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79433
[93] 《清太宗实录》卷63,第24页下至26页上。
1706179434
1706179435
[94] 《清史稿》卷216,本传。
1706179436
1706179437
[95] 《清史稿》卷216,本传。
1706179438
1706179439
[96] 《清世祖实录》卷37,第8页下。
1706179440
1706179441
[97] [朝]《沈阳状启》,癸未年八月二十六日,[日]内藤湖南(内藤虎次郎)辑满蒙丛书1921年版。
1706179442
1706179443
[98] 《清世祖实录》卷22,第12页下。
1706179444
1706179445
[99] 《清史稿》卷216,本传。
1706179446
1706179447
[100] 详见王思治《阿达礼》,载清史编委会编《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3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
1706179448
1706179449
[101] 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49页。
1706179450
1706179451
[102] 《清太宗实录》卷65,第32页上下。
1706179452
1706179453
[103] 《清太祖实录》卷2,第14页上。
1706179454
1706179455
[104] 《清世祖实录》卷4,第3页上。
1706179456
1706179457
[105] 《清世祖实录》卷4,第1页下至3页下。
1706179458
1706179459
1706179460
1706179461
1706179463
爱新觉罗家族史 第四章 “天下第一家”
1706179464
1706179465
皇太极第九子福临(清世祖)即位,年号顺治。当时他年仅6岁,由亲叔多尔衮和堂叔济尔哈朗共同辅政。翌年春,多尔衮亲率清军入关,夺取北京。同年九月,福临从盛京迁都北京,建立起一代中央王朝。在这以后,清朝先后镇压各地农民军,消灭南明3个小朝廷,用20余年的时间基本结束了大陆上的武装斗争,满洲人一跃成为全中国的统治民族,政治、经济地位均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清朝皇室的爱新觉罗家族也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家”。
1706179466
1706179467
1706179468
1706179469
1706179471
爱新觉罗家族史 一 底定江山
1706179472
1706179473
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大顺农民军攻占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中原形势突变,为清朝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条件。同年四月八日,福临于笃恭殿赐多尔衮“奉命大将军”敕印,明确提出入主中原,“创世垂统”。敕文写道:“朕年冲幼,未能亲履戎行。特命尔摄政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代统大军,往定中原。”[1]多尔衮成为清朝征服全中国实际上的最高领导者。二十二日,清军入山海关,击溃李自成20余万大军。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以迎降有功,被多尔衮封为平西王。多尔衮还谕令全军,“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2]五月初二日,多尔衮率大军进入北京。
1706179474
1706179475
1706179476
1706179477
1706179478
图12 徐扬《京师生春诗意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1706179479
1706179480
多尔衮定都北京,目的是要征服全国,但宗室贵族内部在定都问题上却存在分歧。多尔衮同母弟阿济格主张“今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诸王以镇守燕都,而大兵则或还守沈阳,或退保山海,可无后患”。阿济格提出的大肆杀掠后返回沈阳的主张代表了贵族中的守旧观点,受到多尔衮的严厉驳斥。他说:既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3]十月,福临在北京“定鼎登极”,从此清王朝取代了明王朝。
1706179481
1706179482
在顺治七年福临亲政以前,多尔衮一直控制着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在他的指挥下,八旗军队兵锋所至,势如破竹,很快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其间,凡兴大师,即授宗室王公为大将军,以任征战。
[
上一页 ]
[ :1.7061794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