他。可是“几个臭钱”恰恰又帮助他比别人多了一票。有人戏说“亿元换一票”。
1706162140
1706162141
其实,宋子文应感谢新闻界的宣传。是新闻界的前呼后应助他成功。最早宣传宋子文的是《周末观察》,称宋氏捐款后,为豪门放的第一声,是“抛砖引玉”,对今后大小豪门步其后尘抱着极大的希望。当宋子文的任职命令在社会公布后,《周末观察》经过冷静的思考后,方认为自己为他人做了“嫁衣”,重又发表见解,但已无补于事了。
1706162142
1706162143
随着宋子文任命案的通过,第二天“宋子文主粤政”的新闻便成了各地报纸的头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于是反对派再次抬头,对宋子文继续发难,不过木已成舟。
1706162144
1706162145
南京《中央日报》大肆吹捧,说宋氏以前曾任行政院长,如今愿出任一个地方官,这种不论地位的风度,堪与宋朝寇准以宰相出任知陕州一事相媲美。
1706162146
1706162147
在《中央日报》的宣传下,上海的《大公报》也不示弱,大唱赞歌,说宋氏主粤是政府准备在各省以文人主政的先声。又说“宋子文是一位著名能干的人”。
[
上一页 ]
[ :1.70616209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