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85953
12日,唐继尧以副元帅名义任命刘震寰为广西督办兼省长,刘部拟由北江回桂,胡汉民令朱培德以实力截阻。
1706185954
1706185955
13日,廖仲恺、朱培德在汕头与许崇智、蒋介石及军事顾问加伦会商东征军回师广州讨伐杨、刘计划,推举蒋介石为总指挥。21日,蒋介石电令何应钦、陈铭枢等部回师广州。
1706185956
1706185957
16日,国民党中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决定:一是接受总理遗嘱,以总理遗教为最高指导原则;二是重申1924年8月一届二中全会关于容纳共产党人决议。
1706185958
1706185959
30日,五卅运动爆发。上海工人、学生为抗议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和反对美、日、英、法公审被捕学生,举行示威游行,经南京路时遭英国巡捕开枪屠杀,死伤二十多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中国共产党号召上海人民实行“三罢”,反抗帝国主义暴行。
1706185960
1706185961
6月1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为五卅惨案发表宣言。略谓:“国民党愿助全中国之爱国爱平等爱自由之民众,对此惨无人道之行为及其所代表之武力侵略政策,以奋力奋斗,伸张正义,恢复国威。”
1706185962
1706185963
4日,杨希闵、刘震寰之滇、桂军在广州叛乱,占领省长公署等机关。5日,代大元帅胡汉民下令免除杨希闵、刘震寰各职,命各军合力讨伐。7日,胡汉民通电宣布杨、刘叛乱罪状。许崇智、朱培德、程潜等联衔通电声讨杨、刘。12日,各路联军击败杨、刘平息叛乱,收复广州城。杨希闵逃往香港,刘震寰潜逃上海。
1706185964
1706185965
第一次东征取得胜利。获利最大的当是蒋介石。12日,国民党中执会任命蒋介石兼广州卫戍司令,吴铁城为副司令。24日,蒋介石就任此职。这说明蒋在军事上的地位已超过长期主管军事工作的谭延闿、许崇智、廖仲恺、朱培德、李烈钧等人,成为国民党事实上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因为这是实职实权,多少对他没有参加国民政府委员是一个心理安慰。但是蒋介石并不满足。
1706185966
1706185967
国民革命军的成立,使得国民党有了自己的军队,永远结束了孙中山进行武装斗争以来一直靠雇用、借用军阀军队打仗的历史。虽说这支军队内部派系林立,但归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以后靠着这支军队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了蒋介石的南京政权。
1706185968
1706185969
1706185970
1706185971
1706185973
蒋氏家族全传 第五章 争权夺利
1706185974
1706185975
一枪打“三鸟”
1706185976
1706185977
且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广东革命政府曾一度出现权力真空,在这一段日子里,每人都有所思,每人都有所想,但作为第一次东征胜利的功臣蒋介石来说,他想得更多……
1706185978
1706185979
6月15日,国民党中执委全体会议议决:一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机关;二是改组大元帅府为国民政府;三是建国军及党军改称国民革命军;四是整理军政、财政。
1706185980
1706185981
两天后,粤军总司令许崇智擅自将驻潮、汕地区防守陈炯明的粤军调回广州,并将潮安、梅县等地让与陈军回防,划汕头为不驻兵区。殊不知这是一招臭棋。许崇智为什么这样做?一句话,因为他也有野心。孙中山先生逝世后,留下权力真空,许是很早就追随孙中山的实力派人物,有实力竞争问鼎最高权力,但他这一步棋却大错特错了。陈炯明的粤军开入广州,违背了孙中山的遗愿,遭到了大家一致的反对。
1706185982
1706185983
6月23日,广州发生沙基惨案。21日,广州沙基租界华人同盟罢工,响应上海五卅运动。是日,广州学生军民10万人集会声援上海五卅运动。胡汉民、廖仲恺、汪精卫等均发表演说。会后举行游行示威,遭沙基英军射击,法舰炮击,死伤二百多人。
1706185984
1706185985
6月30日,国民党中执会推定汪精卫等16人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员。
1706185986
1706185987
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宣布新政纲,取合议制;汪精卫、胡汉民、张静江、谭延闿、许崇智、于右任、张继、徐谦、林森、廖仲恺、戴季陶、伍朝枢、古应芬、朱培德、孙科、程潜16人为政府委员;汪精卫、胡汉民、谭延闿、许崇智、林森为常委;汪精卫为主席,胡汉民任外交部长,廖仲恺任财政部长,许崇智任军事部长,孙科任建设部长。聘鲍罗廷为国民政府高级顾问。3日,胡汉民以国民政府成立,通电解除代行大元帅兼广东省长职。
1706185988
1706185989
3日,国民政府成立军事委员会,汪精卫、胡汉民、伍朝枢、廖仲恺、朱培德、谭延闿、许崇智、蒋介石为委员,汪精卫任主席。
1706185990
1706185991
9日,国民党中执会发表对于国民会议宣言,并训令国民党党员为国民会议预备会议奋斗。
1706185992
1706185993
汪精卫也是有想法的,就改大元帅府为国民政府,迫使胡汉民就范一事,他做了如下解释:
1706185994
1706185995
当十二年冬至十三年间,本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定党章的时候,我们就老早已经知道,如果一旦总理死后,党的政府和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都不会再有第二位总理的。这在党章上写得很清楚,大家是可以见得的,党章上面并不是说,“本党设总理一人”,是说“本党以创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孙先生为总理。”由此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本党除孙先生之外,是不会有第二个总理的了……如今孙先生不幸死了!那么在党便不会再有总理。在党的政府,便不会再有元首。这是理论上当然的事情。国民政府是受党的委托的,党的组织,有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政府的组织,也自然同样是采用委员制,是毫无疑义的,当孙先生未死,我们可以一意跟着这个唯一的导师。孙先生即死,我们采取委员制,要人、名人都不得尽其所能,以共同负荷总理所交付的责任,继续国民革命党未竟的工作,这就是国民政府所成立的原因。
1706185996
1706185997
平心而论,蒋介石在这次改组国民政府中,没有捞到职位,他仍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这一职务还是孙中山在世时委任给他的。
1706185998
1706185999
再说汪精卫虽然当上了国民政府主席,但他手中无兵,这是一大缺陷,他只有联合蒋介石才能巩固权力。蒋介石虽然手中有黄埔军,但他在中执会和政府中都没席位,难以发号施令,因此他也愿意与汪精卫联合,形成“文武搭档”。这叫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响当当。其实汪精卫也正有这一想法。早在5月8日,汪精卫从北京治丧回到广州不久,偕夫人陈璧君就专程跑到东征前线看望蒋介石,两人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
1706186000
1706186001
汪对蒋说,总理在临危的时候,还低声呼唤“介石”,其实孙中山先生在弥留之际,口中不断叨念的是“和平……奋斗……救中国”,这是在场的宋庆龄、何香凝等许多人亲耳听到的。汪精卫为了拉拢蒋介石,才故意这么说,蒋听了,十分感动,呜咽良久,又问是真的吗?那还有假。汪做了认真的回答。蒋介石甚觉汪精卫可亲可爱。当两双大手相握的时候,一场以争夺权力为目的的合作买卖达成。
1706186002
[
上一页 ]
[ :1.7061859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