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186484e+09
1706186484
1706186485 “四一二”大屠杀后,蒋介石的日子开始危机四伏,他遭到了国民党各派的攻击。当时中国存在着西山会议派、汪派、蒋派和李宗仁为首的桂系派等派别。
1706186486
1706186487 4月15日,武汉国民党中央决定开除蒋介石党籍,取消其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委任冯玉祥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唐生智为副总司令。
1706186488
1706186489 命令指出:
1706186490
1706186491 蒋中正屠杀民众,摧残党部,甘心反动,罪恶昭彰,已经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决定,开除党籍,免去本兼各职。着全体将士及革命民众团体拿解中央,按反革命罪条例惩治。
1706186492
1706186493 4月16日,中共方面周恩来等曾致电中共中央,建议武汉政府迅速出师东征讨伐蒋介石,周恩来等在意见书中分析了东征讨蒋的必要性,列举了蒋介石种种反革命行径,指出如不迅速讨蒋,“则蒋之东南政权将益固,与帝国主义关系将益深;”“即使武汉北伐,能直捣京津,而蒋之政权已固,继蒋而起者亦将大有人在,日帝国主义在北方亦未尝不可与国民政府成直接冲突。”因此,东征讨蒋是唯一正确,“再不前进,则彼进我退,我方亦将为所动摇,政权领导尽将归之右派,是不是使左派灰心,整个革命必根本失败无疑。”
1706186494
1706186495 意见书还进一步分析了讨蒋取胜的可能性。从总的军事实力分配看,国民革命军主力部队有十二个军,其中有九个军表示服从武汉政府,有三个军驻在苏皖地区受蒋介石指挥。地方军阀投诚改编的杂牌军有十六个军,虽多数受蒋介石节制,但他们的战斗力很弱,又脚踏两只船,不能领导他们作战。蒋介石能用来作战的只有一、七、九这三个主力军。其中李宗仁的第七军属于新桂系,与蒋介石有较深的矛盾,能否坚决助蒋,亦难以断定。所以“蒋介石能直接使用的军队仅五个师”,而其中的第一师、第二师和第二十一师已死伤过半,“在南京者仅有第三师、十四师,如何能抗东下之兵?”周恩来在意见书的最后强调,讨蒋军事工作“必须有计划、有名义、有负责人、有密函,方能使左派军官相信中央政府”。
1706186496
1706186497 然而武汉国民党中央却主张继续北伐,希望在北伐中同冯玉祥所部会师,打通同苏联的交通线,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蒋介石。
1706186498
1706186499 4月13日至4月16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中央委员会上,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罗易和苏联总顾问鲍罗廷意见分歧,争论不休。罗易是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的成员和共产国际中国委员会书记处书记,他是受共产国际的委派,手里拿着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于4月2日到达武汉的,盛气凌人。罗易要坚决贯彻决议案的精神,认为应先开展土地革命,巩固两湖,使革命深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北伐。鲍罗廷认为共产党应和国民党左派一起立即开始第二次北伐,与冯玉祥会师河南,再攻打北京;攻下北京后,再搞土地革命。罗易反驳说,将武汉所有的军队集中去打北方的张作霖,造成武汉防卫空虚,就给蒋介石或北洋军阀从南京方面进攻我们以可乘之机。在这种情况下北伐不但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是军事冒险!
