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181127e+09
1706181127
1706181128 镶红旗宗室:整庄298所,半庄23所,庄5所。整园111所,半园2所。共地43835垧。坐落大兴、宛平、永清、香河、通州、宝坻、昌平、涿州、房山、霸州、滦州、新城、河间、肃宁、沧州、延庆及张家口外等处。
1706181129
1706181130 正蓝旗宗室:整庄544所,半庄151所,庄22所。整园103所,半园19所,园73所。果菜、牧地5处。共地88554垧。坐落大兴、宛平、良乡、永清、东安、香河、通州、武清、昌平、顺义、怀柔、涿州、房山、霸州、保定、蓟州、玉田、平谷、遵化、丰润、永平、昌黎、滦州、乐亭、新城、易州、青县、无极、保安,及承德、辽阳、开原、锦州、宁远、广宁、开平、冷口外等处。
1706181131
1706181132 镶蓝旗宗室:整庄231所,半庄63所,庄9所。整园102所,半园2所,园3所。共地37579垧。坐落大兴、宛平、固安、永清、东安、昌平、怀柔、滦州、蠡县、安州、高阳,及辽阳、海城、盖平、锦州、开平等。
1706181133
1706181134 从上引资料可以得知,八旗宗室王公共有整庄1407所,半庄259所,庄48所,园102所,整园374所,半园34所。果、菜、靛、网户、猎户等地81所。以上田地总计222300余垧(每垧6亩),合13338顷余。这与康熙《大清会典》卷二一所载王庄顷亩完全吻合。
1706181135
1706181136 宗室王公为了满足日益奢侈的物质生活,还通过置买手段,积极兼并土地。日本学者村松佑次对雍正末年畿辅地区某王府的取租册档和差银册档的研究表明:在该王府所有的979顷土地中,原额地(即清初分授王公贵族的老圈地以及投充地亩)约772顷余,原租地(即王府在置买旗地、民地基础上所设租地)约206顷余。后者系兼并所得,约占全部地产的21%。耐人寻味的是,后类土地大部分来源旗产,属镶红、镶黄、正黄等旗,布散在昌平、延庆、西山常裕村、房山、安肃、清苑、顺义、安定门外闪各庄诸处。[92]入关初,清廷为保证旗人生计,严禁旗地私售与民,违者以盗卖官田论。[93]但这样一来,就为旗人地主,首先是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宗室王公合理合法地兼并旗人土地提供了重要保证。宗室王公的土地越多,地租积累量越大,兼并力量就越强。因此,无论在畿辅地区还是关外地区,八旗宗室王公所占土地均超过清初额数而大幅度增长。
1706181137
1706181138 早在关外时期,宗室王公就在辽沈一带各置庄园,入关以后,这些庄园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从前引《八旗通志》资料可以得知,下五旗王公在关外辽阳、海城、盖平、铁岭、开原、锦州、宁远、广宁、开平,以及冷口外、山海关外、承德等处的广阔地域内置有庄园。其中,以盛京(沈阳)一带最为集中。[94]经过200余年间的蚕食与兼并,仅沈阳一带的王公庄地,就有1万顷,[95]已接近清入关初八旗宗室王公全部地亩的总和。八旗宗室王公田连阡陌,有的横跨数省,其中“功封”亲王地产最多:
1706181139
1706181140 和硕庄亲王,是“世袭罔替”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为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硕塞之裔。庄亲王府的庄园共占地5000顷,遍及河北(直隶)、辽宁、山西三省40余州县130余处村屯。[96]按每亩租银1钱的一般标准,庄王府5000多顷土地可收租银5.5万余两。
1706181141
