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67220
子文说道:“在美国革命后的数年里,美国与英国的贸易中断了,结果经济上出现了严重的大萧条。随后,这种经济萧条情况突然转变了,在19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因为美国商人在中国拓展了贸易。”
1706167221
1706167222
“美国一些最显赫的家族正在与中国人进行贸易。罗斯福总统的家族,无论是罗斯福这一支还是德拉诺家族那一支的人,在两国早期贸易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706167223
1706167224
“当时数百万美元的金钱可以在不用任何书面担保的情况下进行交接。这是一种互尊互信的极佳范例。”
1706167225
1706167226
“美国没有用枪逼着我们硬买下那些商品,我们是因为真心需要才自愿购买的。起初我们简直不太相信还有这种好事,但慢慢地我们便明白了,我们正在跟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民族打交道,这个民族正努力创建一个公正的国际贸易环境,并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新的贸易。”
1706167227
1706167228
“各位知道中国议会成员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毕业于美国的各所大学吗?我本人就忝列哈佛大学校友会的名录中。”
1706167229
1706167230
“我本人的直系亲属里,我妹妹蒋介石夫人是在威尔斯利学院上的学。我的两个姐姐,孙逸仙的夫人和实业部部长孔祥熙的夫人都是在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上的学。”
1706167231
1706167232
就这样,子文在美国开始了戏剧性的“求爱”之旅。此后宋氏家族的成员将奔走在美国人的鞍前马后,在巴结奉承、小心侍候之外,还要充当他们的买办。宋家人将负责制定各种规则,帮美国人拎拎钱袋、记记账目,此外还要负责分辨哪些是他们的对手,哪些是来捣蛋的。美国人只需要负责给钱就行了。而美国人所能得到的,仅仅是一种自认为道德高尚的感觉而已。
1706167233
1706167234
这一切简直就像是变戏法一般。1933年8月,在从华盛顿返回中国之前,子文与美国农业局成功谈妥了一笔价值5 000万美元的贷款,将以小麦和棉花的形式交付中国。这些商品将刺激中国面粉行业的发展,而宋家恰巧是其中的主要投资商。
1706167235
1706167236
这一成功之举在中国可谓史无前例,但子文低估了与其敌对的日本企业对英国和美国金融家们的影响力。为了帮助中国发展,子文提出成立一个“国际咨询委员会”。但摩根家族、英格兰银行和其他一些重要的金融中心机构慢慢地不再理会他的这个计划。美国金融界人士非常担心触怒好斗的日本人。
1706167237
1706167238
子文回国后,日本媒体加强了反对他的宣传攻势。日本外交官不断给蒋介石和孔祥熙传话,警告他们必须将子文从政府解职。
1706167239
1706167240
比这一切更令子文震惊的是,在他出国的这三个月中,蒋介石又在计划之外从上海的几家银行里挪用了6 000万元的资金。这些钱很显然都被委员长用在了最近一次发动的“剿共行动”上。这个洞又需要子文来给他补了。
1706167241
1706167242
1933年10月25日,为了偿还这笔钱,子文与蒋介石商量再发行一批紧急债券,随后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蒋介石为最近发动的这次“剿共行动”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没有成功。但这一次,他把责任归结到了子文的头上。蒋介石火气越来越大,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高。他指出,如果子文能够给他提供足够的资金,这次行动就会成功。当子文为自己辩护时,蒋介石扇了他一记耳光。(这件事虽然两位当事人都没有出面证实,但人们都认为确有其事。)
1706167243
1706167244
子文捂着火辣辣的脸离开了蒋介石的办公室,随后便递交了辞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的辞呈。对于他这次突然隐退,官方媒体的说法是由于“健康原因”。
1706167245
1706167246
会见媒体的时候,子文对关于他得了“远东病”一事自嘲了一番。私下里,他自己也承认:“当财政部部长跟做蒋介石的一条狗没什么区别。”
1706167247
1706167248
1706167249
1706167250
1706167251
子文脸上挨了蒋介石一巴掌这件事还真的要怪孔祥熙。不过这事说起来有点复杂。
1706167252
1706167253
1933年10月29日,这位孔圣人的第七十五代直系后裔取代了宋子文,被任命为中华民国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不过没人指望他能干出点实事来。孔祥熙当时已经52岁,有很多内在的东西一点儿都没变。他确实也采取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举措,但结果只能让情况倒退。在接下来的11年里,他成了蒋介石的御用“印鉴”,也就是一枚橡皮印章。孔祥熙对蒋介石唯命是从,再加上还要不时讨好一下自己的老婆宋霭龄,结果把子文为中国经济建立一个独立金融基础的所有努力都破坏殆尽了。从孔祥熙上台到“二战”结束为止,人民的生活费提高了2 500%,孔祥熙于1935年新发行的中国纸币(法币)几乎成了废纸一张。从报纸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老百姓拎着好几篮子的钱到市场上去买几个鸡蛋。
1706167254
1706167255
埃德加·斯诺如此写道:
1706167256
1706167257
蒋介石很显然更喜欢孔博士,因为他在党内没有威望,也从没有公开反对他的意见。但孔博士对现代银行业一窍不通。“他的能力跟12岁的孩子差不多,”英格兰银行驻中国代表西里尔·罗格斯有一次满怀厌恶地对我说,“如果我把他有关银行业务的谈话录下来,拿回国去放给别人听,那就再也不会有谁拿蒋介石的政府当回事了。”
1706167258
1706167259
白修德则这样描述当时的孔祥熙:
1706167260
1706167261
他浑身圆胖,面色柔和,下巴松弛,有点下垂……这是漫画家们最爱的形象……他为人友好,不喜欢吵架或惹事,别人一个微笑或者跟他诉诉苦,都能哄着他去给人家办事。那些百折不挠的美国推销员们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客户。他最大的兴趣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喜爱。那些熟悉他的人都觉得他非常可爱,便称呼他为“孔老爹”。
1706167262
1706167263
大家普遍认为,孔祥熙是典型的中国做派,相比而言,子文则已是完全西方化了,其直率的态度和简洁的语言风格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新共和》杂志记录了子文当财政部部长时的一段往事:
1706167264
1706167265
财政部的员工们时刻都处于紧张状态,他们不能安排私人约会,因为他们不知道大老板是否会允许他们在午饭时间离开办公室去赴约……那些中国员工想出了一个办法来避免挨批受辱:每天上午他们在办公室闲聊的时候,都会安排一个人到外面放哨,看子文的专车来了就赶快通知。这样,等子文进入办公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端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埋头统计数字,忙得连抬头跟他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
1706167266
1706167267
相比之下,孔祥熙的下属基本都是宋氏家族的亲友和门客。正如王裕震所说的那样,孔祥熙是“中国政坛上的温和派,他试图讨好所有的政客和军阀”。宋子文说一口纯正的英语,几乎不带一丝口音。孔祥熙则更喜欢按照中国的套路行事,喜欢说汉语,他在骨子里还是一个中国人。
1706167268
1706167269
子文像纽约金融大亨那样领导着财政部,这让他受到西方人的欢迎,但也因此在南京树立了很多敌人。性情随和、品性善良而又极富耐心的孔祥熙则完全不同,不管自己的做法多么轻率,只要能暂时解决财政上面临的各种问题,都会高兴地使用手里握着的那一大把橡皮图章。有关他的趣事还有很多,在此再举一个庆龄给他起诨名的例子就行了:当庆龄听说孔祥熙自称是孔夫子的直系后裔时,从此以后便干脆直接喊他“圣人”。
[
上一页 ]
[ :1.7061672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