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67832
1706167833
顾将军跟蒋介石一合计,觉得新四军的出现对他来说是一个威胁。他命令新四军立刻跨过长江,转移到江北的一处指定地点。新四军的指挥官抗议说,这会让他们直接面对日军重兵把守的地区,而顾祝同的目的正在于此。转移过程中,新四军的主力部队选择了一条相对来说更为安全的路线,其军部、参谋人员、护理人员、女政工干部和后勤人员等紧跟在后面,一支5 000人的小规模部队负责掩护他们。被甩在后面的这支混合部队试图跟上前面的主力部队,不料却在1941年1月突然遭到顾祝同将军手下一支力量强大得多的军队的袭击。除军部工作人员、女干部和护理人员之外,其他人全部被杀害。留在后面负责掩护的5 000名士兵也全部遇难。后据幸存者回忆说,军部的参谋人员当中,男性也全都被杀害了。新四军军长叶挺被逮捕,而担任副军长的共产党人项英(他曾在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逃过一劫)遇害。新四军妇女独立团的共产党人和女政工干部(她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在校学生)则被数百名国民党士兵轮奸,之后她们被关在距离遇袭地点不远的军营妓院里长达一年半的时间。这些妇女染上了性病,一些人选择了自杀。后来她们又被迫背着士兵们的行李,经由陆路转移到了另一所集中营。
1706167834
1706167835
白修德将此次“皖南事变”称为“中国内战中查理一世[2]的那颗人头”。
1706167836
1706167837
制造这起暴行的顾祝同将军最终被提升为国民党陆军总司令。
1706167838
1706167839
皖南事变的详细细节传到延安后,毛泽东向在重庆的蒋介石发去一封电报:“那班玩火的人,不要过于冲昏头脑……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
1706167840
1706167841
此次事件发生后,虽然国共双方表面上仍维持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一涉及各自的直接利益,统一战线就会被扔到一边。后来白修德曾就此次事变采访了蒋介石,委员长直截了当地回答说:“日本人只是皮毛之痒,而共产党却是心腹之患。”
1706167842
1706167843
1706167844
1706167845
1706167846
尽管蒋介石对战争的处理方式颇为可疑,但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中国在美国眼里的地位在一夜之间便发生了改变。袭击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当宋子文跟美国国务卿诺克斯谈话时,诺克斯忘记了跟他谈话的人的身份,他紧握拳头猛砸在桌子上,然后咆哮道:“上帝可以作证,子文,我们将把那些黄皮肤的杂种们杀得一个不留。”
1706167847
1706167848
之后不到三周,子文便被任命为新外交部部长。一些人对此任命感到难以理解,他们认为这会使其不能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金融政治。他们错了,这个新的头衔给他增加了为重庆讨价还价的砝码。
1706167849
1706167850
1942年1月初,子文与财政部部长小摩根索见面,并向他转达了委员长的请求:再给他贷款5 000万美元。小摩根索不明白他要这些钱干什么用,他指出,根据《借款条约》,美国已经给了中国价值6.3亿美元的物资,目前都存放在缅甸的库房里。子文耐心地解释说:“委员长希望获得10亿美元(英美两国各出一半)的物资储备供其随意取用。”虽然华盛顿出现了一些怨言,总统还是把贷款的事提交给了国会。1942年2月7日,国会批准如数提供这笔贷款。于是蒋介石又发电向他的新外交部部长发出新的指示,他坚持要求这笔贷款必须没有任何具体担保,不算利息,无偿还条款,也不设定使用条件。最终,蒋介石按照自己的要求获得了这笔贷款。
1706167851
1706167852
委员长对这笔交易一定感到很满意。现在他已经拥有了取之不尽的资源保障,因为一旦做出这样的保证,美国人就不得不继续支持他。他有权随意取用这些款项,且无须向国会议员和公众说明其具体用途。然而,此时已经担任中缅印战区美军高级军官且与宋氏家族过从甚密的约瑟夫·史迪威却对蒋介石及美国的援助有了自己的看法:
1706167853