1706186500
1706186501 两种意见,针锋相对。
1706186502
1706186503 在中国共产党内,对以上问题,也有争论,瞿秋白主张东征讨蒋,但多数人不主张东征。蔡和森主张在立即实行土地革命等条件下进行北伐。张国焘、谭平山主张南征回广东,首先打李济深。陈独秀、彭述之、张太雷赞成鲍罗廷的北伐主张。
1706186504
1706186505 争论结果,中共中央否定了东征讨蒋的意见,决定先进行第二次北伐,打奉系张作霖,同冯玉祥会师,然后再回过头来打蒋介石。这个决定的作出,鲍罗廷与陈独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理由是:第一,蒋介石仍在高喊北伐,在部队群众中尚有欺骗作用;第二,东征会与帝国主义过早发生冲突;第三,如果东征讨蒋,张作霖会从后面来打武汉;第四,继续北伐可与冯玉祥会师,打通国际路线。
1706186506
1706186507 这种继续北伐的主张,符合了汪精卫希望向蒋介石妥协的心理。4月6日汪精卫离开蒋介石,从上海乘船赴武汉途中,曾给李石曾写信,信中虽充分肯定“民国十三年来改组之国民党,其精神与方策决不可牺牲”,但仍然提到要在南京召开第四次中执委全体会议,以解决一切问题。这说明他内心矛盾,并不想与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右派决裂。武汉政府中的谭延闿、孙科等人,也有希望与蒋介石妥协的心理。因此,最后在汉口南洋大楼举行了国共两党联席会议,国民党出席的有汪精卫、谭延闿、孙科、徐谦、顾孟余五人,共产党方面是鲍罗廷、罗易、陈独秀、张国焘、瞿秋白五人参加会议。会上决定先行北伐。4月19日,武汉政府在武昌南湖再次誓师北伐,北伐的号角再次吹响。
1706186508
1706186509 再说蒋介石面对着众人的谴责,迫不及待地在南京召开国民党中政会议,会议推举胡汉民为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决定南京国民政府于4月18日开始办公,同时举行定都庆祝典礼。
1706186510
1706186511 4月18日这天,一阵冲天炮在空中炸响,南京国民政府挂牌成立。同时,又发表《建都南京宣言》。胡汉民、张静江、伍朝枢、古应芬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南京国民政府的第一号令就是“全面清党”。
1706186512
1706186513 首批被通缉的共产党人就有五十多人,他们是:
1706186514
1706186515 鲍罗廷、陈独秀、谭平山、林祖涵、吴玉章、杨匏安、恽代英、毛泽东、夏曦、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罗亦农、邓中夏、林育南、李汉俊、罗章龙、易礼容、郭亮、刘少奇、张国焘、蔡和森、方志敏、彭述之、汪寿华、沈雁冰、瞿秋白、杨之华、施存统、张太雷、苏兆征、彭湃、阮啸仙、宣中华、熊雄、萧楚女、赵世炎、刘清扬、宋云彬、顾顺章、包惠僧、王若飞、周逸群、张秋人、刘伯承、李立三。
1706186516
1706186517 还有:徐谦、彭泽民、陈其瑗、詹大悲、柳亚子、章伯钧、郭沫若、顾孟余。
1706186518
1706186519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宁汉分裂”。
1706186520
1706186521 以退为进,首次下野
1706186522
1706186523 早在“四一二”政变时,汪精卫还堂而皇之地指责蒋介石反共杀共,现在汪精卫也彻底反共了,蒋介石可谓春风得意。就在蒋得意之时,一场新的矛盾使蒋如临深渊,直接导致了蒋的下野。
1706186524
1706186525 且说这个矛盾就是蒋介石和新桂系的矛盾。
1706186526
1706186527 新桂系有三大巨头,李宗仁、黄绍闳、白崇禧都是年轻人,个个血气方刚。他们平定广西,参加北伐,屡建奇功。
1706186528
1706186529 再说蒋介石羽毛渐丰之后,用阴谋诡计排斥他人,1927年春,他企图逮捕第六军军长程潜,程侥幸逃到武汉,但第六军被蒋的嫡系强行缴械改编。这些都被人们看在眼里,下一个吃掉的目标便是新桂系,李宗仁等早有所防。
1706186530
1706186531 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曾密令何应钦执行剿灭桂系的计划,何应钦没敢执行,因为蒋、桂力量相当,没有取胜的把握,再加上何应钦与桂系白崇禧的私人结交也不错,不想无故翻脸。为此,何应钦曾专程面见蒋介石,说明执行命令的难处:“不是我无能,主要是没有取胜把握。”
1706186532
1706186533 “笨蛋!”蒋为此不满,认为何“已被软化”。
[ 上一页 ]  [ :1.70618648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