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91942
1706191943
蒋介石不做声,凝视久之,说:“这个我倒没有把握,他们四个肯不肯参加你的内阁,我也难说。”
1706191944
1706191945
孙科讪讪地说:“是啊,他们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辈,恐怕这一次……”蒋介石却另有所思,突地问:“这一次夫人飞美国,哲生兄以为会顺利归来吗?”
1706191946
1706191947
“当然当然!”孙科没有考虑余地,但作为一个新任行政院长,又不能不在口头上为蒋创造有利条件,信口答道,“美国是反共的,只要政策不变,我们就有恃无恐。”
1706191948
1706191949
蒋介石脸色有如黄梅天,一会儿咧嘴一笑,一会儿又沉下面孔,使劲搓手道:“唉!今天的天气如果放晴,或者说没有风雨,就好了。”
1706191950
1706191951
“好什么!”宋美龄直闯进来说:“都是些脓包,能见度差,飞机减少,”她跺脚,“他们说本来可以试一试,无奈太原空投,徐州空投的飞机已不够用了,我只好白跑一趟!”她当着孙科叫道:“什么空军,丢炸弹连人都丢了下去,不是太丢人现眼了吗?唔!”
1706191952
1706191953
孙科诧问道:“怎么丢炸弹人也丢了下去?那不是千古奇闻吗?”
1706191954
1706191955
宋美龄因为当天不能飞往美国,一肚子气道:“我也不相信,问他们,他们说确有其事。运输机当轰炸机用,一到目的地上空,投弹手便得打开舱门,双手推炸弹落地。有几次投弹手接近舱门,给风一刮,失去重心,自己也变成了肉弹。”
1706191956
1706191957
“脓包脓包!”蒋介石生气了,“给我丢脸!”
1706191958
1706191959
“后来有了改善。”宋美龄道,“空军部在机舱里增加绳索,到达目的地上空时,把人绑起,然后背对舱门,用双脚往后蹬着,直到炸弹落下为止,人就不至于一起下去了。”
1706191960
1706191961
……
1706191962
1706191963
孙科起身告辞。
1706191964
1706191965
“你看,”宋美龄指指孙科的背影道,“他出来组织内阁,成吗?”
1706191966
1706191967
蒋介石反问道:“谁也找不到,不请他出马,你看谁合适,你介绍吧!”
1706191968
1706191969
宋美龄撞了一鼻子灰,恨恨道:“我像你那样有办法,这一次也不必到美国去了!你以为我去玩儿吗?”
1706191970
1706191971
蒋介石这鼻子灰撞得更痛,正要发作,一想不可,三思以后,只得向侍卫要酒,准备睡觉,看看明天的局势有何发展。
1706191972
1706191973
“我送不了你啦,”蒋介石第二天一早颓然说,“上午有个紧急军事会议,你知道。”
1706191974
1706191975
“万一,”宋美龄穿戴完毕,大小婢仆全部退出,关上房门道,“万一美国还要观望,徐州也有问题的话……”
1706191976
1706191977
蒋介石勃然变色,捶胸道:“告诉美国朋友,我姓蒋的还有好多地方。只要美国的国策反共,就少不了支持我蒋介石!你如果还要建议同共匪谈判,”他顿道,“你不想想,要我把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1706191978
1706191979
宋美龄默然。以复杂的感情瞅了他一眼,一低头便启门外出,直赴机场。
1706191980
1706191981
宋美龄秘密访美,安排后事,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当她秘密归来,徐蚌会战(即淮海战役)已以共产党胜利、国民党失败而彻底告终了。
1706191982
1706191983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1706191984
1706191985
在蒋介石的“指点”下,孙科内阁终于在1948年12月23日宣布就职。
1706191986
1706191987
这个内阁一般人称之“四不像”内阁:这是临时拼凑的“炒杂烩”,既无政策,又无方针,实在不成个名堂。说它是战时内阁吧,它抛开了何应钦,拉出一个无兵无权的徐永昌担任国防部长,使人感到好笑;说它是求和内阁吧,主战派首领陈立夫还高踞着有决定政策权力的部长职务;兵临城下,分明已经处于非降即遁的地位,却偏要高喊“光荣的和平”。想战不可能,想和又不敢说。有人认为孙科是在师承叶名琛“不战不和不降不走”的八字诀,等着做俘虏。事实上孙科同叶名琛虽有相似之处,但时代不同,形势各异,在孙科怪异姿态的背后,绝非如叶名琛那样单纯。
1706191988
1706191989
孙科上台之初,和谣四起。人们看得清楚,对于这次和谣最感兴趣的,不是旁人,乃是美国。首先是霍夫曼发表耸人听闻的谈话,然后由美国通讯社放出什么三国调停、四国调停的空气。
1706191990
1706191991
就在孙科走马上任、层出不穷的和谣四起时,延安方面公布了一份“头等战争罪犯”名单,给上台三天的孙科内阁,迎头一盆冷水。名单内开有四十余人,计有蒋介石、宋美龄、李宗仁、陈诚、白崇禧、何应钦、顾祝同、陈果夫、陈立夫、孔祥熙、宋子文、张群、翁文灏、孙科、吴铁城、王云五、戴传贤、吴鼎昌、熊式辉、张厉生、朱家骅、王世杰、顾维钧、吴国桢、刘峙、程潜、薛岳、卫立煌、余汉谋、胡宗南、傅作义、阎锡山、周至柔、杜聿明、桂永清、王叔铭、汤恩伯、孙立人、马鸿逵、马步芳、左舜生、曾琦、张君劢等。孙科听到广播,心神不宁,匆匆忙忙去见蒋介石,看他做何打算。
[
上一页 ]
[ :1.7061919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