1706181142 历代和硕肃亲王,为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豪格之裔。肃亲王府领取封地,垦拓牧场兼并旗民地亩,庄园迅速扩大。末代肃亲王善耆时,该府庄园地横跨直隶、奉天、热河以及东蒙古等地,多达1.2万顷。这样的大土地所有者,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97]
1706181143
1706181144 和硕郑亲王,开国八大铁帽王之一,世代延续,清初分领圈地,收民投充,建立了众多庄园,以后兼并旗民土地,使地产遍布河北、辽宁、山西、内蒙古。除历代郑亲王将土地分赐子弟外,到清末,郑王府仍然有大量庄地。在奉天的庄地坐落于辽阳、牛庄、盖平、沈阳、新民、铁岭、兴京七县,其中在新民县的庄地就有856顷之多。[98]在河北省还有庄地300顷。至于山西、内蒙古、辽宁等地的大片牧地尚未统计在内。[99]
1706181145
1706181146
1706181147
1706181148
1706181149 图28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墓碑(北京市房山区西甘池村)
1706181150
1706181151 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庄地遍布直隶数十州县和内蒙古、山西、奉天等处。关于关东人丁庄地,就有丁册6本,地亩册45本。仅沈阳一带,就有地产731顷。[100]清初“功封”八大铁帽子王中,代善一支占了三个。其子岳讬,死后追封克勤郡王;其孙勒克德浑,封顺承郡王,均世袭罔替。几代人的积累兼并,形成规模可观的大地产。代善曾孙星尼,在奉天海城、牛庄等处被庄头、壮丁和自典卖的土地就有近百顷。另一曾孙诺尼,生前将土地分给8个儿子,其中仅第六子诺音托和,就分得直隶延庆、新城、霸州、杀虎口外和盛京盖州、沈阳、牛庄等处庄地100余顷。[101]清末顺承郡王府的庄地达3000多顷,分布在定兴(800顷)、京郊、沈阳等地。[102]
1706181152
1706181153 睿亲王府在奉天和直隶的地产有3000多顷,清末每年收地租2万元左右。[103]豫王府也是田连阡陌、庄园很多的“功封”大贵族。[104]
1706181154
1706181155
1706181156
1706181157
1706181158 图29 睿王府(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
1706181159
1706181160 有清一代,宗室贵族封王者不足200人。从顺治帝福临起,中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到宣统皇帝溥仪止,十朝皇帝的子孙弟侄,共封了26个亲王,14个郡王,还有一些皇帝近支封为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这些“恩封”王公与“功封”王公一样,也建立了大量庄园。
1706181161
1706181162 裕亲王福全,顺治帝第二子,康熙六年(1667)封为亲王。同年规定,凡皇子分府,除给佐领外,亲王给山海关内大粮庄20所,银庄3所,半庄2所,瓜菜园各2所;关外大粮庄6所,盛京大粮庄4所,盛京三佐领下人50户,果园3所,带地投充人576名,新丁899名;炭军、灰军、煤军各100名。[105]据此,福全分得粮庄、银庄、瓜园、果园、菜园、半庄42所。据估计,这些庄园的壮丁有500余名,加上炭军、灰军、煤军、带地投充人、新丁,共有2300名,另外还有盛京三佐领下人50户。庄地约有200余顷。[106]康熙十四年(1675),顺治帝第五子常宁受封恭亲王,第七子隆禧受封纯亲王。经奏准,给山海关内大粮庄15所,银庄2所,半庄2所,瓜园1所,菜园2所;关外大粮庄4所,盛京大粮庄2所,打牲乌拉牲丁30名,盛京三佐领下人30户,果园2所,带地投充人、给官地投充人各100户;采捕户20名;炭军、灰军、煤军各100名。[107]常宁、隆禧受封庄园和壮丁虽略少于其兄,也足以使他们成为占有1000多名壮丁,地亩四五百顷的大庄园主。
1706181163
