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65845
游行队伍沿着江边向前走,正好遇到商团自卫队在那里搬运赎回的军火。游行的队伍被挡住了前进的道路,两队人马挤到一起,发生了冲撞。游行者们要求自卫队给他们让路,双方开始互相推搡,随后便响起了枪声。十几个国民党游行者倒在了地上,他们是被自卫队开枪打死的,另外还有一些人受了伤。
1706165846
1706165847
奇怪的是,事情竟然就这样结束了。这次冲突发生后,孙文匆忙返回,并于10月13日到达广州。他发现,鲍罗廷和蒋介石正准备在午夜时分向商团自卫队发起进攻。他们共召集了800名黄埔军校学员、220名湖南讲武堂的学员、500名云南讲武堂学员、250名装甲军士兵、2 000名警察、在广州的所有苏联军事顾问、320名工人民兵和毛泽东领导的农会成员。大约有50 000名商团自卫队员在等着他们。
1706165848
1706165849
为了以防万一,宋子文悄悄地把国民党政府的全部资金都转移到了“伏罗夫斯基”号上,还为孙文、庆龄、宋子文和他们的随从,以及鲍罗廷和他手下的苏联助手们做好了撤离的准备。
1706165850
1706165851
10月14日晚上10点,蒋介石领导的黄埔军校学员们在共产党干部和工人们的支援下,按照预定计划,在广州全城向商团发起进攻。这一次可不是小规模的冲突事件。一片一片的城区陷入火海,到处都有巷战发生,财产遭到的严重破坏如同屠杀一样打击了商人们的气焰。经过20个小时的混战之后,商团请求谈和,幸存的自卫队员被黄埔军校的学员们解除了武装。
1706165852
1706165853
这就是“血腥星期三”。到了晚上,除了火光之外,一切都已结束。广州城里大片的地方仍燃烧着熊熊大火。许多外国人居住的广州西区也被焚烧,并遭到了劫掠。被开膛破肚的广州城奄奄一息地躺在那里,珠江两岸也是一片狼藉。
1706165854
1706165855
对蒋介石来说,这是一次辉煌的胜利。无论是他自己还是上海的那些支持者们都没有理由为广州资本家们的损失而感到惋惜。这是一场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斗争,蒋介石的黄埔新军第一次尝到了血腥的味道,他们给广州的商人们上了一堂20世纪的政治课。自此之后,国民党军队控制了广州城。
1706165856
1706165857
鲍罗廷冷静而又正确地估计了当时的局势,并完美地指挥了国民党的整个行动。由他创建并经由蒋介石等人训练的这支新军按命令行事。苏联顾问们也在行动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苏联援助的武器也在关键时刻及时运到。整个过程可以说没有一点儿失误。蒋介石的不服从曾让孙文感到非常恼火,但既已取胜,再提此事已经无益。
1706165858
1706165859
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孙文在“伏罗夫斯基”号停靠的码头前搭起了一道庆祝胜利的拱门。孙文和他的手下身穿白色制服,头戴遮阳帽,陪着鲍罗廷一起登船,向苏联顾问、船长和水兵们道贺。
1706165860
1706165861
即使别人不知道,孙文自己却非常明白,他在广州的基地已经失去了。在最后的较量之前,他离开了广州,当时许多人都不赞同这一行为,而孙文却告诉其他的党内领导人说,广州是一盘死棋。这个城市已经背叛了他们,军事上的征服不过是验证了一下黄埔军校学员们的能力而已。然而蒋介石和鲍罗廷没有理会他的深意,让这个城市付出了代价。广州不会原谅他们。现在,孙文需要给他的共和政府寻找一个新的都城。
1706165862
1706165863
[1]桑丘·潘沙,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名著《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堂吉诃德的忠实仆人。——译者注
1706165864
1706165865
[2]此处的“东京”是越南北部一地区的旧称。——译者注
1706165866
1706165867
[3]阿道夫·阿布拉莫维奇·越飞(Adolf Abramovich Joffe,1883—1927),犹太人,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译者注
1706165868
1706165869
[4]赫尔馆(Hull House),美国第一个社区睦邻中心,建于1886年,后来成为美国最著名的社区服务中心。——编者注
1706165870
1706165871
[5]依阿古和奥赛罗是莎士比亚戏剧《奥赛罗》中的两个人物。——译者注
1706165872
1706165873
[6]此处译文按《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6页原文摘录。——编者注
1706165874
1706165875
[7]1卢布≈0.12元。——编者注
1706165876
1706165877
[8]海参崴,现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编者注
1706165878
1706165879
[9]德拉古(Draco,约生活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政治家,立法者。其制定的法典以残酷严格而闻名。——译者注
1706165880
1706165881
[10]陈廉伯(1884—1944),字朴庵,祖籍广东省南海县西樵简村,英国籍中国商人,曾任广州商团团长,香港沦陷时充当汉奸。——译者注
1706165882
1706165883
1706165884
1706165885
1706165887
宋氏家族:一场历史的“华丽悲剧” 第九章 争权夺利
1706165888
1706165889
1924年5月15日,《纽约时报》发布了孙文去世的消息。实际上他并没有离世,此时的他正在计划前往北京,去跟当时控制这座北方都城的军阀商谈合作事宜,以免爆发战争。
1706165890
1706165891
控制华北地区的军阀派系已经被“基督将军”冯玉祥给赶走了。冯玉祥表示,他已经准备好让孙文来北京就任中国大总统,而不仅仅是在广州当个非常大总统。就是在这种妥协的气氛下,孙文受邀前往北京“就成立新政府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不过是私下谈判的一种委婉说法。
1706165892
1706165893
冯玉祥是个潘乔·比利亚[1]式的人物,他曾用消防水枪给他的部队进行基督教施洗仪式。虽然他本人不识字,但他强迫手下的战士们每天晚上要学一个新汉字,不然不给晚饭吃。他到处夸耀,说他教导战士们做人们的仆人。在道德行为方面,他也以身作则,给战士们做出了榜样。但与此同时,他参与了各种阴谋、宫廷政变和地盘之争,逐渐成了一个表里不一的阴谋老手。1924年,厌倦了这种无休无止斗争的冯玉祥自己占领了北京城,然后转向苏联请求援助。莫斯科此时虽然已经在支持华南的国民党,准备帮助孙文发动北伐战争,但克里姆林宫还是决定同时支持冯玉祥。随后,苏联教官和顾问们以及大量军火和其他援助开始抵达北京城。
1706165894
[
上一页 ]
[ :1.7061658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