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193205
哪四回法呢?
1706193206
1706193207
其第一个回合是,关于与中共和谈之争。
1706193208
1706193209
应该说蒋、李二人都主张和谈,但在和谈的目的上,二人却有着质的区别。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表的和谈文告,是被中共的过江炮火逼迫所致。在蒋氏字典中,从来就没有“和谈”二字,他是想利用和谈争取时间,最终与中共决一死战。在他引退之后,仍对和谈进行幕后操纵,千方百计拆李宗仁的台,拖李宗仁的和谈后腿。他当时为李宗仁定下的和谈基调是:“确保长江以南若干省份的完整,由国民党领导”;“使双方在未来政府中保持同等发言地位”。
1706193210
1706193211
李宗仁与蒋介石不同。他的上台与美国的支持分不开,因此他能按着美国的意图办事,“并不一定要同中共血战到底”。李宗仁之所以主和,主要意图是避免大的伤亡,乘机同中共讨价还价,以达到“划江而治”的格局,保住国民党的半壁江山。
1706193212
1706193213
由此可以看出,蒋的和谈是真事假做,而李宗仁则不然,而是假事真做。
1706193214
1706193215
为了假事真做,李宗仁上台之初,就表现出对和谈的积极性。上台当日,在他就任代总统的文告中宣称:“决定和平建国之方针,为民主自由而努力。”表示愿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并电邀李济深、章伯钧、张东荪等人共同协助,亲自草拟电稿。1月27日,李宗仁致电毛泽东称:“南京政府业已承认,以贵方所提‘八项条件’作为和谈基础,急望中共决定谈判地点为盼。”
1706193216
1706193217
李宗仁这一举动并未提交国民党中央委员和政治委员联席会议讨论,他之所以绕过蒋总裁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是试图以自己的“法统”地位来对抗蒋介石幕后操纵以口实。然而就在李宗仁致电发出不久,溪口就有长途电话与行政院长孙科通报。几天后,孙科借故南京已在解放军大炮射程之内、办公不安全为由,将行政院迁往广州。至此国民党政府形成一国三公的局面:幕后操纵的蒋介石、受蒋介石指挥的孙科、有名无权的代总统李宗仁。与此同时,蒋还攻击李宗仁“以毛之八条件为和谈基础,直等于投降”。致使李宗仁在此关键时刻,棋错一步,拒绝在中共和平协定上签字,终于导致了国共和谈的最后破裂。对蒋介石而言,他有台湾做退路,可以不要和平。但对李宗仁而言,他如果不与中共和平相处,共同建国,就必然在蒋介石的种种掣肘中宣告失败,而无立足之地。后来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
1706193218
1706193219
第二个回合是围绕蒋介石出国之争。应该说李宗仁在上次与中共和谈的失败中,得出了一条教训:只要“克星”蒋介石一日不走,他李氏就不能有所作为。为了摆脱困境,并从蒋手中夺回应属于他的权力,李氏决定要不惜一切办法逼蒋出国。于是李宗仁求到了上次力主和谈的张治中先生,且说李氏的这一想法正好与张治中不谋而合,二人一拍即合。
1706193220
1706193221
再说张治中先生是桂系首领白崇禧的同学,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又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他虽在和谈问题上得罪了主子蒋介石,但他毕竟是蒋的嫡系,与蒋介石有着很深的关系。起初,李宗仁上台后,张治中深感李的力量虚弱,和谈前途诸多险阻,对李的处境有同情之感。同时也对蒋介石身在溪口,遥控南京,实为和谈的一大障碍。于是,张治中找到司徒雷登,建议他作为美国人对蒋施加影响,劝蒋出国。司徒雷登以不干涉中国内政为由,反劝张以其个人同蒋的特殊关系,何不当面劝蒋出国?张只是笑笑说:“和谈第一吗,你不是也主张和谈是唯一出路吗?”
1706193222
1706193223
恰在此时,适逢国民党元老吴铁城抵京,李宗仁代总统宴请,张治中作陪,席间三人交换看法,又是君见略同。第二日,红日出山,李宗仁便委托张治中、吴铁城前去溪口,劝蒋出国。
1706193224
1706193225
在张、吴二将出发之后,李宗仁也加紧了活动:一面请求美国人助他阻蒋“干政”,一面亲自写信给蒋介石,声称如蒋不停止干预,他将“决心引退,以谢国人”。同时,他也求助了新闻媒介。
1706193226
1706193227
当时南京《救国日报》率先刊出“蒋不出国,救国无望”的新闻,从而挑起了逼蒋出国的争端。
1706193228
1706193229
且说蒋介石看到报纸后,气得他顿脚直骂娘:“娘希匹,用心险恶,上次逼我下野,这次逼我出国,我才不上当呢!”当张治中、吴铁城于3月3日抵溪口后,蒋一见张、吴的面就说:
1706193230
1706193231
“我知道你们这次来是干什么的。”
1706193232
1706193233
张、吴二人显得多少尴尬地笑问:“既然知道,你就说给我俩听听。”
1706193234
1706193235
蒋介石一脸严肃,拿出报纸,让二人看:“你俩来的目的,这报纸上说得明白,劝我出国是不是?”
1706193236
1706193237
“也不尽然。”二人苦笑了一下说,“眼下国难当头,大局为重。李总统也不容易。”
1706193238
1706193239
蒋介石听到这里,脸色大变,声音提高了八度:“他们逼我下野是可以的,要逼我‘亡命’就不行!下野后我就是个普通国民,哪里都可以自由居住,何况是在我的家乡!不干政是可以的,要我出国,万万不成!”
1706193240
1706193241
……
1706193242
1706193243
此话传到李宗仁耳朵里,李氏无奈摇头。
1706193244
1706193245
后来,当李宗仁从南京飞穗主政后,蒋介石又自食其言,仍以国民党总裁名义在马公岛遥控广州政府。
1706193246
1706193247
7月14日,蒋也抵穗。
1706193248
1706193249
7月16日,蒋出任国民党非常委员会主席,李宗仁任副主席。随后,蒋以主席名义在厦门召开军事会议,对军队发号施令。刚从蒋介石口中得到“五年不干政诺言”的李宗仁,一气之下于7月26日飞离广州,至此蒋、李矛盾无法调和。
1706193250
1706193251
第三个回合是围绕守卫广东之争。
1706193252
1706193253
南京失守,国民政府南迁广州,如何集中兵力守卫广州便成问题。因为有了南京失守的惨痛教训,再一不能再二,广州不能再失。这是国民党粤籍要员和两广地方实力派的意见。他们都认为,保卫广东远较据守沿海地带重要得多,纷纷要求蒋介石将嫡系部队与白崇禧的地方部队并肩作战。
1706193254
[
上一页 ]
[ :1.706193205e+09 ]
[
下一页 ]