1706181164 康熙帝玄烨与其兄弟福全、常宁、隆禧感情深笃,封予亲王时赐予田土优厚,是很自然的。康熙三十七年(1698),玄烨长子胤禔封直郡王,三子胤祉封诚郡王。经奏准各给山海关内大粮庄10所,银庄2所,半庄1所,瓜园1所,菜园2所;关外大粮庄2所,盛京大粮庄1所,打牲乌拉牲丁15名,盛京三佐领下人30户,果园1所,带地投充人、给官地投充人各50户,采捕户20名;炭军、灰军、煤军各50名。[108]合计庄园20所,壮丁约700名,庄地三四百顷。胤禔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坐咒魇太子胤礽削爵,拘系高墙。雍正十二年(1734)幽死,以贝子礼葬。子孙降袭奉恩将军。但“百尺之虫,死而不僵”,直到清朝末叶,胤禔后人在山海关内外,奉天各处还拥有大片地产,并以“多罗直郡王府”名义催取租银。[109]
1706181165
1706181166 玄烨第五子胤祺,第七子胤祐,第八子胤禩,康熙三十七年(1698)同封贝勒。分给山海关内大粮庄7所,银庄2所,半庄1所,瓜园1所,菜园2所;关外及盛京大粮庄各1所,打牲乌拉牲丁10名,盛京三佐领下人15户,果园1所;带地投充人、给地投充人各40名,采捕户20名;炭军、灰军、煤军各40名。[110]胤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晋恒亲王。雍正十年(1732)死,子弘晊袭亲王爵。弘晊善聚敛,时诸藩邸皆畜声伎,恢园囿,惟独他将巨额银两“皆置买田产屋庐,岁收其利”。[111]胤祐后晋淳亲王,胤禩晋廉亲王。
1706181167
1706181168
1706181169 康熙四十八年(1709)三月,玄烨第九子胤禟,第十子胤,第十二子胤祹,第十四子胤禵同封贝子。每人给山海关内大粮庄6所,银庄1所,半庄1所,瓜果园1所,菜园2所,关外及盛京大粮庄各1所,打牲乌拉牲丁8名,盛京三佐领下人10户;带地投充人、给官地投充人,各30户,采捕户15名,炭军、煤军各30名。[112]
1706181170
1706181171 以上玄烨12个兄弟儿子,分府受封时均得到由内务府拨出的大量庄园,成为地跨关内外、占有众多壮丁的大庄园主。
1706181172
1706181173 雍正元年(1723),胤禛封其弟胤祥为怡亲王,胤礼为果郡王;四年封其弟胤禑、胤祎为贝勒;八年封其弟胤禧、胤祜为贝子,胤祁为镇国公;十一年封其弟胤祕为诚亲王,第四子弘历(即后之乾隆帝)为宝亲王,第五子弘昼为和亲王。胤禛在位时的一个举措,就是减少了给初封者的土地,这或者是鉴于不断的分封已使内务府的庄地过度流入下五旗。如雍正元年规定,补给亲王庄园人丁,照康熙三十七年给郡王之例;给郡王庄园人丁,照康熙四十九年(1710)给贝子之例。[113]这种调整,无损于恩封王公迅速扩展大地产的进程。如玄烨十七子胤礼,雍正元年(1723)封果郡王,六年晋封亲王。先后管理藩院、工部、户部,权倾一时,家资富赡。乾隆三年,胤礼病殁无嗣,以其侄弘曕 (胤禛第六子)过继。弘曕“善居积”,非法霸占民田,役使壮丁不断垦荒,使资产不断增值。仅以其关外吴国汉(吴顺)庄为例,原有地3465日(同垧,合20790亩),乾隆二十八年清丈时,余出地769日(4624亩),即比原额增加了22%。[114]清末,果亲王府在山西、河北、奉天均有大片庄地。[115]
1706181174
1706181175 乾隆帝弘历17个皇子中,除追封者不计外,实封王公4人,即荣亲王永琪、仪郡王永璇(后晋仪亲王)、成亲王永瑆、贝勒永璘(后晋庆亲王)。永瑆分府时,给关内大粮庄12所,半分庄1所,瓜园果园各1所,菜园、银庄各2所;带地投充人、给官地投充人各60户;炭军、煤军、灰军各60名,打捕户20名;关外大粮庄3所,盛京大粮庄1所,乌拉牲丁20名,盛京三佐领下人30户。[116]此后,给亲王庄园人丁,均按乾隆年间成亲王分府之例。
1706181176
[ 上一页 ]  [ :1.7061811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