1706167854
我从未听蒋介石因我们提供的帮助而对总统或我们国家说过哪怕一句感谢的话。每次刚答应他的要求,他总是会再要更多。他总是抱怨我们给他的物资太少……他会说,中国人已经打了六七年的仗,可我们实际上什么东西都没有给他。从外交的角度来看,追究蒋介石自1938年以来到底采取了哪些军事行动当然很不明智:因为他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做。
1706167855
1706167856
[1]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1892—1975),西班牙内战期间推翻民主共和国的民族主义军队领袖,法西斯主义独裁者,西班牙长枪党党魁。——译者注
1706167857
1706167858
[2]查理一世(Charles I,1600—1649),因在位期间与议会争权,导致内战,后被克伦威尔的军队击败,并被送上了断头台。——译者注
1706167859
1706167860
1706167861
1706167862
1706167864
宋氏家族:一场历史的“华丽悲剧” 第十七章 示爱美国
1706167865
1706167866
美龄在去美国大显身手之前,她首先在温德尔·威尔基身上小试了一下自己的魅力。威尔基在1940年的大选中败给了罗斯福,作为安慰,他于1942年秋被派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他们两人在重庆照了一张很有意思的照片,照片中的威尔基一头凌乱的黑色长发,满脸稚气,看起来像个体重超标而又面临中年危机的在校学生。操着一口佐治亚州口音英语的美龄则表现得极为放肆,就像东方的斯嘉丽·奥哈拉[1],红颜渐衰,却风韵犹存。时任美国外事局驻重庆工作人员的约翰·帕顿·戴维斯目睹了美龄如何施展她的魅力:
1706167867
1706167868
毫无疑问,宋家小妹表演了一出她的拿手好戏。在主持一次救济组织举办的茶话会时,身披空军中将披风的美龄以女性毫不设防的娇柔讨好威尔基。她坦承道,从见到威尔基先生的那一刻起,“她的心就乱了”。这种表白显然让总统的这位特使非常高兴……有意思的是,此事还影响到了这位独身主义者的判断及之后政治事件的进程。
1706167869
1706167870
然而,威尔基却怒气冲冲地否认了此事,他解释说当时的情况根本不是上面描述的那样:
1706167871
1706167872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时,蒋夫人对孔博士和孔夫人说:“昨晚吃饭的时候,威尔基先生建议我去美国进行一次友好访问。”孔氏夫妇转过头来看着我,似乎在问我是不是真的。我说道:“没错,我知道这个提议没错。”
1706167873
1706167874
随后孔博士严肃地说道:“威尔基先生,你真的希望这么做吗?如果是真的,原因是什么呢?”
1706167875
1706167876
我对他说:“孔博士,从我们的谈话里你应该能够明白,我坚定地认为,让我的同胞了解亚洲面临的问题以及亚洲民众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我坚信未来的世界和平也许就在于公正地解决战后东方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
1706167877
1706167878
“必须从这一地区挑选一位有头脑、口才好且极具道德力量的代表去帮助我的同胞们了解中国、印度以及这两个国家民众的相关情况。蒋夫人将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她那高超的能力(我想她会允许我私下里这么讲)以及她对中国事业的鞠躬尽瘁在美国已是家喻户晓。她会发现,她不仅受人爱戴,而且影响非凡,美国人一定会愿意聆听她的演讲。她聪明而又富有魅力,慷慨大方而又善解人意,举止优雅、仪态端庄、容貌迷人,信念炽热,她正是我们需要的那种客人。”
1706167879
1706167880
不管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总之威尔基已经被美龄搞得异常兴奋,被委员长哄得晕晕乎乎。他急匆匆地返回美国,在电台和报纸杂志上与他的同胞们分享他对中国之行的感悟。
1706167881
[
上一页 ]
[ :1.70616783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