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187888e+09
1706187888
1706187889 “这还没有确定,不过听说他们已经私下与共产党有过接触。”
1706187890
1706187891 “如果他们真的联合了,就不好说了。”
1706187892
1706187893 “是啊,夫人,我现在正在头疼这件事啊!”
1706187894
1706187895 “那为什么不立刻攻打十九路军,趁他们现在立足未稳!”
1706187896
1706187897 “现在‘我们’的兵力都在‘剿匪’,各有任务,派其他派系部队,我不放心,若他们也与十九路军联合,我们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蒋介石不无忧虑地说,“现在两广的李宗仁和陈济棠虎视眈眈,早就想逼我下野。再说,如果十九路军得到国外的支持,我们也不好办呐。”
1706187898
1706187899 “那也应该先阻断他们之间的联系,将福建政府彻底孤立起来。”
1706187900
1706187901 “如果共产党增援十九路军,在江浙一带建立根据地,这也令我头疼。”
1706187902
1706187903 “共产党现在正被‘围剿’,损失惨重,可能没有能力支援吧!”宋美龄提醒丈夫。
1706187904
1706187905 “毛泽东已不是‘共匪’的领导了,这次‘围剿’中,共产党的这套战法完全不行,兴许共产党的领导……”蒋介石沉思了许久说,“我们可以试一试。”
1706187906
1706187907 21日,蒋介石从北路军顾祝同部抽调蒋鼎文二路军11个师以及张治中的第四路军、卫立煌的第五路军组成“入闽军”赴闽作战。同时以重金收买和政治许诺,得到粤、桂的支持;照会英、法、美等国,要求他们不同福建政府发生关系,不给以任何援助,使福建政府陷于孤立。
1706187908
1706187909 由于中央红军领导层的错误,未能及时援助福州革命政府,着实帮了蒋介石一个大忙。完全孤立的第十九路军在国民党军队的猛烈攻击下,坚持了不到两个月便垮台了。“福建事件”的主谋者陈铭枢、蔡廷锴以及李济深、蒋光鼐等旋即逃亡香港。这次起义,据李德回忆,当时“周恩来、博古主张支援十九路军,但上海局反对支援。结果服从上海局”。
1706187910
1706187911 1934年1月21日,十九路军失败,为蒋改编后,又投入到第五次“围剿”中。
1706187912
1706187913 4月中旬,国民党集中了11个师的兵力进攻广昌,企图从北面打开苏区的大门,夺占瑞金。“左”倾冒险主义者也拉开架势,准备同敌人“决战”,但是面对敌人的飞机和大炮的轰炸,红军损失惨重,被迫撤出广昌。广昌战役后,蒋介石又下令加紧“围剿”,从六个方面向中央根据地的兴国、宁都、石城等地突进。然而博古、李德却命令红军“分兵把守”,结果红军进一步遭到失败。随着宁都、石城相继失陷,中央苏区已濒临绝境。博古、李德不得不放弃固守根据地的计划,只剩下战略转移和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条路了。
1706187914
1706187915 此时的红军经过艰苦转战,突破了国民党军队四道封锁线,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部队由出发时的八万锐减到三万。
1706187916
1706187917 这时,蒋介石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1706187918
1706187919 然而,红军形势的急转直下让更多的红军领导人有了清醒的认识。毛泽东再次被推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不久又成立了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的军事领导小组,开始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1706187920
1706187921 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忽南忽北,声东击西,与国民党展开了高度的运动战,寻机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甩开敌人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意图,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圈。从此红军战略转移从被动走向主动。
1706187922
1706187923 蒋介石虽然将川、滇、黔三省归于中央统治之下,但对于中央红军尚未肃清感到忧虑,当他听说毛泽东又恢复了领导位置,不禁大惊失色,心里顿生一种不祥之兆,连连骂娘。
1706187924
1706187925
1706187926
1706187927
1706187928 蒋氏家族全传 [:1706184750]
1706187929 蒋氏家族全传 第十二章 美龄从军
1706187930
1706187931 跟蒋介石一起,宋美龄也经历了多次忧患
1706187932
1706187933 婚后,蒋夫人宋美龄一直致力于当好蒋介石的贤内助。
1706187934
1706187935 频繁的军阀混战、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种种变故,使中华民国政府的政务乱了方寸,国民政府不得不跟28个分散的地方行省打交道,其中还包括一些难以对付的大军阀和大土司,以巩固作为中央政府的地位。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一切,在当初的13个年头里,使宋美龄变成了一位高明的调停能手。这一点连蒋介石也是不得不承认的。
1706187936
1706187937 最初,宋美龄并不具有外交家的天赋,她早年虽然毕业于美国威斯理安女子学院,但回国以后的生活圈子总还是比较狭小的。就是在当上第一夫人之后,她也不明白究竟要做些什么,才能与自己现在的身份相称。但是,不管怎么说,宋美龄是拿过刀叉吃饭、见过西洋世面的人,加上跟蒋介石结婚后,有机会接触了更多的中外人士,心有灵犀的她,自然知道蒋介石在各地设立的行营或官邸应该准备两套客厅摆设,一套中式,一套西式;要为随时来访的中外贵宾建一个容易找到的盥洗室,并设一间带酒吧的舞厅。她清楚地知道,外国人的追求,并不是像中国人追求的仅是政治层面;遇上记者提出挑衅性的问题时,最好不要耍脾气,而是要设法转移话题;地方军阀、“地头蛇”来晋谒蒋介石时,千万不要摆架子,而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谈话气氛;尽管她脾气不好,她竭力掩饰自己,不管对何种人总是“微笑外交”,以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这些年也使宋美龄渐渐地成熟起来了。
[ 上一页 ]  [ :1.7061878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